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预言地球可能会遭灭顶之灾,霍金的预

说到霍金,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教科书也曾经有过关于霍先生的内容,他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虽然霍先生享誉世界,但是他却早早就患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在后来他甚至全身瘫痪,也不能说话,手部只有3根手指能够活动。研究人员为霍先生研制了集诸多黑科技于一身的轮椅,能够让霍先生坐在轮椅上与人进行交流。霍先生曾经提出了很多预言,有一些预言如果应验,地球可能会出现末日。那霍先生到底有什么预言,这些预言到底准不准呢?

地球在年前可能会变成“火球”:霍先生这个预言认为,随着地球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对资源的消耗也日益增加,届时将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地球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到时候地球会变成一个“火球”,不再适宜居住,人类可能会因此面临灭顶之灾。至于如何才能避免人类文明的终结,霍先生认为我们的出路是移民到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外星球。

虽然这个预言目前没有应验,但是从现在地球的现状来看,这个预言或许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现在地球的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趋势,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在最近几年地球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天气,伴随着罕见高温天气的出现,还有诸如干旱、洪涝、野火肆虐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来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地球未来的气温可能还会更高,霍先生的这个预言确实是有可能会应验的,所以需要引起重视。

作为一名科学家,霍先生看到地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后提出这样的担忧,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很多科学家也担心地球未来的气候变暖可能会失控,导致温度急剧上升。但是仅仅因为地球气候变暖就认为地球未来会出现末日,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缺少一些科学依据。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影响,所以这些年来我们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缓解气候变暖。当我们未来达到碳达峰、碳中和后,相信气候变暖还是可以得到缓解的,地球家园会更美好。

智能机器是真正人类“终结者”:虽然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是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甚至能够解决很多以前没法解决的问题,但是霍先生认为如果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受控制,那就可能会带给我们人类一些威胁。

霍先生认为未来的机器人可能会获得重新设计自己的能量,而它们的速度可能会非常快,相比之下,我们人类进化的速度是没法与之相比拟的,所以霍先生担心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进而取代我们。在一些科幻片中,我们也看到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争夺画面,虽然这只是科幻片中的场景,但是我们也确实是需要引起重视。

外星文明可能会入侵地球: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找到外星生命、外星文明,但是宇宙这么大、系外行星这么多,而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一颗不起眼的类地行星而已,类似地球这样的类地行星数不胜数,所以很多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内可能存在大量外星生命、外星文明。如果存在一些发展时间比我们人类早得多的外星文明,那他们的科技发展很可能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星际飞行、到访地球可能不是什么难事。

霍先生认为,未来这些潜在的外星文明可能会为了地球的资源而入侵地球,在那些能够抵达地球的外星文明面前,人类文明可能不堪一击,人类文明可能会因此遭遇灭顶之灾。所以霍先生呼吁我们不要主动与外星文明联系。

人类文明的出路是移民外星球

虽然气候变暖现在还没失控、人工智能还没挑战人类的地位、外星文明也还没入侵地球,但是地球其实是存在很多威胁的,如小行星等。而且,随着太阳年龄不断增长,太阳的亮度、温度都会不断上升,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将不断朝外移动。科学家预测到10亿年以后,地球的温度就会上升到不再宜居的程度,世间万物将不复存在。所以综合来说,人类寻找第二家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地球遭遇灭顶之灾时,人类文明不足以无处可去。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火星的可宜居性,很多科学家认为火星可能会是我们人类未来在太阳系的“第二家园”。虽然现在的火星环境看起来极为荒凉、干旱,但是很多研究都表明火星依旧存在大量水冰物质,如果我们人类能够将火星的水冰物质开发出来,就可以解决移民火星的问题。

不过,火星与地球的环境差别非常大,尺寸比较小,没有磁场的保护,所以火星其实不是我们人类最理想的“第二家园”,目前研究移民火星,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或许我们未来能够以火星作为走向宇宙深处的跳板,到达遥远的系外行星。

科学家此前已经从已知的多颗系外行星中找出了24颗“超宜居”行星,这些“超宜居”行星的环境比火星更优越,科学家认为在这些“超宜居”行星上面生活,可能会比地球更舒适。所以,人类未来的“第二家园”,可能就是这些“超宜居”行星。不过这也存在一个问题,既然这些“超宜居”行星的环境优越,那里可能会出现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文明,人类能够在这些“超宜居”行星生存下来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