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恐怕军事爱好者就不会累了,国内很多人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启蒙就来自《三国演义》。据了解,清太祖努尔哈赤就喜读《三国演义》,最终自学成才,统一建州,与不可一世的明朝分庭抗礼。
而三国名将之中,首推关羽,《三国演义》中将关羽打造成“义绝”形象,流芳百世,被后人誉为“武圣”。而正史上的关羽,同样战功卓著,水淹七军、生擒于禁等丰功伟绩被认为是古代战争的经典篇章。
但是关羽最后却被吕蒙“背刺”,最后死于东吴之手。有趣的是,吕蒙虽然战胜了关羽,却在历史上并未获得相等的评价,不要说媲美关羽,即使是张辽、陆逊等人,历史评价都要高于吕蒙。吕蒙留给后世的,只有一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却很少有人提他背刺关羽是多了不起的举动。
这是为什么?
因为吕蒙背刺关羽,从本质上,其实是一次不折不扣自毁长城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娓娓道来。
众所周知,不仅仅是吕蒙背刺关羽,更早的赤壁之战、单刀赴会以及后来刘备倾国力为关羽报仇被陆逊火烧连营的种种事件,都和荆州有关。
可能很多人会很奇怪,既然借的是南郡,为什么还的却是长沙和桂阳呢?这要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解释。
通过地图我们不难发现,长沙和桂阳两郡距离东吴较近,而南郡其实距离蜀汉较近。因此从地缘政治学来说,蜀汉借南郡,还长沙和桂阳,表面上不合理,其实是说得通的,因为如果强行要求蜀汉归还南郡,长沙对于蜀汉就是一块类似“飞地”的疆域,迟早会被东吴吞并,桂阳也很难保全,所以蜀汉选择归还长沙和桂阳,从自身利益以及和东吴的外交角度来讲,没有问题。
而且,从抗曹的战略思想来讲,蜀汉的思路也是正确的。
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构想,蜀汉集团占据益州,然后与东吴联合,一旦曹魏发生衰弱,就能借南郡为跳板,向曹魏输送兵力,最终实现“联合灭曹”的伟大战略构想。
这里可能很多人会奇怪了,为什么蜀汉可以用南郡作为跳板,东吴不行呢?
的确,东吴可以用南郡作为跳板,但是,当时东吴已经拥有了江夏郡,从战略角度来说,江夏郡作为跳板的意义比南郡更好。而且得到刘备归还的长沙和桂阳两郡以后,东吴的战略纵深其实是加强了的。
所以,站在“联合抗曹”的角度来说,南郡归蜀汉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第一个提出三国鼎立构想、主张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且积极提出将南郡借给刘备的鲁肃会被认为是东吴少有的杰出战略家的主要缘故。
但是东吴不愿意,因为南郡虽然在七郡中面积较小,可是南郡之地比长沙和桂阳要相对富庶一点,所以孙权一直希望能够将南郡拿回来,还不惜和关羽结姻亲,但关羽知道南郡的意义,因此断然拒绝。
原本孙权不满归不满,毕竟曹魏势大,这也没什么,但这时候吕蒙突然跳出来,提出自己的战略构思,最后获得孙权批准,背刺关羽,进占蜀地三郡,使得蜀汉彻底失去对东吴和曹魏的缓冲区,加上斩杀关羽,刘备悲愤莫名,发动夷陵之战,却又遭到陆逊火烧连营,蜀汉走向衰弱,后来诸葛亮为了挽救汉家江山,多次北伐,均告失败,都因吕蒙而起。
吕蒙的行为,虽然站在东吴的立场上不错,但是站在抗曹的大战略角度堪称绝世败笔,因为东吴坐拥荆州以后虽然国力增强,防守也非常有利,但是东吴和蜀汉不同,蜀汉是以光复汉家江山为己任的,他们的最大目标是推翻曹魏。但东吴却仅有偏安一隅的打算,东吴占据荆州以后,就给了曹魏单独击溃蜀汉的机会,一旦蜀汉灭亡,东吴也根本无力抵挡。这也是为什么后世对吕蒙甚至吕蒙背后的孙权评价甚低,远远不如鲁肃、周瑜和陆逊,甚至称其为“小人之识”的主要原因。
其实,整部《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都有大量这样精彩的篇章,我们经常看到某某某地发生战争,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里发生,因为我们对地缘政治学缺乏了解。如果我们能够对其中蕴含的地缘政治学知识有所了解,那么《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带给我们的震撼就会完全不同。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13副盔甲起兵,击败世仇尼堪外兰,统一建州,萨尔浒、广宁两战将明朝辽东地区所有据点一扫而空,生平仅仅在宁远败给名将袁崇焕一仗,而努尔哈赤成功的秘诀,正在于他热衷于阅读《三国》,他不仅自己读,还要求自己的儿子、部将人人阅读,从中汲取战略经验,最终建立了长达年之久的清朝。
在这里,我推荐各位去阅读一下由李不白撰写的《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
李不白,知名作家,湖北黄冈人,现居北京。毕业于武汉大学地图学专业,后从事地图编辑工作十数年,编辑出版各类地图册近百种。从小喜欢文学,因文学而读历史,二十多年笔耕不辍。其《透过地理看历史》系列作品,图文并茂,融地理、地图、历史、文化于一体,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正是以地理的视角讲述三国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通过最直观的地图,结合地理分析,告诉读者这些历史事件和战争到底发生在哪里,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别的地方,以及这其中的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堪称一部以地理为视角的全彩珍藏版三国历史。军事谋划,战略布局,玄机都暗藏在地理地形中!
全书配有80幅精美的彩色印刷历史地形图,山形水势、行军路线一目了然。还附赠一张大图《三国州郡分布图》(4开)。
点击链接,立刻购买。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9.8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