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将第一岛链打造成导弹链,能锁住中

用“魔法打败魔法”?美日将第一岛链打造成“导弹链”的军事意图非常简单,即对手以导弹为核心打造“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那我也在多个第一岛链上的关键岛屿上部署各种类型导弹,提升导弹战力,既有部署提升岛屿防御能力的多层次防空反导导弹体系,也有攻防一体的岸舰导弹,还有可攻击对手纵深目标的中程导弹,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从上文介绍美日在第一岛链的导弹部署可以看出,虽然两国都一直认为用“魔法打败魔法”,但美日在具体部署策略上还是有区别。日本自卫队的重点是加强琉球群岛的导弹战力,主要是在冲绳本岛、宫古岛、石垣岛和与那国岛部署导弹,防空反导方面形成以“爱国者”PAC-3、03式系列为主的多层防空反导体系,降低对手中程导弹打击的效能;在反舰方面,通过部署12式岸舰导弹以及未来列装的高超声速反舰弹,封锁宫古海峡、大隅海峡等关键水道,并威慑方圆千米以内的水面舰艇。上千公里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以及高超声速导弹则可威慑对方陆地一些目标,如果美国继续松绑,允许日本部署射程超过千米的中程导弹,那则可进一步威慑对方纵深目标。如果再加上岛屿上基地航空兵的攻防能力以及海上自卫队,日本进攻性战力将得到大幅增强。“海马斯”火箭炮可发射“远程精确打击导弹”(PrSM)。受《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拥有弹道导弹、轰炸机等进攻性武器,近年来,随着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变,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过程中需要日本军事、政治等方面的支持,在中程导弹方面松绑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不仅允许日本研制射程超过千米的陆基巡航导弹和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还向日本出口“战斧”、AGM-系列等远程巡航导弹,而日本也是看准了美国对日本的需求,加上日本一直正常国家地位,也想补齐自身在进攻性战力方面的不足。与日本自卫队在岛上常态化部署导弹不同,美国正探索机动部署导弹的战术。以上文提到的NMESIS岸舰导弹系统为例,该导弹可以融入美国海军提出的“远征前进基地作战”、“对抗环境中的近海作战”等新的作战概念。“远征前进基地作战”实质是在太平洋岛屿建立前沿据点,为后续行动提供支撑,快速发动新一轮攻击。有点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的“跳岛战术”。美军于年3月11日~14日在琉球群岛的伊江岛(IeShima)进行了几大军种联合参与的夺岛演习,对“远征前进基地作战”进行了验证,演习时空军特种部队、海军陆战队搭乘固定翼运输机及“鱼鹰”倾旋翼运输机,在空中加油机的支援下,从公里之外发起一场“超地平线登陆突袭”,机降后成功“夺取”岛上机场,建立起前哨阵地,之后F-35B垂直起降战机、直升机和运输机降落岛上机场,部署人员和“海马斯”火箭炮。美国一直寻求在第一岛链部署中程导弹。夺取该岛后,美军又以此为跳板基地,对多千米外的另一个目标岛屿发动新的远程奔袭。这种作战概念不仅符合海军陆战队转型,而且也适合空军动态部署和海军“分布式海上作战”,消耗对手的远程精确打击火力,让部署更加灵活,提高生存能力,不像以往那样固守岛屿。在“远征前进基地作战”作战概念中,NMESIS岸舰导弹系统可以与“海马斯”火箭炮等武器装备一同部署,而“海马斯”火箭炮除了配备制导火箭,还可以发射“远程精确打击导弹”(PrSM),打击地面目标或海上目标。若有海军运输舰艇的支援,还可以在岛部署“爱国者”PAC-3导弹,增强防空反导能力,一个拥有特种部队、岸舰导弹、防空导弹火箭炮和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岛屿是一个攻防能力很强的作战体系,而且这个作战体系还具备很强的机动能力,可以说是一种高科技的海空游击战。“远征前进基地作战”作战概念中,F-35B扮演重要角色。见招拆招诚然,通过在岛上增加各种类型的导弹,美日在第一岛链上多个关键岛屿的攻防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而且美军提出的“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穿透性制空和“分布式海上作战”等一系列针对“反介入/区域拒止”的作战概念确实会给中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值得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