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思考的力量,有意识运用这种力量的重要性,我已多次说明。要让这种思考力发挥作用,在人生和工作中获取丰硕成果,首先必须描绘一个“大的理想”。
说什么要描绘梦想、怀抱大志,还要热切地期盼,有人或许不以为然。应付日常的生活已经够呛,哪有闲工夫来谈梦想呀希望之类的空话。
然而,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开创自己美好的人生,第一步,他应该拥有一个“大得有点过头”的梦想,拥有一个超越自身实力的愿望。
2
拿我来说,把我拉到今天这个位置的原动力,就是我年轻时抱有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
从京瓷创立起,我就立志“要让公司称霸全球新型陶瓷业”。我不断向员工们诉说我的志向。
当然,那时既没有具体的战略,也没有确凿的计划,不过是一个不自量力的梦想。
但是在联欢酒会等各种场合,我反反复复、不遗余力向员工们灌输这一梦想,久而久之,在潜移默化中我个人的梦想变成了全体员工共同的理想,终于开花结果。
3
无论梦想多么远大,缺乏强烈的意愿就无法实现。凡内心殷切祈求的东西定能到手。思考、思考、再思考,直至把梦想渗透进潜意识——而把梦想说出来,也是实现梦想的行为之一。实际上我们就是这么做的,结果一个超大的梦想几乎完全变成了事实。
梦想越大,离实现的距离就越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把梦想实现时的情景,到达梦想的过程,在头脑里反复模拟演练,将它们具体化、形象化,以至能“看见”实现的过程和情景。
这样,实现梦想的真实道路就逐渐清晰。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种种启示,帮助自己一步一步接近梦想中的目标。
在街头漫步时,在喝茶放松时,在与朋友谈笑间,别人毫不留神的细枝末节,有时也会意外地给你实现梦想的提示。
4
见闻同一件事,有人获得重要启示,有人糊涂错过。两者区别在哪里?就在于日常有无“问题意识”。
看到苹果落地的人不可胜数,但从中发现万有引力的却只有牛顿,因为牛顿具备渗透进潜意识的强烈的“问题意识”。
所谓“灵感”,也只有心中有梦,并持续热切期盼梦想实现的人才能获得。
不管年纪多大,我们仍要诉说梦想,描绘未来光明的前景。无梦之人不会有创造和成功,他的人格也无从成长。因为人格只有在描绘梦想、钻研创新、不懈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炼。从这个意义上,我想强调,梦想和愿望就是人生起飞的跳板。
编辑
列文主播
小七审校
相松
本文版权归东方出版社所有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稻盛和夫
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
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
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
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
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
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
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堪称日本“诺贝尔奖“的国际奖项——“京都奖”。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