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认为,每个人的回忆都像一座城市,复杂而又纷繁。乍看永远是新生覆盖旧物一般,不断形成新的面貌;而一旦你走进它,就会知道它的本质是时空交错的巧妙雕刻:百年古塔与现代化的高楼共生,高速列车将人们送去巷口的慢生活,很多人一次次的闯荡与一年年的归乡……不同的时空以各自的方式留存与延续——这并不是简单的新与旧、南与北、优与劣的二元选择,而是每一代的城市“建设者、研究者们”的不断审视,是对可能性的肯定,也是在回首那些曾经并未察觉的地方。
一、记忆传承:极简自我—微尘补时—空间切面
我作为城市的研究和建设者,伴随着时间的逝去和岁月的延续,有些事如被不断修葺的古建筑般记忆犹新,有些已变得模糊不清;还有些事和日子里的故事已经浸润心底在这座“心城”的“街巷”里,每当阳光灿烂的时候那些感动自己故事便涌上心头而成为心中的节日;但也有些事在心里刻画为苦涩的印痕已无法抹去,无时无刻不沉浮于心,萦萦于怀,难以放下……在这层叠的面貌之下,于我自己,这座城的底色永远是“乡”。它像一根锚,让我从心中的城不断地走向社会中的城市,去寻找、审视、思考,并用脚步去丈量。我的一生,用极简描述,是学习城市、研究城市的一生。我的一生,用极繁说明,是一次次起步,一次次归零,一次次深悟后看淡世事……。我以为,虽然生活中很难躲过天降的灾难,但是可以一直努力优雅并不懈追求自己的理想活;我以为,个体既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自己的价值以寻求自我存在的意义,更要创造能够经受时间检验的个人终极价值,以建构一个学者应有的穿越历史的存在意义。我的一生很简单,简单到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