站上跳板赢得自己想要的冠军大器晚成者王

中科白癜风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

中国的跳水队向来被称为“梦之队”,是因为它是我们国家体育王牌中的王者,从年中国跳水队参加洛杉矶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至此次东京奥运会,共参加的十次奥运会中,已经为国家贡献了41枚金牌。如此强悍的实力,毫无疑问的可以称之为阵容豪华的梦之队。

今天要说的两位,是东京奥运会,跳水队女子双人组3米跳板的冠军,双30的王涵和施廷懋。

施廷懋大家都很熟悉,自从她20岁崭露头角,摘得上海世锦赛跳水一米板冠军后,就在年入选国家队,年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跳水单人三米板和双人三米板中,均成功夺冠。

运动员的夺冠周期其实很有限制,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伤痛会越来越多,而且体能也会下降。所以,在得知年东京奥运会因疫情延长到年的时候,施廷懋崩溃了。

有人很好奇,说冠军还会崩溃吗?肯定会呀,运动员在赛前训练训练的时候,是要根据比赛时间训练自己的兴奋度的,随着比赛时间临近,他们要保证自己的状态越来越好,在比赛时,身体能够进入到兴奋状态。可东京奥运会一推迟,就是一年多,准备倒计时一下子由2天,变为多天,这不仅是对施廷懋心理的挑战,更是对她身体素质的挑战,因为多天后,她会由29周岁变为30周岁。体能更是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大关。

那施廷懋崩溃到什么程度呢?明明熟悉的跳板,明明已经练过千万次的地方,站上跳板,不会跳了。不管在下面练得怎么样,站上跳板,就是不会跳了。

怎么办呢?施廷懋没有选择退缩,她的选择是从头练起,把自己当一个跳水小白练起,一步一步地回到自己的状态中来,用刘欢的那首歌名《从头再来》来形容她的回归之路是在合适不过了。

没有人知道施廷懋从头再来的过程有多心酸,也没有人知道这中间她要做多少次的心理建设,才能走上年东京奥运会的跳水板,但是,她脚上厚厚的肌肉贴,提醒着我们每一个人,老将施廷懋夺冠的不易和实力。

在运动场上,只有你的汗水不会辜负你,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为这个三十而立的老将感动的原因,纵然青春不再,但是伤痛也是一种功勋章。

说完施廷懋,咱们说说王涵,作为此次东京运动会女子跳水队当之无愧的年龄最大的组员,王涵为此次上台,准备的时间更长,她准备了整整21年。

年,她9岁那一年,被郭晶晶的教练李芳选入河北省跳水队,年,17岁的她被选入国家队,她开始了新的征程。但是当时的国家队人才济济,没有她上台的机会,怎么办?一个字,练。

这一练,在国家队就是12年,中间,她经历了年伦敦奥运会,年里约奥运会,但她是最佳替补,就是说,虽然不能上台,但是要保证自己的体能状态跟要上场的状态一致,一旦正式在名单上的运动员有任何问题,她要第一时间顶上。

在年里约奥运会后,她已经26岁了,长时间的替补生涯,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她都想退役了,这时候,她的恩师李芳教练专门从河北奔赴北京对王涵进行基础功加强训练、改进动作训练、做思想工作,李老师4个多月的坚持,王涵终于克服了心理和生理的波动,重拾信心。

最终,她在国家队这12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日复一日的原地空翻、反身跳水、臀立跳水......,这年复一年地参加比赛,不停训练,苍天不负有心人,在年国际泳联世锦赛中,王涵施廷懋第二次搭档,再次获得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她第一次和施廷懋搭档是年,广州亚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冠军。在年世界杯预选赛三米板决赛上,王涵的状态更是超过施廷懋,成功夺冠。

王涵入选了国家队出战东京奥运会正式名单。最后根据王涵的历年表现,国家队决定,把她和施廷懋配对出征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跳水。

而两位都正值30岁的老将,经过2年多的磨合,终于不负所有人的期望,发挥稳定,于7月25日为国家跳水队拿下首金,这也是王涵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个人什么时候成功,真的没有人能够成功预测,对于很多运动员来说,30岁是一个退役的年龄,但对于王涵来说,30岁却是她21年跳水生涯首枚奥运会金牌的年龄。虽晚不迟,这也是对她多年为跳水生涯默默付出,从不放弃的努力的肯定。

时间还在向前,我们期待两位老将的最新消息,不管她们接下来是去是留,我们有的,只有深深的祝福,祝福她们人生中新生涯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