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统民俗节日,牛王节的来历和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jiankang/4747.html

中国民间,传统民俗节日,牛王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牛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一个扫除干拢、驱除瘟疫的非常的民俗节日,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生息春天的节日。

牛王节的起源

牛王节始于农历正月初三,源于古代土地神与农耕神祭祀的农事节日。因所奉神祇来历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称与日期。例如“中和节”(唐)、“上巳”(魏晋)、“猫猫神和喇叭花”(网络)、二月二(朝鲜族)、鸡生日(怒族)、三朝节(水族)等。又由于“皇天后土”与“土牛”崇拜,有部分地区将土地诞辰日作为芒神(即土地爷)的生日,也称“芒神节”。

各地牛王节

广西壮族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传统的牛王节。壮族人种田很辛苦,且以牛耕为主,对牛有着深厚的感情,把牛视为衣食父母。壮族人民把四月初八定为牛王节。这天壮家人都要用艾草水洗澡,男人换新装,女人穿花衣裳,以示纪念。除了吃五色饭、喝五彩粥外,还要蒸五色糯米饭,做粉蒸肉,还要选上好的嫩牛肉,举行一次全牛大餐,以欢送耕牛“退役”,并祈求它庇佑六畜兴旺。全牛大餐很讲究,要先切下两个牛眼敬奉祖先,然后一家人围坐桌前享用牛肉大餐。

湘西苗族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是湘西苗族的传统节日。这天春光明媚,阳光灿烂,湘西苗族人民爬上山坡或赶往河边滩头,用绳子牵来肥壮的牛只,用露水为它擦洗身子,摆上供品祭祀牛王菩萨。湘西苗族人民认为耕牛是勤劳忠实的象征,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和财富源泉。为了保护耕牛,主家要把这头耕牛送到另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去放牧,同时举行祭牛魂仪式。谁家的牛圈里数到五圈后便能听到远山有人叫耕牛的魂归来!此时主家把耕牛放开来喂盐巴。把牛牵回来以后还不能放手让它休息。得给它套上耕犁或牵去拉重物行走二十里路让它出汗排盐。主家精心喂养它一天后才正式为它祝寿。

祝寿时主家鸣放铁炮三响将全寨的牛都赶来会餐。主家给每头耕牛披红挂彩,还要喂以鸡蛋和精米。主家燃放鞭炮后全寨的耕牛便一齐回家去。第二天主家还要将祭过牛王的耕牛赶到河里洗澡驱邪。在祝寿时主家要请客吃喜酒,摆酒席待客。这时主家忙着敬酒请客。那些来吃酒的客人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说祝词唱赞歌来祝贺主家养牛成功和大忙丰收。到了第三天客人要回去时主家还要赠肉送酒以表谢意。

苗家人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祭拜牛王的节日活动。全寨人同吃一餐供品之后才分别回家吃肉喝酒祝贺自己的生日和节日。

朝鲜族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朝鲜族人种田犁地全靠家里的耕牛,因此朝鲜族人非常爱惜和重视耕牛,每逢农历四月初八的清晨都要举行一个隆重庄严的节日活动-摆户布。四月初八一早东方刚抹红霞之时朝鲜族人民便带着糕点、打糕和打糕用的木杵、大盆以及喂耕牛的豆腐渣和麻籽等送到养活院(专门集中喂养牲畜的地方)。举行摆户布仪式时朝鲜族人围坐在大盆周围用木杵打糕并把糕打成圆球状后再分成许多块分给前来参加仪式的人们并把豆腐渣和麻籽等喂给耕牛吃以便激励它更积极地参加劳动生产。随后朝鲜族人聚在一起举行歌舞娱乐活动并进行摔跤、跳板、顶杠子等比赛以此助兴这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四月初八耕牛节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