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特刊冠军成语知多少

年东京奥运会激战正酣

截至发稿时

中国队已斩获6金

6个成语

讲述着6位奥运冠军

鲜花与金牌背后的故事

“将心比心”

7月24日,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来自清华大学的中国“00后”选手杨倩后来居上,摘得东京奥运会首金。

在领奖台上,杨倩的呆萌举动暖到了无数人:将双手举过头顶,比了一个“心”。她说:“我看到看台上的两个姐姐跟我比心,于是便回应了这个动作。”在观众席上对着杨倩比心的两位姐姐,是央视记者王梦与何欣蕾。

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与往届人声鼎沸、喝彩声不断相比,这次的赛场上没有为选手们摇旗呐喊的观众。于是,两位记者隔空“比心”,以温馨的形式,把中国队摘得首金带来的激动心情与热烈庆贺传递给选手,而杨倩也以同样的可爱举动回应了来自看台的爱意与祝福。

卷土重来

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侯志慧在赛前4天因伤被替换,人到了巴西却无缘登上奥运赛场。年仅19岁的她,在房间里哭了整整一夜。这个遗憾对于侯志慧来说,是一次打击,更是一份激励。

侯志慧将东京奥运会视作了自己的目标,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5年后的东京之行,她卷土重来,身着当年的里约奥运会队服,站上了期盼已久的赛场。7月24日,女子举重49公斤级决赛,她以抓举94公斤,挺举公斤,总成绩公斤成功夺冠,为中国队夺得第二金。“对我来讲,举重这项运动就是能举起多沉的重量,就能扛起多大的荣耀。”她说。

一剑封喉

孙一文曾说:“没有一下就能成功,你要不断地累积经验,包括累积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你要通过不断地累积才能成为一个含金量高的冠军。”

7月24日,孙一文闯进击剑女子个人重剑决赛,对手是罗马尼亚名将波佩斯库。双方比分紧咬,在常规时间内打成10-10。最后一剑决胜的加赛环节中,孙一文抓住机会果断出击,上演一剑封喉,最终以11-10险胜对手,为中国队夺得第三金。正如她自己所言,这“一剑封喉”的背后,沉淀了自己从14岁起辛勤练习流下的汗水。

老当益壮

自王涵入选中国跳水队,她的梦想就是登上奥运会赛场,但没想到,这个梦想经历了12年才开花结果。从郭晶晶、吴敏霞、何姿再到如今的施廷懋,王涵经历了中国女子跳板几个时代的更迭,她曾作为替补队员,无缘伦敦、里约两届奥运,直到今年,30岁的王涵才迎来个人第一届奥运会。

7月25日,东京奥运会女子双人3米板跳水决赛,施廷懋、王涵摘得金牌,看着比赛现场大屏幕上的成绩,两人激动相拥。多年的渴望成为现实,王涵喜极而泣,泪水沉淀了多年的期待。虽然王涵逐梦的道路很长,但她表示:“很多人有梦想,但是实现不了很可惜。我有梦想,而且离它很近,所以这是很幸福的事情。”三十而立,老当益壮,时间从未消磨王涵的意志,十几年的不懈,浓缩成这块“迟来”的金牌。

金鸡独立

7月25日,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1公斤级决赛中,李发彬举着公斤的杠铃,以“金鸡独立”的“高难度操作”火速“出圈”,引得网友一片惊叹。这“惊人”一举,也为中国举重梦之队赢得了一枚金牌。

赛后,李发彬表示,自己“金鸡独立”的举动是因为失去了平衡,并且提醒大家,“金鸡独立”的举重动作不建议学习,核心能力不够强可能会造成损伤。

绝处逢生

7月25日,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决赛中,谌利军抓举两次失败,成绩并不理想。在挺举环节中,面对举起公斤的对手,他咬咬牙,举起了公斤的重量。最终以1公斤的优势惊险逆转局面,一举夺魁。

谌利军多年的刻苦与坚持,共同造就了绝处逢生、化险为夷的胜利,他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中国力量:面对困顿的局面,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以坚定决心迎难而上,定能寻得生机。

文/北青社区报实习记者刘竞佳

图片来源:北青-北京头条、央视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