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晋源石头人历史的结局总是喜欢嘲弄和讽刺,10年时间,曾经炙手可热的资产变成包袱。最近两周,京东方、TCL、惠科、天马等面板企业,均有意收购中电熊猫。最早披露这一信息的行业媒体WitDisplay提到,这几家公司正在实地调研中电熊猫的有关资产。中电熊猫对于中国电子行业来说意义非凡,是电子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电子行业内第一家拥有H股的上市公司,但辉煌的过去无法掩盖中电熊猫连年亏损的事实,也让外界愈发感觉到母公司华东科技已无法负担这个庞然大物。话虽如此,但中电熊猫对于面板行业来说绝不是无所谓的“路人甲”,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年中电熊猫的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全球位列第七名,出货面积位列第八名,有着庞大且稳定的市场占有率。除此之外,源自夏普的IGZO技术一直是中电熊猫的一张王牌,该技术对于任何国内厂商来说,都显得意义非凡。国家队与液晶鼻祖的结缘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与南京市国资委签署协议,收购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希望以此为跳板进军液晶显示屏行业,在历经两年的漫长重组后,中电熊猫于年披上了“国家队”的外衣。但彼时的国内液晶屏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走自研路线无异于闭门造车,于是CEC将视线投到了“液晶行业鼻祖”夏普的身上。作为第一台液晶电视的创造者,夏普曾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液晶的普及,其技术实力自然不言而喻,但由于9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低迷、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夏普提出了“STAR21”企业构想,旨在推动与日本海外著名企业开展合作,该构想的一项计划就是将位于龟山的6代TFT-LCD生产线整体迁至中国。此消息传出后,深圳、广州、上海、南京四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背靠CEC的中电熊猫以亿元的投资额拿下了该项目,目前该产线月产能80K,这条产线也让中电熊猫也首次拥有了高世代面板生产线。出人意料的是,国家队和液晶鼻祖的结缘似乎才刚刚开始。对于背负振兴中国液晶面板的中电熊猫来说,凭借一条6代线显然是无法满足差异化市场竞争的,于是中电熊猫开始与夏普进行了关于10代线的合作谈判,但由于夏普正面临财务危机,不得已于年向鸿海转让旗下堺工厂37.6%的股权,鸿海也因此获得夏普10代线一半的产能,这也让该项目复杂了起来,中电熊猫想要取得10代线不仅要与夏普谈判,还要获得鸿海的同意,最终这个项目不了了之。天无绝人之路。夏普的财务危机并没有因为转让股权得到缓解,反而愈发严重,夏普急迫地想要通过一切可能的方式来变现,此时,IGZO技术能够实现量产了,这也让中电熊猫看到了希望。IGZO,中文名称氧化铟镓锌,它有着比传统非晶硅更高的电子迁移率,通常被用在TFT中作为沟通材料,从而提高显示面板分辨率。IGZO屏解决了传统TFT的缺陷,晶体尺寸更小,可以使设备更轻薄,iPad便是最具代表性的电子产品。面对市场前景如此广阔的技术,中电熊猫没有放弃,最终凭借着亿的投资额达成了与夏普的合作,夏普帮助中电熊猫在南京建立了8.5代线,并转让了IGZO技术,这也是全球首条使用IGZO技术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年初正式投产后月产能达到72K。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该产线采取了70%中小尺寸面板+30%4K电视面板的产品结构。面对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中电熊猫又于年斥资亿在成都开工建设了8.6代线,该产线主要负责50寸以上的4K、8K电视面板的生产,目前月产能已达到K。至此,中电熊猫已完成国内三条面板产线的布局,但中电熊猫却在面板行业的竞争中黯然落幕。中电熊猫的困境国家队还海外技术的组合,终究在市场化的京东方和TCL面前败下阵来。与中电熊猫相同,TCL最早也是地方国有企业出身,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创始人李东生选择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面对电视机的价格战时选择将企业重心转移到面板行业上,在业务冗杂时选择剥离消费电子和家电业务,聚焦于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上,让TCL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实力玩家”。同样市场化下的京东方,在坚持高举技术创新大旗的同时,始终坚持着市场创新,一方面是应用创新,在传统的电视、手机、显示器面板上取得成功后,又将视线转移至车载、医疗、虚拟显示等新应用上。另一方面深耕区域市场,在了解客户需求后,提出针对性产品,让市场去做出选择。这种国家队+海外技术的模式也并非中电熊猫所创,早在年上海广电和日本NEC便联合成立了上广电NEC公司,并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条投资超百亿的面板生产线,该公司曾一度被国内予以厚望,但仅仅在投产3年后便宣布倒闭。这种模式在面板行业中能否取得成功恐怕还不能得出推断,但从李东生过去对于面板行业的一段感言中,或许能够得到中电熊猫的没落的原因。“企业在政策支持极限之内,一定要把竞争力做起来。最终来讲,国家支持哪个产业发展都是阶段性的,你成功的标志就是不需要国家任何支持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和国外领先企业竞争,而且能够打败它,这就是国家产业政策希望得到的效益。”面对中电熊猫连年亏损的问题,华东科技也早已坐立不安,年的最后一天,华东科技发布了资产减值公告,称“拟对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公司计提资产减值56.56亿元”。要知道的是,截至年1月9日,华东科技的总市值才约为95亿元左右,光是此次减值,就减掉了其市值的一半多。可以确定的是,出售中电熊猫已成定局,如今的问题是:谁需要且有实力收购中电熊猫?花落谁家?无论对哪家面板厂商来说,中电熊猫都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大肥肉”,旗下三条产线都处于满产运营状态,对于“群雄割据”的国内面板产商来说,收购熊猫电子无疑能够利用产能建立起绝对优势。目前国内有实力收购中电熊猫最大的可能性还是京东方或是TCL。对于京东方来说,中电熊猫位于成都的8.6代线是十分诱人的,因为京东方体系内现阶段没有VA面板的产线,这种拥有着大范围可视角度的面板,除功耗外全面领先TN面板,也一直被三星的高端电视和显示器所采用的,如果京东方能成功收购中电熊猫,便有机会打入三星的供应链之中。但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未来京东方将停止对LCD产线的投资,更多聚焦OLED以及新兴的MiniLED和MicroLED等领域。根据CINNOResearch的数据,今年二月TCL华星获得了出货面积和出货量的“双料第一”,TCL华星显然不会满足于单月第一的成就,中电熊猫的产能对于未来TCL华星能否跻身于行业第一至关重要。从技术层面来说,TCL华星可以利用南京的6代线生产IPS面板,同样也可以利用8.5代线进一步研发IGZOTFT技术,以弥补自身在大尺寸OLED面板的技术不足。针对收购行业内厂商的问题,TCL在此前已有所表态。3月31日,TCL召开了年度业绩交流会,会上TCL科技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CL会积极地寻找对公司未来成长有价值的并购标的,“我们愿意积极地寻找这样的机会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这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前景看好,半导体显示产业未来的市场需求前景是广阔的,它依然是一个增长的市场。”同时,TCL对于并购的资金保障也有着十足的信心,TCL科技集团COO兼CFO杜鹃表示,“目前,整个公司的现金流高度安全,我们目前的整个资本负债结构,资产负债率只有61%,这也是近年来一个比较低的,之所以保持这么低,并不是说整个公司不太会利用资本的杠杆,而是我们为未来的项目融资做一个储备。”可以看出TCL对于未来的可能会发生的并购早已做好了准备。除京东方和TCL外,据WitDisplay报道,作为深天马的第一大股东,中航国际与中电熊猫正在接触,有可能对其收购,这也意味着深天马将会投入到这场收购案之中。对于熊猫电子的收购案,现阶段下结论还为时尚早。WitDisplay认为,中电熊猫应该会选择打包出售,现在京东方、TCL科技都没有充足的弹药进行大笔收购,所以最后中电熊猫会花落谁家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收购一旦达成,国内的面板产业的格局会从“群雄割据”走向“一超多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