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上海凭什么摘得五个一工程奖

北京扁平疣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04/8812972.html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评选的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近日揭晓,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国文联联合申报,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作出品的杂技剧《战上海》脱颖而出,喜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战上海》根植于上海深厚的文化沃土,成为本届戏剧类获奖作品中唯一一部杂技剧。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杂技团艺术指导俞亦纲表示,获此殊荣是对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及上海杂技人的极大激励,也是对探索和创新中国杂技发展之路的认同,更鼓舞新时代杂技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紧跟时代主旋律,不断生产优秀杂技作品,不断创新杂技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杂技剧《战上海》以解放军战士江华和地下党员白兰这对年轻恋人的经历为线索,围绕正面战场和地下斗争两条主线交替展开,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协助下解放上海的英勇事迹。

评论家毛时安认为,《战上海》将高难度惊险性的杂技节目成功组合,完成了戏剧叙事、历史叙事和情感叙事,再现了海派杂技追随时代标新立异、创新求变的原创魅力。评论家汪守德说,《战上海》让高难杂技技术服务于剧作叙事需要,并通过杂技语汇所具有的艺术独特性和表现力,大大提升戏剧的思想艺术品质。

《战上海》以全新编创手法对杂技进行解构,运用杂技艺术语言来讲述故事,融入戏剧、舞蹈、魔术等多种元素,并配以“声、光、电、影、景”的综合运用。该剧首次使用软梯技巧,演员在绳梯攀爬,展示各种高难度动作,最终拿下苏州河畔大楼控制权。接到白兰情报后,江华率领突击队连夜出发去保护电厂,雨夜飞渡苏州河。主创团队从苏州河防撞桩获得灵感,设计形似梅花桩的道具,借此渡河。江华思念白兰时,一段高难度双人绸吊动作则是上海杂技团看家绝活。

《战上海》自年创排至今,已完成三次重大修改提高。年《战上海》开启第四轮重大修改提高。修改提高后的《战上海》剧情更紧凑、视角更多元。演出反响极佳的“大跳板”节目重新设计、编排并转入“血战外围”一幕中,显示解放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气概,使得技巧与剧情结合更为紧密。“蹦床”节目从最初的单一视角展示转化为了°裸眼3d视觉效果,极大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大家会觉得杂技好玩、惊险,但很少有人想到它能表达主旋律。”《战上海》总编导李春燕透露,年《战上海》首轮演出,演员们突击训练翻腾技巧,经过3年打磨,演员的蹦床技术有了飞跃,让戏立体起来。

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杂技演员如何饰演70年前的人物?剧组在创排之初在高桥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等地采风,逐渐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刻理解,“最后不是在演,而是被角色带着一步一步向前走。”《战上海》创排期间,男主角王怀甫郑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今年修改时,《战上海》剧组邀请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授课,引导演员根据自身条件去创造更多可能性。王怀甫等主演表示,精湛的技巧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准确的情感体验,角色塑造将是苍白的、甚至可能符号化。

《战上海》自年首演至今,已在全国31个城市进行展演、巡演及线上展演共场,观看人数近万人次,受邀参加第4届中国杂技艺术节开幕演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第13届中国艺术节等重要活动及节庆演出。

不少人在进剧场之前都有疑惑:杂技不能开口,拙于叙事,究竟如何表现红色题材?看完演出后,大家惊喜发现杂技的表演形式空间非常大,尤其是对力量和技巧的展示,与红色题材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在第4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上,《战上海》深受观众好评,一位观众说,“小时候看过电影《战上海》,今天跟着孩子们一起观看杂技表演。既有表现战争场面的惊险,也有唯美的画面,是意料之外的惊艳”。

年,源自《战上海》的杂技节目《丰碑》登上央视元宵晚会。“杂技丰碑向英雄致敬”话题在微博浏览量超过万,“丰碑杂技绝了”话题成为抖音热点第51,视频达到万次播放。今年5月《战上海》云上直播,评论刷屏,“这个杂技剧百看不厌,确实被感动”“爱国主义教育越来越有新意”“情节的叙述与技巧的融合太巧妙了”。

12月30日,《战上海》将亮相“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线上云展演。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诸葛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