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35岁后都干什么去了

有人说软件开发是吃青春饭,那程序员35岁以后都做什么去了?我以公司几个年龄过了35岁的程序员为例,来讲讲他们的职业出路。

我在目前的这家互联网公司干了3年了,亲眼目睹了很多程序员同事跨过35岁的“黄金点”,他们都做出了很多不同的选择。这些选择足以说明:35岁不是程序员职业生涯的一道坎,做得好的话可能是人生的一大跳板。

在互联网行业,收入最高的莫过于程序员群体,因为他们是技术的革新者,也是助力前端产品业务实现的核心员工之一。所以,在互联网行业,程序员是收入往往是最令人羡慕的。

但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工种,又素以加班、而闻名于世。我们常常见诸报端的那些“某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猝死”的新闻不绝如缕,这种新闻逐渐让程序员成为当下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危工种之一。

同时,互联网圈子内,也流行着程序员“35岁一道坎”的公论,具体说的是:做互联网技术的,一旦年龄来到35岁,如果不能转到公司的管理岗位,还在基层默默地写程序,改bug,那么离被离职就不远了。

这种来自于行业人才更新换代的挑战是残酷的,就像某首歌里面唱的: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有人永远年轻。

35岁左右的程序员,大都已婚,有小孩和老人要照顾,不能适应,拿着高工资,身心的抗压能力也大不如前。他们在这些方面完全被那些刚刚走出象牙塔、年轻有活力的毛头小伙子实力碾压。

所以,渐渐变大的年龄,使得程序员们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旅途该走向何方?我下面就举例说明一下,我身边的那些程序员们,他们都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在说明他们的选择之前,把我司是位于西部二线城市的一家上市公司,所招募的程序员也基本是从北上广深杭等一线互联网大厂回来的人,此为前提。

H君

H君,本科就读于本省的一所二本院校,毕业以后去广东工作,从事JAVA开发。在广州某大厂工作三年之后,因为家庭的原因,跳槽到我司,担任二级部门下面某业务线JAVA开发的leader角色。

H君自从年就入职我司,在我司足足干了7年,一直还是一个小leader的角色。而他在我司所获得的荣誉,如年度优秀员工、3年服务奖、5年服务奖等等全部都拿了一遍,但就是无法在职业生涯再升一级。

无奈之下,H君只能选择跳槽。以接近35岁的“高龄”进入到另一家公司(和我司的业务相同,可以理解为竞对的业务)工作。他透露,这家公司他接触了小半年时间,但一直犹豫要不要跳。

他之所以犹豫的原因,还是寄希望于老东家,看能不能在职级上能够有所考虑。但出人意料的是,H君属于实干型的人才,情商也贼高。他在我司工作时,和上级领导以及同级同事的关系特别融洽。

跳槽过后半年又回到了我司,并成为我司核心部门下的开发总监,因为之前他的领导已经在公司上市后荣升CTO职位,他顺理成章的被提拔为开发leader,负责公司核心业务部分的技术领导工作。

W君

W君,本科与研究生就读于广东省一所高校,毕业以后先后在软通等公司,从事大数据开发工作,于年进入我司某项目组,担任二级部门下面某业务线大数据开发角色。

W君是本市的土著,在我司入职一年之后,以double薪资的待遇跳槽去到了华为的OD线。不过华为的工作他只干了不到1年,身体就报警了。

周一到周六,朝10晚11的工作强度,遇到密集的开发工作时,还经历过一周7天朝10晚11的工作强度。结果是,入职OD线不到半年,整个人体重增加20斤,上5楼开始喘大气。

W君无奈之下,为了身体,只能选择从OD离职。目前赋闲在家,以调理身体为主。

L君

L君,本科毕业于本市的一所二本院校,先后入职在中软等公司,从事PHP开发工作,于年进入我司某项目组,担任开发工作。

L君入职我司2年之后,公司对于该项目开始收缩成本,需要在人员上缩编。L君主动离职,短暂入职过一家银行业务线的开发工作,只有不到3个月。

后来,与自己从深圳回来的同学一拍即合,成立了专门做安防系统的一家小型的创业公司。虽然经历了年的疫情的影响,依然坚挺至今。

都说人人都有一颗创业的心,L君把理想变为现实。虽然目前公司属于微盈利状态,各项业务都有序进行。

F君

F君本科、硕士都就读于本市某工科院校,毕业之后进入腾讯深圳工作,从事算法开发工作。年,因为与女友回来定居的原因,从腾讯离职,降薪入职我司。

F君本来对我司的调薪和年终奖有比较大的预期,但入职1年之后,发现公司承诺无法兑现,而他自身又有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每个月有近1万元的房贷,生活成本等,随即离职。

转而入职了一家总部位于北京,在西安设立研发团队的公司。目测是薪资得到了满足,但工作貌似干得不太顺心。

F君经常在群里吐槽新入职的公司,同事素质差,不能给予很好的协同等等,准备再次辞职重新找一家公司。

总结一下

(1)程序员的35岁,真的很重要

程序员年龄到了35岁,自己不着急,公司都开始着急了。因为你,加班比不过20出头的年轻人,平时还爱请假耽误工作,公司还负担着高薪。35岁的程序员,在年轻人面前,唯一占优的就是一点点经验。

所以,35岁对程序员来说,真是一道坎,应该慎重选择。

(2)35岁的程序员,都有哪些出路?

没有一家公司,会让一个程序员从20多岁一直干到40多岁,甚至50多岁,这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程序员就是吃青春饭的工种。

但很多程序员又有着强烈的大企业情节,比如自己35岁的高龄,一定还要入职大公司,我认为这完全是不对的。试想一下,就是这些大公司通过调优、淘汰在新陈代谢大龄程序员啊!

所以,适当地考虑一些中小公司。比如,你是大公司的技术中坚力量,完全可以选择调到中小公司去担任一个leader、主管甚至总监的管理岗,不要眼高手低。

另外,多培养自己的一些其他技能,比如表达、沟通的技能。我身边就有一个程序员朋友,他自己通过做内容输出,成为优质的科技领域创作者,还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收入。

此外,还可以去一些创业公司担任技术合伙人,把自己对于技术的理解,应用在某个新型的产品形态上,说不定还能实现财务自由。

最后,创业也是一种选择,比如文中的L君,至少暂时应付住了35岁的年龄尴尬。即使创业失败,也在这些年保证了基本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欢迎大家留言与我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