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造不出跳板问题很大吗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看惯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在世界大赛所向披靡,但有多少人注意到运动员脚下的跳水跳板是哪里生产的呢?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全世界目前只有美国的一家企业能够生产符合国际游泳联合会标准的跳水跳板。(8月9日中青在线)

正方:跳出“跳板”看“中国造”

中国高精尖体育器材装备仍然鲜见——一块跳水跳板也造不了,该怎么看?此外,气步枪、赛艇、场地自行车、击剑、头盔……细数奥运赛场上的体育器材装备,国产品牌实在是凤毛麟角。这对于一个体育用品生产大国来说更显尴尬。事实真的如此吗?

站在中国看,“中国制造”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里约奥运会重要交通项目的地铁4号线运行车辆全部来自中国;奥运会各个场馆和驻地的安检系统是中国生产;奥运会场馆和驻地的空调是中国品牌;中国企业参与很多奥运会工程建设。体育用品制造只是“中国制造”的一部分,岂能一叶障目,妄自菲薄?

站在美国看,“中国制造”没有必要四面出击。为何只有美国这家企业拥有最先进的跳水跳板生产能力?美国有上千家跳水俱乐部,跳水跳板的更新频率和销售量高,生产企业有利可图,企业才能够不断投入资金研发产品。中国是跳水强国,但绝不是跳水大国,跳水俱乐部屈指可数,跳板需求极其有限,企业缺乏研发生产动力,有必要跟美国人一争长短吗?美国人不是处处都要争“美国制造”第一的,比如小汽车等被日本赶超,中国人有啥好担心呢?

站在世界看,“中国制造”正在抓好重点突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造福世界人民,前不久又刷新亩产量纪录。湖南“中车株机”制造走向马来西亚、伊朗、南非等世界多个国家。“中国制造”助力神舟上天揽月,空间站正准备向世界加强开放合作。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国制造”大步走向世界,没有必要拘泥于体育用品这个小天地。

中国企业生产不出小小的圆珠芯、符合国际标准的跳水跳板或高质量的射击服,非不能也,是不为也。数十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很多国家放弃研制相机,让日本占领低中端相机市场,不需要四面出击的,集中精力把有优势的“中国制造”研发好升级好就行。就是美国,它在很多行业败给他人,但是它牢牢控制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优势。期望“中国制造”样样都第一,极不现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何必要求“跳板”“中国制造”呢?

(李云勇)

反方:体育设备不能总是“洋装穿在身”

“中国制造”在巴西无处不在,里约奥运会更是与中国有着紧密联系。作为里约奥运会重要交通项目的地铁4号线新近开通,该线路运行的地铁车辆全部来自中国;服务于奥运会各个场馆和驻地的安检系统,是中国生产;安装在奥运会场馆和驻地的空调,也是中国品牌……但作为一项世界具影响力的综合性运动会,在体育设施、器材和装备方面,中国的介入力度有多大呢?体育设备的生产是我们的短板,一块跳水跳板就能难住我们。

在我们的赛事金牌煜煜生辉的时候,这无疑也是我们的忧伤。我们能将中国地铁、中国空调、中国安检送到里约奥运,为何唯独体育设备让人耻笑?在里约奥运会上所有射击运动员都是“一身洋装”,就连射击设备的一根螺丝钉,一个螺丝帽都是别人生产的。

看起来不起眼的一块跳板,却是高科技的产品,目前只有美国的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在很多比赛中,我们的金牌数量领先。我们能不能在体育设备的制造上也拿到一块国际金牌?

一件体育器材、装备,表面看只是一个产品,却代表着一个国家体育产业的全方位发展水平。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一次会议中感慨,中国是全世界圆珠笔第一生产大国,却造不了笔尖的圆珠。在体育器材装备领域,相似的问题同样出现了。赛事的金牌再光芒四射,也掩盖不住这种伤痛。

我们将进入一个全民健身的时代,全民足球时代也叩响了我们的大门。但是,我们不能总是“一颗中国心”,却“洋装穿在身”。大国工匠,要多在体育设备制造上拿金牌。

(郭元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