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年轻人买房只买89平,多一平都不买内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最大的愿望莫过于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既不用时时刻刻与房东“斗智斗勇”,每月再也不用上交不菲的房租。但是很多人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发商在规划户型时,总是喜欢设计相当一部分89平米的房型;而年轻的购房者在选择户型时,也十分青睐这种89平米的房子。在我们看来,89平米处在一个尴尬的水平线上,多一点点就到90了,为什么不多花一点儿钱呢?房地产内行人士的一席话,就“一语点醒梦中人”,完美的解释了89平米的房子内含的“优惠”。

契税降一档

首先来说,开发商在设计户型的时候,就把89平米的房子作为新家庭的主力户型来对待,充分考虑到年轻人与老人暂时同住和以后有孩子的需求,把这有限的空间紧凑精巧地设计成为“小三房”。“小三房”的户型不仅可以满足小两口的居住需要,还为老人和孩子预先留下了足够的房间。这样一衡量,对于年轻人来说,手头的资金有限,选择性价比最高小三房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其实,89平米小三房除了由于空间较小,带来的房子价格较低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契税上面省了一大笔钱。

根据国家对住房契税进行的分档来看,89平米刚好卡在90平米的契税限制下。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一平米,不足90平米就意味着契税仍然可以按照最低档来缴纳,也就是百分之一;一旦超过90平米,房产的契税就会随之水涨船高,马上提高到百分之1.5。看起来只有0.5%的差距,但是一旦算上房屋总价的基数,差距就马上显现出来了。现在大城市的房屋总价动辄就要三四百万,多交的契税算下来就要上万元。

与其把这几万元扔在契税上,还不如省下来用在装修或其他方面。因此,很多年轻人在选择婚房时,都会义无反顾的选择89平米的房子。除此之外,我国契税还有第二个档位:平米。如果要购买超过平米的房产,契税就会从1.5%直接翻倍到3%,所以也有很多人在购买房子时去卡这个平米的档位。但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一个小家庭不会经常有长辈来居住,通常只有小两口和未来的孩子居住,因此购买平米的房子,无非是给自己增加负担,89平米的房子就已经绝对满足使用需求了。

公摊省更多

众所周知,我们购买房子后可并不是“一劳永逸”,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需要每月缴纳的物业费、管理费等等。这些收费的依据完全是按大家房子的房屋面积计算的,也就是根据平米数进行“公摊”。这就意味着,买了大房子不仅意味着要在购买房产上支出更多,还要在后续付出更多的管理费用。

对于有一定资产的人来说,这些费用自然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刚刚成家的年轻人来说,每个月动辄数百元的费用也是个比较重的负担,如果省下这些钱,说不定还能改善一下生活品质。这样算下来的话,购买89平米的房子不仅可以一次性省下数十万的房费,还能每个月省下一笔资金,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了。

除了物业费之外,还有一个买房子的人都感到十分无奈的原因,那就是公摊面积。所谓公摊面积就意味着大家付出的用于购置房产的资金,并不会完全用于购买居住的房屋面积,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购买楼道等“公共建筑面积”。实际上,这部分面积我们可能根本无法使用,却在我们购买的建筑面积上打了个大折扣,让我们实际居住的面积变得更加小了。

根据国家的规定,每家承担公摊面积的比例与楼层高度和房屋面积有关。从一般规律来看,公摊面积的比例随着楼层的提高而不断攀升,有楼层的公摊面积甚至达到了令人咋舌的30%,这对于以居住为导向的住户来说,这笔钱完完全全是“打了水漂”。而对于89平米的户型来说,由于面积较小,相比起来要承担的公摊面积绝对值也就越少。如果按20%的比例来算,89平米不到18平米的公摊,而平米的房子却要承担20平米的公摊,极大的影响到居住体验。

流通性更强

89平米的房子放在市场上,不论新房还是二手房,都无异于“香饽饽”。这种户型的生活空间可以说是“潜力无限”,既可以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需要,也能够应对偶然增加的居住人数,更重要的是价格也十分合理,对于年轻人来说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里,因此开发商也把89平米作为“主力户型”。当年轻人积累了更多资金,有实力换更大的房子时,这样的房子出手也会十分容易,总有下一个年轻人希望拥有这样一套房子作为“跳板”。这样看来,这样的房子入手容易,出手也快,流通性无与伦比。

本文来源:排头视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3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