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再唯一,中国鹰眼来了,或将

今天要跟大家说的话题是研制舰载固定预警机究竟有多难?为什么之前只有美国地一家独有,固定翼的舰载预警机?它的作用有多大?它对航母战斗力的提升有多大?这一点大家可能心里都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在此之前,真正是有这种大盘子的固定翼的舰载预警机只有美国一家,也就是美国的E-2系列,除此之外没有人自己研发出来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技术上就很难,因为是以航母为起降平台的,所以飞机它的尺寸、重量、起降的距离都要受到限制,在这诸多限制之下,你要把一个功能强大的预警雷达和各种配套的设施装备上去,这在技术上是很难的,正是因为难,所以说许多的国家拿不出。当然,除了技术上很难,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成本效益上、造价上来说实在太贵了,贵的离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型的飞机它的需求的数量相当有限,想想看这种飞机基本上是为航空母舰量身打造的,能够起降这类飞机的航母太小了肯定不行,没有弹射器用起来也很不方便,排除掉这两类航母,真正能够拥有这种大中型的有能力使用这种飞机的航母,有几个国家?可以说数量相当的有限。而且即使你拥有这样的航母,数量也很少,1艘、2艘意味着对这一类舰载机的需求也就是那么2架、4架撑死了超不过10架,这么小的需求量,你的研发成本完全无法平摊,这就会造成单机的成本极高,这就是为什么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它有弹射器,它可以使用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但是它没有自己研发,而是直接从美国购买。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但是这个对中国海军来说,你不可能从美国购买它的E-2预警机,当然人家也不可能会卖给你,所以中国海军必须自己研发这类的东西。当然研发道路是很艰难的过程,我们从这一类飞机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到,实际上当初世界头号的海军强国英国,它在航母舰载机的发展过程当中,也曾经发展了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离美国的E-2这种构型的预警机只有一步之遥,它搞的预警机叫“塘鹅”,是用一个舰载的反潜巡逻机加了一个雷达,雷达天线它不是顶在脊背上,是挂在机肚子底下,因为这种构型而且飞机太小,所以它的功能有限,它的能力也有限,但是后来英国无力再发展大型的航母,后来出现了“无敌号”一系列这样的小航,使得它的大型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的发展道路就此中断。“塘鹅”另外像俄罗斯的前身——苏联,当年也曾经致力发展过这一类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当时苏联研发过两种型号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一个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发的安-71,一个是雅克夫列夫设计局研发的雅克-44,其中雅克-44外形上和E-2很像,也就是和“鹰眼”很像。安-71雅克-44但是,雅克-44在与安-71竞争的过程当中因为本身的性能不足,所以竞争失败了,到最后雅克-44只留下了一个全尺寸的木质工程模型,没有实机,而另外的一款安-71本来发展的是顺风顺水,而且从飞行平台的技术水平来说,比美国的E-2还要高,它使用的是喷气发动机。那么苏联人在设计这一款飞机的时候,运用了大量先进的增升技术,使得它可以在短距离当中滑行起飞,而且既然使用的喷气发动机,所以使用滑跃跳板也没有什么技术障碍,飞机硏发岀来,而且生产了三架原型机,进行了试飞,它的构型也很特别,我们看到预警机的雷达天线基本上顶在机背的中部。但是这个安-71它这个圆盘子是放在了垂直尾翼上的,因为放在垂直尾翼的上头,所以安-71的重心偏后,会影响整个飞机的重心布局,所以它的垂直尾翼和我们通常所见到飞机垂直尾翼后掠的这种形式不一样,它的垂直尾翼是一个向前的形式,然后顶着一个大盘子。整个安-71的设计指标是相当高的,包括使用的量子机载预警雷达,性能也是相当的出众,但是很不幸,生逢乱世苏联解体,这一款飞机最终也没有成为现实,解体之后安东诺夫设计局被分到了乌克兰的名下,而当出的三架的原型机也被封存起来,最后没能出现在航母上。正是这样的一些经历和原因,造成了到目前为止,,世界海军装备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只有美国的E-2系列。不过,这一段历史估计很快就会改变了。如果中国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问世,那么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研制、生产、装备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国家的这样的一个“唯一”,这样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变了。中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构想因为中国来了,而且中国的“鹰眼”或许会不必美国的要更强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