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天选之女”的孟羽童22岁入职格力,24岁离开格力,高调入职又高调离开,拿董明珠做跳板,她应该算是职场头一个。
消息一出,引发了万千吃瓜群众的热议,纷纷猜测孟羽童离职的原因。
孟羽童离职时在个人账号直接撂下狠话;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接着秒删。
而格力更是一夕之间将孟羽童的痕迹抹得一干二净,并且发布声明: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
外界推测双方未必是和平分手。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志同道合的2个人在短短2年时间内就分道扬镳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一、孟羽童的踏上格力造星之路年初,董明珠加入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并在节目中与青春张扬的孟羽童邂逅。
整个节目中,孟羽童勇于表现自我,在一众实习生中脱颖而出。
董明珠在参加节目时经常与孟羽童及其他实习生一起外出拍照,还曾主动邀请孟羽童和她一起喝咖啡,更是毫不吝啬对孟羽童的夸奖和欣赏。
董明珠作为一个商人,眼光相当长远,她清楚地预见现在和未来,看到各种红利趋势,并相当懂得借势营销。
董明珠是业务员出身,对市场营销环境的敏锐度非常高,在网红直播带货如此盛行的时代,她又怎么可能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呢?
但,职场小白的孟羽童想不到这么多的弯弯绕啊,不论是格力的平台还是董明珠个人的影响力,对于初出茅庐的她来说都有足够强的吸引力。
于是,节目结束后,孟羽童如愿以偿得到了董明珠秘书这一职位的邀请。而董明珠则借助综艺节目的渲染又成功完成了一波营销。
孟羽童入职格力后,董明珠带着她高调亮相各种公开场合,并且声称要将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试问,一个本就有企图心但又涉世未深的职场小白,如何抵挡得住直击灵魂的糖衣炮弹?
而顶着董总秘书身份的孟羽童这2年在格力的发展,更像是一场闹剧:
首先,作为秘书的孟羽童多次在公开场合跳各种搔首弄姿的网红舞蹈。
接着,有了一定知名度后,立马开直播与董明珠共同为格力带货。
再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不再担任董事长秘书,而是调职去市场营销部。
心甘情愿的沦为了职场工具人一枚。
二、孟羽童本人的野心不能说孟羽童不优秀,但也没有标榜中那么厉害,浙江大学西班牙语系本科毕业,民族舞10级水准,这样的经历拿出来在庞大的毕业生市场里也只能算平平无奇而已。
而且从她本人的经历来看,她也不是什么安于现状的人。
首先,大学期间,她前前后后参加了《一站到底》、《神奇的汉字第二季》、《初入职场的我们》三个综艺。
然后,据MCN机构透露,早在上综艺之前,孟羽童已经是无忧传媒的签约网红艺人。
所以,可以看出大学期间,孟羽童不安于室的野心就暴露无遗了,她想红,她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心思不在学习而在如何能让自己出名上。
在《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里,孟羽童在董明珠的面试现场中的表现,更是让现场众多实习生和嘉宾大跌眼镜,她向董明珠推销自己青春、张扬的个性,民族舞10级的证书。
面试现场她直接表示:如果董总想看的话,她也可以稍微展示一段。
在董明珠没有拒绝的时候,她还说了一句:啊?竟然真的想看啊。
后来,孟羽童真的当众展示了民族舞10级的网红女团舞,先不论她的舞技如何,只从当时各位嘉宾完全惊呆的表情就知道这个环节有多么尴尬。
网友调侃:孟羽童女团舞来袭,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在一个职场节目中,孟羽童的这番操作着实看呆了一众吃瓜群众,惹的现场嘉宾岳云鹏更是直接发出疑问:这不是一个招聘节目吗?好像看了一个“不正经”的面试。
后来,孟羽童在节目的旁白里这样说:面试时我其实在发抖,但只要跳起舞来我就自信了,管她什么董明珠啊。而且跳舞也是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人特立独行的个性表达。
不管别人如何看,她这一跳直接跳进了董明珠的心里。毕竟董总本就是为了招聘网红而来。
果然,孟羽童这种说话口无遮拦、行为不知天高地厚、特立独行的表达方式获得了董总的认可,两人可谓一拍即合。
孟羽童看中了格力或者说董明珠的影响力,而董明珠则看中了孟羽童的青春靓丽的形象、奔放、爱表现的个性。
三、孟羽童离职原因背后的猜测其实从年5月份开始,有关孟羽童离职的消息就不时传出,既然能传出这样的消息,首先应该是格力内部的员工,而他们必然是知道一手信息的人群。
广大网友也是天马行空,各种版本的离职猜测都有,大部分都在为孟羽童打抱不平。但其实,就像格力声明中说的: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
孟羽童当初自带光环,无非是综艺节目联手董明珠共同打造出来的宣传噱头罢了。
说她学历高吗?本科而已;节目说她EQ高,就她在面试现场说的那一番口无遮拦的话,实在没看出哪里EQ高;说她营销能力厉害吗?从直播带货的销售数据来看也不过尔尔。
从孟羽童的离职声明“靠人永远不如靠自己”这句话中,也许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讯息:
一、入职前后落差太大,当初选择格力是想抱抱大腿,结果大腿没抱住,不得不落寞退场。
二、自我认知不足,打着、毕业生的招牌,在综艺节目的渲染和董明珠的大肆吹捧下,有种夜郎自大的自负。
三、我顶着光环入职,是想在这个平台获得我个人的人生价值,但你们有眼无珠,只把我当作一个职场工具人,我不服。
四、从直播中被踢出、不再担任董总秘书、调职到市场营销部,这一系列的打击让自视甚高的孟羽童接受不了。
反观格力针对孟羽童离职的发声“人员流动很正常”,轻描淡写、理性又现实,也许我们可以解读出以下讯息:
一、于公司而言,入职前你的优异只是进入公司的敲门砖,入职后你需要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公司是“利润”为先,管你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入职了公司,就不要再妄想顶着所谓的光环吃公司的红利。
三、于公司而言,踏入公司那一刻,你就是公司的员工,需要遵从公司的一切决定,要将公司利益放在前面。
四、不管你是网红、高管、普通员工,离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公司从没说过不要你,是你不懂得珍惜公司而已。
而这种“高开低走”的从业经历让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也不过是芸芸大众的一颗砂砾,入职前的光环已然不在,进了格力就得按格力的条条框框办事,这与她自己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公司与员工价值观相悖所引发的思考年的4月1日,董明珠公开表示,孟羽童已经不再担任她的秘书,相比秘书工作,她更喜欢直播,这句话说得很隐晦,但不难看出双方理念已经出现严重分歧:
1、如果孟羽童真的更喜欢直播,那为什么董明珠的搭档会换成张琦?直接让她专职直播不是更好吗?
2、曾经董明珠在一个采访中,公开表示过她是将孟羽童当管理者来培养而不是纯粹的网红。但在孟羽童2年的职场经历来看,她就是一个纯粹的网红,只不过培养失败了。
、如果孟羽童的工作能力真的符合董事长秘书这一职位吗?至少从种种信息来看是不符合的,否则如何解释在入职2年后反而要将她调职去市场营销部?
4、从孟羽童在综艺节目中以及在学校的种种迹象来看,她想红、想出名。入职格力后,她显然也没想到,原来做一个合格的秘书所需承担的职责和压力大大超乎了她个人的能力,也违背自身的职业规划。
5、所谓“第二个董明珠”,不过是又一个营销的噱头,董明珠一眼看出孟羽童想红、想出名的心理,所以她可以毫无保留的捧孟羽童,也给她很多的机会,但同时,她也需要孟羽童的高度服从性,但显然孟羽童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
6、孟羽童奔放又特立独行的个性,注定不适合制造型企业。
7、从4月份开始,孟羽童的小红书账号上面陆续发布了多条她本人为沃尔沃等汽车品牌、服饰品牌拍的创意宣传短片,而这个时候,她并没有从格力离职。这种明显没有职业操守的做法,是公司所不能接受的。
捧的有多高,摔的就有多痛一边是初出茅庐,不知人间险恶的新人,曾经凭着董明珠一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的噱头而甘之如饴。一边是职场老“江”湖,借助综艺效果的渲染,制造一种非常优异的错觉,然后凭借这些光环给公司、给董明珠个人带来一波又一波的红利。
而随着孟羽童阅历的加深,才发现原来领导给她画的不过是一个无法企及的“大饼”,看不见、吃不到,还让你不得不心甘情愿的为之付出。
顶着综艺节目的光环,没有清醒的认知,本以为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结果发现不过是被职场PUA撞了一下小腰。
本以为可以相互利用,各取所需,谁知结果落寞收场。
但不论哪种原因都好,就像孟羽童自己说的:祝大家都可以做真正喜欢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