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沈宏阎嘉璘记者张帆3月15日,在杭州城北,一家成立60年的老企业迎来了甲子生日——年,地处杭城康桥的古运河畔,一只电力雏鹰正悄然成长,梦想起航,大家亲切地称之为“半山电厂”。年,历经岁月的磨练与沉淀,昔日的半山电厂早已展翅翱翔,成功转型为装机规模处于世界前列的纯燃机发电企业---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60年来,半山电厂在时代大潮中乘风破浪,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跨越,绘就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形成了独特的企业魅力,是我国发电行业改革发展的生动缩影。悠悠甲子,求索征程。半山电厂从国内第一台双水内冷发电机组、第一批国产12.5万千瓦燃煤机组,到第一个引进国际脱硫技术、再到国内首台重型燃机、第一座百万燃机电厂诞生,半电人用奋斗点亮幸福,抒写辉煌篇章。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电力供需矛盾突出。浙江省委决定新建一座较大规模的火力发电厂,从供水条件、运煤条件、输送电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址城北康桥。这里地处运河旁,交通方便,且位于杭州市规划电力负荷中心,靠近杭州钢铁厂、拱宸桥纺织工业区等负荷。为了尽快解决空前紧张的用电形势,在设备尚未到齐、人员尚未配足的非常时期,第一代半电人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开启了奋斗之路。肩抬大竹筐,足踏木跳板,一箩筐一畚箕将煤从运河船上抬上岸,再用手拉车前拉后推四五百米倒入提升机,提上40米高的大煤斗。锅炉风机没有到货,用鼓风机替代,烟囱还未砌好,自己动手砌,没有高压水管就用塑料管替代……困境之下,半电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承担起电力供应重任。随后的30多年里,一台台机组“拔节生长”。20世纪末,半电已拥有5台燃煤发电机组,成为杭州市的主要电力供应中心。改革的步伐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也对电力企业环保提出了新要求。敢为人先的半电人,先后投资约4亿元,率先引进德国装备和技术,于90年代建设了浙江省首套烟气脱硫工程,成为当时国内最先投用大型烟气脱硫装置的电厂之一,该项目荣膺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不负“青山”,方得“金山”。半电人主动求变创新,腾笼换鸟,积极寻求转型之路,用“西气东输”八千里长龙带来的滚滚能量开拓出了燃机事业,加快实现公司转型发展。年5月19日,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