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志愿要做到三知,学会三招,填

#高考志愿怎么填#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这段时间,家有考生,确实有点煎熬。各种的等待、纠结、不安。人常讲,高考是对考生之考,填报志愿是家长的高考,更有人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可见,填报志愿的重要和难度,如何填报志愿也确实需要家长和考生提前准备,求人不如求己。

志愿填报为何重要

这当然是有录取原则决定的,“分数优先,遵循志愿”,虽然,分数决定了考生的位次,分数靠前越有优先选择权,但同一考生,又要遵从志愿,全国大学多所,从中选择6所,确实不容易。从考生填报志愿录取结果看,有些考生分数高,但没有录取到心仪的大学,反而分数较低的考生由于志愿填报恰当,反而被录取了,这就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感觉志愿填报很重要。

不浪费1分是有道理的

在录取中我们常常看到有考生是插线进入某所高校的,高校的,很多考生都感到这些考生很幸运,捡到了便宜。而有些考生同样的分数只是上到了高校或者普通高校。这些都是志愿填报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高考的每一分,因为,这一分也许就是高校和高校的区别。

不浪费1分或许是个错误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挤进了高校,但是,学的却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就是太过重视不浪费1分,插线录取带来的弊端,所以,要不要浪费1分还要与自己的职业规划、高校等结合起来,一味地考虑其中一个方面都有可能造成遗憾。志愿该怎么填报?

知己知彼,做到“三知”

一知自己。知道自己的爱好、特长,自己所能承受的专业最低限度,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全省的位次、排名,不要太盲目。说白了就是自己该处在哪个位置,自己的选择余地有多大,在高校中选择,还是刚好能上个,切记盲目乐观。

二知学校。通读学校的招生简章,知道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学校规模、位次,学校所处的地域,学校这几年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工科学校,学生就业的总体情况,该校的王牌专业等。该校最近三年在本省录取分数线、平均分,最高位次和最低位次,一般要观察平均分所在位次。

三知专业。不能望文生义,了解专业学习的课程、就业前景,发展方向,是不是当前的热门专业,将来会不会有潜力,学校的综合实力怎样?该专业的排名?是否该校的重点专业、国家重点还是省重点,在全国的排名等。

把准原则,学会“三招”

第一,学校原则。到底是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两者都很重要,一定要选一个的话,那还是先选学校。能选,就不选,能选就不选普通一本,能上本科就不选专科。这不是歧视。

关键一是考生进入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学校的人文因素、人脉也很重要,一个大师级人物可能对一个的点拨会起到关键作用。我们需要的是学习的氛围和一群高智商的人。二是人们还是有名校情结的,虽然不说,但用人单位第一考虑第一询问的还是:你从哪个学校毕业的?第一学历,出身还是很有标签作用的。

当然,选学校还是专业,还要看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如果处于一般本科,那还是多考虑专业较好。

第二,地域原则。到底在哪儿上学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这关系自己的眼界、视野,一个陌生的环境锻炼的不仅仅是熟悉了这个地方,多了解一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这是大学的另一收获。高校的位置也需要考虑,最好还是走出家门,去较远的城市,陌生的城市,这个城应该也是文化、经济的聚集地,应该对自己有收获。当然首先考虑的就是一线城市,其次就是省会城市,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利于今后就业的城市。

第三,专业原则。专业时必须考虑的,但能上好学校的学生要放弃这一原则。因为,你有很多机会实现翻牌。对于大专学生,这一点一定要考虑。许多考生上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变得颓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一定要学会取舍,要在两者或三者比较中,找最有利的一个。

学什么并不一定做什么,现在也有很多大学实现了大类招生,本科一年后才分专业,这也为考生创造了条件,不太过多的考虑专业。

到底学校、地域、专业哪个优先。对于不同的考生,其先后可能不一样。这三者就像跳跳板,很难找一个平衡点。考生在选择时要不断比较,权衡利弊,学会取舍。但总之,要知自己的位置,只有分数越高选择的权利越大,机会越大,自己的筹码越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