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的特点和风俗主要包括服饰着装、住房特色、饮食习惯、婚姻习俗、节日庆祝和敬老礼仪等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服饰着装
朝鲜族的传统服装是韩服,分为男女两种。
1,男子的韩服由上衣、裤子和腰带组成,上衣叫做“端衣”,裤子叫做“裤”,腰带叫做“腰带”。
2,女子的韩服由上衣、裙子和腰带组成,上衣叫做“端衣”,裙子叫做“裙”,腰带叫做“腰带”。
韩服的颜色和样式有一定的规范,一般以白色为主,也有红、黄、绿、蓝等颜色。韩服的样式也有不同的等级,如官服、礼服、婚服、丧服等。
二,住房特色
朝鲜族的传统住房是土屋,也叫做“窑屋”。土屋是用黄土和稻草混合制成的泥块砌成的房屋,屋顶用茅草盖成。土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房,一种是半地下式的房屋。
平房是指房屋的地面和外面的地面平齐,半地下式的房屋是指房屋的地面比外面的地面低一半左右。土屋有利于保温和隔音,也有利于防火和防震。
三,饮食习惯
朝鲜族的传统食物是米饭、泡菜和汤。
米饭是朝鲜族的主食,泡菜是用白菜、萝卜等蔬菜加上辣椒、大蒜等调料发酵制成的辛辣食品,汤是用肉、豆腐、海带等煮成的液体食品。朝鲜族还喜欢吃冷面、炒年糕、炸豆腐等小吃,以及用黄豆制成的豆浆、豆腐和豆腐乳等豆制品。
四,婚姻习俗
朝鲜族的婚姻习俗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亲:男方家找一个媒人,去女方家提出结婚的意愿,如果女方同意,就会定下婚约。
2,纳彩: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去礼物,表示定婚的诚意,礼物一般包括衣料、酒、糕点等。
3,纳币:男方家给女方送去青缎、红缎等上乘衣料,供新娘做衣裳、裙子、被褥之用。
4,迎亲:男方家在选定的吉日,派出迎亲队伍,去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穿着传统的朝鲜族服装,头上戴着花冠,脸上盖着红色的面纱。
5,婚礼:新郎新娘在男方家举行婚礼,要拜祭祖先、拜见双方长辈、互相敬酒、吃年糕等。婚礼后,新郎新娘要到女方家回门,表示感谢和尊重。
五,节日庆祝
中国的朝鲜族的节日庆祝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朝鲜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中国的朝鲜族的节日庆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岁首节:即朝鲜族的春节,是朝鲜族一年中最喜庆的节日之一。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活动,寓意着新年的吉祥和幸福。
2,上元节:即元宵节,是朝鲜族传统的灯节。这一天,人们要吃汤圆,象征团圆和美满。晚上,人们要点燃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灯笼,或挂在门前,或放在水中,或放在空中,照亮了整个夜空。
3,婴儿生日节:即百日宴,是朝鲜族为庆祝婴儿出生满百天而举行的盛大宴会。这一天,父母要给婴儿穿上新衣服,摆上富贵菜、米饭、水果等食物,并邀请亲友来参加。婴儿要接受亲友们的祝福和礼物。
4,洗头节:即清明节,是朝鲜族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用清水洗头发,并换上新衣服。然后,人们要去祖坟前献上食物和酒水,并焚香拜祭。人们还要在坟前种植松树、柳树等植物,以示对先人的怀念和敬仰。
5,六一节:即端午节,是朝鲜族传统体育活动最热闹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要吃粽子、喝雄黄酒,并佩戴艾草、菖蒲等驱邪物。晚上,人们要举行龙舟赛、摔跤赛、跳高赛等比赛项目,并欢唱民歌。
6,千人针节:即重阳节,是朝鲜族尊老敬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送上千人针(一种用千个针孔缝制而成的小枕头),寓意着长寿和健康。人们还要给老人做寿面、寿包等食物,并陪伴老人登高赏景。
六,敬老礼仪
朝鲜族的敬老礼仪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对老人的尊重和孝敬。朝鲜族的敬老礼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说话礼仪:朝鲜族人在说话时要注意言辞恭敬,尤其是对老人和长辈。
晚辈要用尊称或称呼老人和长辈的职务、身份或关系,不能直呼其名。晚辈在与老人和长辈说话时要低头,不要盯着对方的眼睛,不要打断对方的话,不要用手指指着对方,不要用反问句或否定句。
2,走路礼仪:朝鲜族人在走路时要注意礼让,尤其是对老人和长辈。
晚辈在与老人和长辈同行时要走在后面或一侧,不要走在前面或中间。晚辈在遇到老人和长辈时要主动让路,不要挡住对方的去路,不要从对方的前面穿过,不要背对着对方。
3,餐桌礼仪:朝鲜族人在吃饭时要注意礼貌,尤其是对老人和长辈。
晚辈在吃饭前要先给老人和长辈盛饭上菜,并给老人和客人设单人桌。晚辈在吃饭时要等老人和长辈举匙后才能就餐,不要抢先动筷子。晚辈在吃饭时不要在老人和长辈面前喝酒、吸烟,无法回避时,年轻人背席而饮?,以示尊敬。
4,寿礼礼仪:朝鲜族人在庆祝老人的生日时要注意礼节,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老人。
朝鲜族把60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此花甲礼也就特别隆重,是朝鲜族人民生活中重大的人生礼俗。晚辈在参加花甲宴时要穿着整洁、庄重,带上寿礼(一般为现金或实物),并向老人表示祝贺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