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陪大家一起成长的草帽师兄。
今天的这篇文章,来和大家聊聊意中人与体制内上岸之间所产生的“爱恨情仇”。
随着7月、8月的体制内考试大潮,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刷爆了网络,上岸第一斩,先斩意中人。
一直觉得是一句玩笑调侃罢了,没想到,这竟然发生在我身上,而这一斩,竟斩中了我。
男朋友分手消息发来的时候,我刚刚加完班准备回家。“想了很久,我觉得我们还是分手吧!毕竟以后我们的圈子都不一样......”看到消息的我,直直的愣在公司门口,8月底的晚风竟有了些许的凉意,而我也从身体凉到了心底。
“为什么?就因为你考上了公务员?”十年的感情,说不难过是假的,自尊让我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可下一秒的眼泪就战胜了自尊,感性战胜了理性。
和男朋友恋爱还是高中,我们是同班同学。那时放学一起回家,周末去肯德基喝一杯6块钱的可乐都会开心好久好久,大学异地五百多公里的距离,几百张车票。
毕业后的一句:等我,让我足足等了三年。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告诉对方我们是注定要在一起的人。可如今,他考上了公务员,上岸了。告诉我要分手,原因竟然是因为圈子不同。
他全职备考这两年,我给了他多少帮助,不愿意去回忆我给他做饭洗衣服,只为了他能专心考试。
也不敢相信要分手的这个人,是当年那个承诺上岸就立马娶我的人。
“对不起,我妈妈还是想让我找个体制内的女孩子”我默默地拉黑删除,因为我很清楚,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成年的人的体面就是大大方方的离开。
上岸就一定分手吗?不在体制内就不行吗?
早在网络上就有很多人在讨论,考研考编成功后,就会立马和体制外的对象分手,而这种现象竟然从个例慢慢的变成了很多人的真理。
而我也发现,大多数上岸后被分手的都是女生,男生上岸后就把女生踢走。
而相反,女生上岸后基本什么事都没有,就好像只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好的工作环境。
那男孩到底当被分手的女孩是什么呢?跳板?还是随时可抛弃的玩具?
我问了身边上岸的男性朋友,为什么上岸就要分手?他说两个人的眼界都不一样了,以后怎么生活在一起?她的价值和我不匹配了。
这好像是一个恋爱公式,而符号必须是等于号,计算好好的爱情,都让我忘了是不是真的之前爱过?
还有一个男孩回答和一个体制内认识十五天的女孩结婚了,他只要门当户对就够了,幸福不重要,稳定就会幸福,爱情最后也是柴米油盐,和谁过不是过呢。
后来他上岸了,娶了一个体制内的女孩,却忘了那个陪他半夜刷题,失败的时候一次次鼓励他告诉他没关系的女孩,然后他除了对不起这三个字外,没有任何的回答。
好像十年的感情就是一场梦,梦醒了,他上岸了,就该你落幕下场的时候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林志颖和陈若仪的爱情,两个人相识在一场酒会上,这才有了接触,但是他们的相爱遭受了家里的巨大的反对,特别是林志颖的爸爸,觉得陈若仪是贪图儿子的钱。
被逼无奈,心疼林志颖的善良的女孩选择了自动放弃,不想让自己爱的男人那么为难,好在林志颖还是坚定的选择了陈若仪,后来才有了那么可爱的小小颖。
年这对十年爱情长跑的恋人最终走入了婚姻殿堂,或许真的应了那句话:“只要结局是你,晚一点又何妨”。
虽然我们都活在了快餐爱情的时代,也确实有一批又一批的人在体制和爱情里选择了体制。在与前男友的这场“战斗”中,我确实彻彻底底的输了。但山鸟与鱼不同路,从此山水不相逢,谁能保证前男友就真的寻求到所谓的幸福呢?
而我也只是绕了一个弯路,心存美好,就会遇见美好。上岸第一斩,先斩意中人,十年感情,还是没有抵过。
我不批评任何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我不怀疑爱情。因为有问题的是人,不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