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过工地的老哥都知道,工地上的人是以帽子的颜色来区分的。坊间有话云:黄的干,红的看。白色说的算。这里的黄指的是黄帽,带黄帽的十有八九都是工人或分包。带红帽的则是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业主有的地方也会带红帽。白帽呢,则大部分是监理,业主当然有时也会选择白帽。但业主监理本就属于业主方的管理。说的算这点还是没啥大毛病的。总之,黄帽的干体力,红帽的干脑力,白帽的看眼力。
我呢,虽然是个白帽,但是是监理方的白帽。这时有工地老哥一听监理。估计火气就上来了。吃拿卡要的玩意。别急,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哪个单位洗白,也不是为了争辩啥,大环境这样。很多事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而已。我在这只说说我的经历,黑白自请纷说。
我16年毕业于某个三流本科院校的土木专业。那时好像建筑业都在转型,很多单位到学校校招也仅仅是走过场,实际并没有招人计划。大的国企单位竞争过于激烈。像我这种学渣自是不敢过去以卵击石。无奈学习实习逼的紧,不出去实习就不给发毕业证。施工单位的实习短期是不好找了,无奈找了个学长介绍了个监理公司先过去挂着。实习工资,同期找了施工单位的同学实习工资.
第一个项目是个高速公路,地点在一个岛上,住养猪场改造的宿舍,其实就是一栋两层平房。和施工单位同吃同住。我被分配到一个专监底下干监理员,负责隧道。还好这专监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是个老学长。第一次工作总是令人期待又畏惧。因为大学主修工民建,对隧道不熟悉的我还买了书籍打算重新学起。那时候新出社会,好学。可实际上上工地能看的懂图纸就行。你跟现场讲原理自己钻牛角尖无异于自讨苦吃。
16年的工程还比较乱,那时候的试验检测没现在这么发达和严格。隧道是个赚钱活。金桥银路钻石洞,土房子。说的就是搞隧道最赚钱。隧道施工工艺较为简单,重复的多,深奥点的地质监测又有专门的负责。下现场就是看钢筋,数锚杆。打锚杆是个技术活,锚杆又长,遇到岩石硬的工人钻孔得钻半天。注浆也是个精细活。如果按规范施工估计一天也进不了几米。施工单位为了工期赚钱,间距是明面上的东西,偷是不会给你偷。但长度和注浆却是肯定实实在在的给你乱搞。顶部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的按设计装,只会在下部留几根做好标记供检查和检测用。至于注浆更是别想,洞口直接用锚固剂塞。
记得那是我下工地的第四天,我拿着图纸在旁边看它们打锚杆。隧道内刚清完渣钻完孔。空气浑浊得要命。还好工程开工不久,进尺不深。可见度还行。我一过去现场一领班的老头就开始警觉。过来递烟问候。我说过来现场学习学习,他直言这没啥好学环境太差不如外面坐坐。我没理他他有点尴尬的说要下班了。我一看表四点你下什么班!正好看到旁边有刚装完的锚杆我就走过去顺手一拔。估计也就一米,设计2.3的锚杆你打一米?老头解释道说是钢筋厂的工人加工错了。下次一定改用合格的。我没说话,出洞就给我们专监打电话报告了这件事情。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玩手机。隧道班主就敲门进来说我没出去玩啊。我说地方太偏啦没地方可玩的。他说也是,用手摸了我被子夸了句被子不错。我眼睛就看着他把什么东西塞进被子里。我拿出来是一个信封。我问说你这是干嘛。一点辛苦费,他笑着说完便走了出去。
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收到红包,信封里装着块钱。当时是既兴奋又害怕。忐忑了很久。后面我把这事跟我学长说了下。他说没事,但你心里要有杆秤能在质量上把握个度。要不然会被坑进去。
第二份工作是在实习期满后。我常听人说年少不干监理,于是找了个施工单位打算从头学起。
这是个干房建的民营企业。我被分配过去时工地基础的生活设施都没起来。就一直催说工期赶的紧。第一天过去休息都没得休息就被拉到现场去。帮忙调桩头。夏天38度的高温,钢丝摩擦产生的炙热。无时无刻不考验着我的耐心。
我自认自己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人。农村出生父母没有背景。吃苦耐劳是我们这类人最能拿的出手的属性。每年暑假都会出去打工搞点学费。就是这样的我竟然有些受不了。当天加班到九点,隔天六点半上。同行的还有另两个实习生,中专毕业。满嘴社会话语。我们一起搞仪器测标高。跑来跑去满脸通红,小工们看到一直笑。这活越干越觉的没必要。加上看到总工,年纪四十出头,头发白的像个六十岁的老头。下现场也是跑上跑下。顿时更觉得没毕要。就算月薪给你过万又如何。一天上班十几个小时时薪算下来也没多少钱。加上当时面试时说月休四天但忙的时候是不给放假的。更觉的没意义。于是干了不到半个月辞职。
第三份工作是到了我们市的一家也是私企的监理单位。由于算有点经验、刚过去工资给开了三千,说满三个月再加五百。没交医社保。重回监理行业的我突然感到有种幸福。毕竟不用在四十多度的太阳下搞的自己跟小工一样,也不用担心自己早衰找不到女朋友回不了家。轻松,公司给配了个电瓶车早上没事的时候开出去逛逛。晚上开着电瓶车到万达喝个奶茶看看有没有新上的电影。那段时间简直不要太舒适。施工单位补贴也是按时发。每月加上KTV活动等等。都是固定的项目。
这样的生活好是好,但私企公司没给交医社保一直是我的心病。没有保障和归属感。于是这个工地也待了半年我便办理了离职。
第四个也是我现在的工作。依然是监理。但是我们省会交建下的公司。是个国企。进国企面试的时候就感觉不一样。单独个人单独房间面试。里面五个考官打分。问的也都是之前接触过的专业性问题。氛围严肃但很正规。早上面试下午就通知面试通过了。给开的工资是每月到手左右,具体看证加钱。五险一金都交。公积金左右。年底三个月奖金。每年都会提。加上每年左右的节日礼品。不多,但该有的都有。于是当天就签了劳动合同。
接着便被分配下了工地。公司住了两栋小别墅。独立办公。摆脱了和施工单位同吃同住的尴尬处境。
总监办楼每年劳动节放假也会举办一些郊游活动,尽管走不出多远
每天准时上午8:30——11:30下午3:00-5:30上下班。很是规律。
工地两侧景别的不多说。文笔有限。常说干监理的浪费时间,学不到东西。然而能否学习到的完全看个人。干施工的一般分工明确所以他们能钻研的比较深看的毕竟细。但脱离了本身负责的区域估计就不行了。监理呢,管的毕竟杂。可能没时间看的了那么多的图纸,但日常处理的事件毕竟多。毕竟全。
再着就职业发展来讲,施工单位当然是一个大的跳板。基础打的深到哪都能跳。未来选择比较多。监理单位的呢?一般跳槽还是在监理单位。但监理时间多。有时间可以考证。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权衡点。毕竟土木这行是看证给薪资的。我身边的很多同事,一建都考了好几本。
绕回最开头的点“吃拿卡要”我顺便提一嘴。曾接触过的同事家里不差钱,上班完全就是消磨时间,所以在工地上比较刚。就这种软硬不吃的,由于在现场要求较严,被施工单位叫外面的人进来打了两个嘴巴。所以,施工单位真愿意监理刚正不阿按规章办事么?有脑子的人想想就知道矛盾点再哪。
最后,给刚高考完或即将毕业的学子和土木学子几个建议
家里没土木关系或背景的别选土木
进施工单位还是进监理单位应该依据个人的性格和家庭背景来决定。家里比较有钱的有自己想法且比较会说话的进监理单位还是可以的。一来没经济压力且能比较好的回家照顾家人。
能进国企进国企,工资低点也无所谓。国企实力雄厚能接的工程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更多。
应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考证应该排第一。公家的是永远是公家的,只有考的证才是自己的。这是未来自己跳槽和升职加薪谈判的重要筹码
转行要趁早。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