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捧出4位新生代影后,香港电影这3个优

北京痤疮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ft/210630/9125685.html

令狐伯光

7月17日晚,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结果揭晓,由于去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压了一年,今年号称是这几年香港电影最强的一年。这个获奖名单就谢贤的最佳男主角有点争议,毕竟他在电影《杀出个黄昏》里的表演没有多好,这让不少人为吴镇宇可惜。

其它获奖基本上算是不出所料,像最佳导演陈木胜因为去世,颁给他实至名归。

最佳电影《怒火重案》有点不配,但要选择另外的片子大概率是《智齿》,也就是现在香港商业大片和香港类型片选择(这两年香港文艺片真不行),香港电影人还是选了商业大片,跟前几年《无双》之类的拿奖如出一辙。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最佳女主角刘雅瑟和最佳新演员王丹妮,因为相比青黄不接严重的香港男演员,这两位都是新生代女演员,比较有意思的是王丹妮是反映香港电影情怀的本土新生代女演员,刘雅瑟则是香港电影圈捧出的内地女演员。

王丹妮真没啥好写的,算是一个对于本土新人的鼓励奖。

刘雅瑟则是自从年《踏血寻梅》的春夏以来,已经捧出的第四位内地新生代女演员了,另外三人分别是年《三夫》的曾美慧孜,年《少年的你》的周冬雨,最后就是今年《智齿》的刘雅瑟了。

这些年内地电影票房屡破纪录,捧出了所谓的新六大中生代男演员。但捧出来的女演员尤其是新生代女演员凤毛麟角,这个捧人机率甚至不如被网友诟病的偶像剧。从这点来看衰落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包括隔壁的金马还是值得内地电影行业学习。

春夏,周冬雨后刘雅瑟又拿影后了?香港新生代女演员都哪去了

众所周知,现在中国观众吐槽香港演员全是那几张脸由来已久。但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注意过,那就是香港女演员已经彻底断代了,不止是没有新生代演员,甚至都没有扛大梁的中生代演员都没有了。

这些年香港电影里出现的香港中生代女演员,像电影版《使徒行者》的佘诗曼这种电视剧演员就不说了,值得一提的只有《赤道》的文咏珊,再一个是正在上映《神探大战》的蔡卓妍,其它像薛凯琪、卫诗雅、颜卓灵、邓丽欣、陈静等等。

这批当中最出挑的像文咏珊,蔡卓妍都不太挑得起大梁,导致这些年香港商业大片,文艺片,类型片的女主角基本上都是内地女演员为主。

香港女演员断层的内因是香港经济衰落后,这个香港娱乐圈也相应的衰落。这就导致新生代人才上升渠道被堵死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香港电影巅峰时期演员的来源有两个大头,一是无线演艺训练班,一个就是香港小姐。

历史上知名的香港女演员有多少是香港小姐出来的?年后香港经济衰落的大背景之下,华语地区长得漂亮的美女本来就不再爱往香港娱乐圈跑了(内地发展起来机会更多,当不了明星当网红都能赚钱)。

同时娱乐圈也衰落了,香港本土漂亮女生也不再视香港小姐成为阶级上升的跳板,于是漂亮的女孩不想去,不漂亮的女孩才去试试。导致这些年香港小姐的颜值争议很大,娱乐圈自然也捧不出什么人才。

外因就是内地女演员的竞争力太强了,不但长得漂亮,大多数还是影视院校出来的学院派。大家可能觉得内地小鲜肉演技差什么的,那是内地娱乐圈环境导致的影视剧表演太敷衍的问题。

大家仔细想想,同样的新生代演员,一个毕业于专业院校,一个完全不懂戏的素人。除非表演天才和特殊题材(像《梅艳芳》的女主角王丹妮),绝大多数导演肯定会选择专业人才。导演只要调教,演员态度端正还愿意用心表演,效果就很容易出来。

周冬雨还好,新晋金像影后和前两任一样,她们都有3个鲜明的特点

自从年左右张曼玉,王祖贤,关之琳退隐不再接戏,林青霞,邱淑贞等嫁人。这也是女星和男星的最大区别,成名之后就面对恋爱,结婚,生子的问题,一旦跟什么人结婚了大多都会退出娱乐圈了。

所以才有香港男演员虽然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人,但是他们还能一直顶着,但巅峰时代的香港女演员在巅峰一代后陡然断层。本来女演员也有接班人的,张柏芝,Twins,结果陈老师出手一下子毁掉了两个好苗子。

但是80后香港优秀女演员数量仍然不少,至少比90后的情况要好得多,但是为什么没有几个女演员闯出来呢?

答案是除了因为和内地签署了文件,香港电影为了市场通常用香港男演员,然后用内地女演员之外。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内地新生代女演员为了机会,敢拼,敢脱,敢奉献。年后捧出来的4名新生代女演员都是如此。

4位香港新生代金像影后,除了周冬雨另外三位都尺度巨大。

周冬雨和另外三位女演员真有些不同,周冬雨本来是张艺谋捧红的,后来香港导演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已经拿了金马影后,《少年的你》再拿金像其实就属于锦上添花,电影的剃头发奉献不大。

但是另外三位就不一样了,春夏在演《踏血寻梅》前还是个网红,她就属于自己契合角色设定的情况,她在这部电影的角色和她本身经历十分契合,都是想当明星但是大城市非常迷茫的感觉,最后选择了死亡。

这部片子里春夏是直接限制级了的,激情戏份的尺度很大。

《三夫》就是一部禁片,曾美慧孜在电影里面的尺度,奉献大到堪比某些情色演员,人家表演又非常认真,演技又过硬,不拿奖都对不起人家(陈果这片拍得挺烂的,简直对不起曾美慧孜的付出)。

《智齿》的刘雅瑟情况倒要好一点,角色设定也是不是内地女性。她有点介于《少年的你》和《踏血寻梅》之间吧。尺度和奉献远远大于《少年的你》,但是尺度的界限又不到《踏血寻梅》。

刘雅瑟在片中被打,被追逐,被变态残忍地强暴,她只穿着极少的衣服被追杀在雨中歇斯底里,精神崩溃。这样敢奉献,态度端正,演技还非常精湛的女演员给她一个最佳女主角奖怎么了。

这四部电影当中比较残忍的就是,《少年的你》虽然香港团队基因浓郁,但它确实是内地电影,故事剧情和取景地啥什么的都在内地,它也是最符合内地电影的基调,而且周冬雨不也拿了金鸡奖。

但另外三部尺度大的类型片我们这边遗憾拍不了,相似的就是现实题材剧情片,这不就是周冬雨的路子,年轻一点《我的姐姐》的张子枫算一个,剩下的就是《李焕英》里以喜剧出位的张晓斐。

既然这种大尺度,有深度和广度的类型片没办法拍出来,女演员机会都没有了自然更别提拿什么奖了。市场主流的商业大片是以男演员为主的喜剧大片,主旋律大片,动作大片和特效大片,这些电影女主角多半是镶边女主角。

女演员的表演戏份和空间非常有限,自然而然就很难出彩了。

年轻女演员唯一还能演的电影就是爱情片和青春片,刨除来分一杯羹的周冬雨,张子枫。本来爱情片、青春片的演技发挥空间也有限,内地爱情片和青春片还拍得那么烂,所以就更难捧出新生代女演员出来了。

比较可惜的还是内地文艺片是不错的(而且这些年比港台还好),而且不乏有些敢奉献,演技不错的新生代女演员。问题是我们这边主要奖项不太给艺术奖,而给艺术奖的没有知名度,也就尴尬住了。

所以香港电影的大尺度,敢用新人和反映现实部分,确实还是值得内地电影学习。

6年捧出4位新生代女演员?衰落的香港电影仍值得内地学习

现在能让内地新生代女演员生存的地方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剧,尤其是偶像剧。电视剧是没有那么磨炼演员演技的,更别提偶像剧了。

我们有时会觉得内地新生代演员演技烂,表演方式很突兀,原因是现在的国产偶像剧表演方式被韩流摧残得很深,因为靠人设的夸张化表演非常常见,连克制到不要五官乱飞的表演都不行,不用看以前的剧,看一下剧中其它年轻配角就能知道原因。

这些新生代演员表演方式明显被韩剧影响了,我们本土的表演方式被打压很可惜,我们以前的演员很多都是脱胎于戏曲演员,苏联式的科班训练。所以我们很注重眼神戏,以及仪态动作,要有层次,感情要丰富,也就有那股气在。

现在的表演方式看到古偶就能发现他们的动作其实是很夸张的,不是象是《武林外传》的那种效果,而是韩剧里面的浮夸,生气要举起手,要嘟嘴,高兴要插腰等等,感觉现在演员也不是不想演的有层次,而是因为这些动作表演方式阻拦了有深度有感情的表演方式。

我们的表演技巧被那些韩国来的剧摧残了一番,那些细致绵密的表演技巧也不被重视。

这个新生代演员长期演偶像剧也没问题,但对于演员长期发展真的不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85花的颜值气质,经典作品角和色都不差的一代。但因为一直在演偶像剧这个演技没有明显的增长。

这几年因为年龄带来的颜值,身材和气质的变化,结果演技始终不行。所以,她们转型去演电影没有成功,去演严肃题材电视剧违和感严重,更不用提重磅的奖项也拿不出手,观众也就始终不认可。

最后,这几年香港娱乐圈捧出的4位内地新生代女演员,目前内地电影行业只怕还是无法复制。因为这几部电影有三部都是限制级别的类型片(内地都没有上映),我们不放开审核尺度,深度和广度出不来,演员也就很难捧出来。

新生代女演员想要成名有不顾一切奉献的打算也没地方不是,这就是先天限制的问题。有人可能说希望拍好偶像剧捧出什么演技派。得了吧,当初环境更好的85花都没有捧出来,更不用提现在的新生代女演员。

有人可能说不少95后,00后花旦表现不错啊,那是她们还没到去电影行业拼杀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