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
技术员向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按脚手架规范的规定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
二、材料准备
1.架子管:采用Φ48mm钢管,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有裂缝的钢管严禁使用。
2.脚手板:脚手板采用50mm厚,宽~00mm的松木板,距板两端80mm处用镀锌铅丝箍绕2—圈,凡腐松、扭曲、斜纹、破裂的不得使用。
.安全网:必须采用阻燃性的。
三、技术要求
.1.脚手架搭设
1)施工工艺流程
预埋件定位→摆放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按第一步小横杆→按第二步大横杆→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装设连墙杆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按连墙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扎防护栏、挡脚板→挂立网防护。
1)操作要点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杆以上二步。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1.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规定:
①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部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
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mm。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顶层立杆搭接长度与立杆顶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2.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平杆搭设: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墙件搭设在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4.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②螺栓拧紧扭矩不应小于40N.m。
③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mm。
④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⑤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mm。
5.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②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
③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mm;
④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6.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脚手板应满铺、铺稳,离开墙面—mm。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应符合《JGJ10—》的规定。脚手板探头应用直径.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7.脚手架过门洞
脚手架过门洞需进行加固处理。
8.内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本工程支模、绑扎钢筋、砌墙,以及装饰工程等均需内脚手架配合方能进行施工。内脚手架以活动式钢马凳加钢跳板为主(主要用于砌墙、装饰及安装工程);在结构施工阶段,以钢管搭一些独立柱架用来绑扎柱子钢筋和支独立柱模板,以满堂红、钢管脚手架来协助顶板模板支设工程的需要。内脚手架、满堂红钢管脚手架可按常规方法施工。
9.柱施工作业脚手架
10.屋面支撑体系
屋面采用满堂架搭设,满堂架立杆从屋内地面-坡屋面面顶高度不等,立杆间距为90mm,水平杆间距为1mm,搭设。
架搭设高度依据斜屋面坡度及标高而定。为了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纵横必须全部设置扫地杆及落地剪力撑,且架体四周不少于排水平杆用剪刀撑加固,以消除屋面侧的压力。
满堂架搭设示例图:
4)施工注意事项
1、不同径钢管严禁混用。
2、立柱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立柱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mm,各接头中心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
、开始搭立柱时,每隔6跨设一抛杆撑,直至连墙杆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当打一层楼面混凝土时,应予埋好连接件,待强度上来后,立即设连墙件。立杆顶端高出建筑物檐口1.5米。水平杆接头交叉布置,不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大于mm。搭接接头长度不小于一米,等距离设置,三个扣件固定。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外角柱固定。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大于MM。连接件均布,靠近主节点,竖向不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7m设置。剪刀撑同步搭设,每7根立柱间搭设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扣件规格应与钢管外径一致,扭紧时稍感费力即止,对接扣件开口向上或向内。脚手板应满铺,用铁丝固定。
.2.脚手架拆除
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清除脚手架上的杂物及地面障碍物,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杆。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按下列规定:
1.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杆,连墙杆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2.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四、钢管脚手架工程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必须根据建筑物的造型、高度、用途等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2、架子的搭设,必须按设计要求或施工方案进行,并应事先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任何人不准任意更改原设计方案;如需更改时必须经技术、安全等部门批准。
、架子搭设前,要清除障碍物、平整地面,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架子坐落地面必须达到坚实平整。
4、地面夯实后,在立管底座下面,必须铺设5cm厚的木垫板,并在底座上面设一道扫地管。
5、架子搭设必须横平竖直,直角扣件要摆平,开口必须朝上。
6、螺丝要拧的松紧适度,扭力不要过大,一般感到费力即可。
7、相临两根立管接头需错开,严禁接在一个水平面上;上下相临两步大横管对接接头不得布置在同一跨间内。
8、水平拉墙管,必须三步三跨拉一道,采用钢管拉结。
9、双排负荷架子,立管纵向间距为1.5m,横向间距为1.4~1.5m。
10、双排装饰架子,立管纵向间距为1.8m,横向间距为1.8m。
11、双排架子,里排架子距离墙面必须保持0.5m,严禁缩小距离。
12、负荷架子,大横管的步距为1.5m;装饰架子,大横管步距为1.5m,不得任意改变间距。
1、小横杆的间距:负荷架子为0.75m,装饰架子为1m。
14、单排架子小横杆插入墙体不得小于24cm,其它间距要求与双排架子搭设相同。
15、脚手架各节点必须用扣件固结,严禁用8#线绑扎。
16、剪刀撑必须在脚手架的转角处开始搭设,剪刀撑斜跨不得少于4跨。
17、脚手架各施工层,必须沿外排立管设置1.2m高的防护栏杆和安全围网。立杆的垂直允许偏差不得大于其高度的1/00。
18、遇有门窗口宽度超过2m以上时,必须绑设吊杆,并要支设八字撑,将荷载传至两侧立杆和小横杆上。
19、脚手架桥板必须满铺,不得有空隙或探头板。
20、两块跳板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
21、承受负荷的小横杆必须固结在大横杆上面并靠近立管处。严禁固结在大横杆的下面。
22、连墙管拉结的预埋件必须在浇灌混凝土之前设置,预埋件的几何图形和材质的选用,应由技术部门确定。
2、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必须经过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施工使用中也要经常检查。如发现脚手架下沉、倾斜变形时,必须停止使用,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待修整后方可使用。
24、钢管脚手架,必须设置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准大于10欧姆;雷雨时应停止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