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大年初一,全国各地一片欢腾,小到一家一户,大到整个中国乃至一些国外地域都在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那么,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也在过春节?他们又有哪些独特的庆祝方式呢?新加坡——没结婚的长辈不能发红包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中国外,第二个以华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新加坡共万人口,华人占比74.2%。由此可见,华人让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在新加坡落地生根,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影响力。新加坡公共假期一般只有一天,连圣诞都只有一天假日,但在春节则会放两天假,届时,新加坡全城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新加坡的春节习俗类似于中国的广东地区。比如广东话中“柑”与“金”同音,“桔”与“吉”同音,送桔子有送吉祥、送财运的意思,所以春节人们会带着两只柑桔拜年,而这也成了新加坡的风俗习惯。新加坡人过春节时也会送红包,但一般未婚的长辈是不能给晚辈发红包的。因为依照当地习俗,未婚男子给晚辈发红包会难以娶妻,而未婚的女子给晚辈发红包会难以嫁人。韩国——白色信封装压岁钱韩国的春节被称为“旧正”,在多年前的新罗时代,韩国人就开始过春节了,所以也是韩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当然,这可并不是说“春节”是韩国的哦!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至今流传下来的则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吃年糕,韩国人也有自己的代表性美食——“岁餐”,而目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则为“米糕片汤”。▲米糕面汤与中国人一样,韩国人也要在大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所以,韩国人最能理解中国“春运”一票难求的苦。当然,昔日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在春节时就会显得比较冷清,但大小商场、饭店却总是热闹非凡、门客爆棚。不同于中国的是,中国人过春节,长辈会给晚辈塞个装着压岁钱的红包,以此表达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和关怀。韩国人会将压岁钱装入一个白色的信封交给晚辈,因为在韩国人看来,白色的信封更能象征孩童的天真无邪。▲韩国用白色信封装压岁钱日本——在元旦过春节中日间以唐代关系最为紧密,当时,大量日本使者访华学习,不断向自己国家引入汉文化。也是从那时候起,春节文化走进了日本的家家户户,与中国过着大同小异的春节习俗。至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天皇进行了多项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废除了春节,所以从年开始,春节就从日本人的生活中消失。但名“亡”实“存”,日本人虽不再过农历春节,却很隆重的将阳历的元旦当春节过,除夕选在12月31日晚上过,一起收看日本的“春晚”——“红白歌会”。第二天,日本人相互拜年,长辈也会将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晚辈。▲京都元旦跨年越南——买条鲤鱼放回河里与中国一样,越南也把春节当成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最早从一年农历的12月开始,越南人就准备置办年货。多年前,越南经济落后,老百姓的年货一般就是“肥肉、腌菜、红对联;幡杆、炮竹、绿米粽。”现在,随着越南经济水平的发展,年货也随着丰盛起来。在除夕那晚,即便手头工作再忙,越南人都会赶回家中团聚,吃上一餐丰盛的团圆饭。这一点,跟中国也很相似。不过在泰国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具有浓郁越南特色的大肉粽。一只大肉粽足有2、3斤重,足够一户人家吃了。此外,越南在过年时会将一条活鲤鱼供奉在灶王像前,等灶王像烧掉后,再将这条鲤鱼放回河中。因为在越南的民间说法中,鲤鱼是龙王的化身,将这条鲤鱼放回河后,灶王可以将其当作座驾,骑着鲤鱼回到天宫。虽然这种供奉鲤鱼的习俗不同于中国,但其中蕴含的典故却与中国人的“祭灶”文化不谋而合。看似偶然,实则也是文化中的一种必然。▲《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朝鲜——吹洞箫,弹伽倻琴,吃“八宝饭”对于朝鲜族而言,农历1月1日的春节,是一年中仅次于中秋节的盛大节日。而新年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向祖先贡献饮食行大礼),这也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朝鲜族过春节也很讲究“吃”,要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夜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吹洞箫,弹伽倻琴。初一天亮人们便又盛装给长辈拜,在此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哲洙《弹伽倻琴的姑娘》朝鲜油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