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的那几天,全球半导体行业波谲云诡。
大阪G20会议上,由于最高层的努力,川普终于松嘴,美国芯片公司长舒一口气。
而G20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30日,日本传出一个重磅消息:将要限制对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OLED材料等高科技材料。
这能要了韩国人的命。
韩国经济对半导体的依赖巨大,没了半导体化学材料,韩国经济将受重挫。
据说在G20会议上,安倍和文在寅先是皮笑肉不笑地相互呵呵握手,8秒钟后就互相无视了。
两国现在的矛盾是“二战”劳工赔偿问题的延伸。
发现了吗,中美贸易问题,拿半导体开刀,日韩民族矛盾,也拿半导体开刀。
半导体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命脉所在。
巧的是,6月30日在半导体领域还有一个新闻让人浮想联翩。
6月30日晚间,紫光集团公布了一个简短的消息:
经研究决定组建DRAM事业群,委任刁石京为事业群董事长、高启全为CEO。
吃瓜界流传着一句“金科玉律”:新闻越短,事情越大。
一天时间,两件大事,三个国家的半导体行业被搅动。
说实话,君临乐见日韩在半导体领域缠斗。
大家不要笑君临鸡贼,韩国半导体能有今天,很大程度上是美日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
这是天时,当然人和更不可或缺。
韩国半导体的“人和”就是韩国政府不断支持和三星等企业的不断投入。
现阶段中国政府对半导体的支持力度可谓空前,那有没有一个像三星一样持续对半导体高投入的企业来促进“人和”呢?
有,就是前面提到的紫光集团。
1、紫气东来
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学校开办了校办企业。清华也不例外,年,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紫光集团。
清华的校色是紫色,“紫光”也就是“清华之光”的意思,紫色还代表祥瑞,所以紫光是个好名字。
紫光还真的没有辜负自己的好名字,他很快就成为中国校办企业的典范。
但紫光并非清华大学校办企业的全部,当时清华大学名下有多家公司,三五个老师成立一家公司在清华司空见惯。
可大学归根结底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都去开公司了,谁来给千辛万苦考上清华的学生上课?
为了不影响教学,也为了更加专业化地管理企业,在紫光集团成立的同年,清华科技园成立,这就是启迪控股的前身。
这让清华的校办产业越发红火,紫光更是在多个IT细分领域成为明星企业。
不过随后,紫光的命运变得“坎坷”。
也许是为了避免紫光一家独大,年清华大学又成立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成为和紫光并立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最让人意外的是在年,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打包了一系列公司取名清华同方并成功上市,这就是现在的同方股份(),同方股份因此成了清华大学第一家上市公司,并且是中国第一家校办上市公司。
原本,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双料第一的名号应该给到紫光,毕竟论实力和知名度紫光在全国校企中都出类拔萃。而且那一年紫光还成为中国最大的扫描仪企业,这又是加分项。
据说同方股份都上市了,有些清华的人还不知道同方是啥,可想而知当时的紫光是多么懵圈和委屈。
直到年紫光才打包了名下扫描仪销售业务、软件业务、环境工程等等一系列庞杂业务并上市,这就是紫光股份()。
后来,清华大学校办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在年成立了清华控股,把清华大学所有的企业都整合了进去。
从此,中国最大的校办企业-清华控股诞生了。
紫光集团成为清华控股的下级单位,和同方股份、启迪控股、诚志股份()一起成为清华控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紫光集团重新又成为清华名下最优秀的产业,力助清华控股成为全球第一大校办企业。
年,清华控股收入高达亿,位列中国企业强第位。
2、奇妙交集
年11月,一份名为《高等教育考察团访苏报告》的绝密文件被呈送给了周总理。
这份报告的撰稿人是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半个月前他和北大校长周培源等人到苏联的大学进行考察。
报告中他们希望国家仿照苏联的大学院系安排,在北大和清华增加专业,其中一个请求是年在清华设立半导体专业。
这份报告中的请求都获得了批准。
之后,年国家又发布了《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发展半导体等4个专业称作“四大紧急措施”,周总理亲自过问。
在《中国芯片最坏的时代,和最好的时代》中,君临提到过,北大在年联合其他4所高校成立了一个半导体培训班。
这个培训班就是为了实施“四大紧急措施”而开设。
5所高校中本来没有清华,但为了尽快设立半导体专业,清华大学还是派出了8名学生前往学习。
年9月,经过大半年的筹备,加上北大黄琨教授和中科院王守觉教授的协助,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教研组成立了。
后来半导体教研组独立出来成为清华微电子研究所,而无线电系改名为电子工程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清华的这一系一所为中国半导体贡献了无数人才:
上海集成电路事业的奠基人/前中芯国际董事长江上舟、现任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博通集成()创始人张鹏飞、兆易创新()创始人朱一明、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北京君正()创始人刘强、豪威联合创始人/展讯联合创始人陈大同、展讯联合创始人/武岳峰联合创始人武平、卓胜微()创始人许志翰等等。
他们都是清华毕业,而且大多是电子系/微电子所毕业。
在所有清华电子系/微电子所毕业的人中,有一个人很特殊,与大部分以技术见长的同学不同,他更擅长的是资本运作,他叫赵伟国,一个资本猛人。
赵伟国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新疆沙湾县。
沙湾经济落后,除了有个后来被天润乳业()收购的盖瑞牛奶,几乎找不到像样的产业。因此,赵伟国自幼家境贫寒,从小牛羊为伴。
长大后,他父亲希望他学习一门手艺,就像蓝翔的学子一样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但赵伟国更想上清华。
年,整个沙湾县都没想到,赵伟国真的考上了清华。
本科毕业后,他满脑子都是创业赚钱,也做过很多工作,但一直不成功,所以在年他又回到清华读研。
读研期间,他得以进入紫光实习,和紫光的缘分就此开始。
研究生毕业后他又被分配到紫光集团,并担任一个部门副总。
不过紫光在那个时候只是他的一个跳板,仅仅一年后,他就加入了刚成立并上市的同方股份,担任通信研究所所长。
年,他参与创立了同方微电子,并担任第一任总经理。
这是清华大学第一家以半导体为主业的公司,也是赵伟国第一次和半导体产业有了交集。
赵伟国当时一定想不到,多年以后他会再次回到紫光,并成为紫光的掌舵人,还会收购同方微电子,并在半导体产业上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冥冥之中,似有安排。
3、潮起潮落
同方微电子的诞生是为了实现自主设计第二代身份证芯片。
中国的第二代身份证更换,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电子证件系统工程。
那时被共和国寄予厚望的“工程”(上海华虹)正在承担上海的各类IC卡、智能卡芯片的制造任务,工艺日臻成熟。国家希望趁热打铁,把二代身份证芯片的设计和制造都实现国产化。
同方微电子是4家承接二代身份证芯片设计的企业之一。背靠清华微电子所,同方微电子年底率先完成定型鉴定,年初就向公安部批量供货。
凭借在二代身份芯片上的成功,同方微电子在年成为“年度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更是在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可谓风光无限。
同方微电子的业务随后也得到扩充,并成为国内最大的手机SIM卡芯片供应商和国内主要的NFC芯片供应商。
年,同方股份收购上市公司晶源电子(),年将同方微电子置入晶源电子,当时中国炙手可热的芯片设计龙头登陆资本市场,晶源电子更名为同方国芯。
不过赵伟国并没有参与同方微电子日后的辉煌,虽然他已经在一家潜力无限的国企担任要职,但他还是渴望创业。于是在年,他离开清华成立了北京健坤投资集团。
他回到新疆投资房地产、天然气等业务,短短5年就从万赚到了45亿!
就在同方微电子和赵伟国都在走向巅峰的时候,紫光集团却是江河日下。
年之后,紫光的业务陷入了多元化的泥潭,阵脚大乱。
一向以做B端市场见长的紫光开始做起了C端生意,开始还挺成功的。
紫光华宇输入法和紫光优盘曾是一代人的记忆,甚至紫光华语输入法还问鼎过市占率第一。
可是后来紫光的两个产品都没落了。
紫光华宇输入法虽然还在被华宇软件()旗下公司运营,但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年11月9日,已经鲜有人使用。
紫光优盘更是已经销声匿迹。
命运与之类似的还有紫光MP3、紫光移动硬盘等产品。
年紫光还成为古汉集团()的第一大股东。
古汉集团是湖南衡阳一家做中药饮品的国企,靠着号称一张从马王堆汉墓发现的秘方活了几十年,被紫光控制后更名紫光古汉(现为启迪古汉)。
紫光入主之后就和第二大股东衡阳国资委开始了漫长的撕逼大战。内乱之下,紫光古汉的业绩惨不忍睹。
而紫光股份业绩同样进入瓶颈期,年紫光集团还把持有的大部分紫光股份的股份转给了清华控股。
也就意味着,堂堂清华旗下原本做IT的知名公司,混成了一个主业卖保健品的垃圾企业。
为了扭转颓势,年紫光曾引入另一家国企首旅集团和民企旺达集团作为战略股东。
结果显然是没啥用,紫光已经到了工资都发不出的地步。
年清华大学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而被深套的首旅也准备离场,紫光将赵伟国请了回来。
赵伟国虽然离开了清华,但是他一直惦记着清华,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清华给的,所以当他赚了钱,他不断给清华捐款、捐物,也因此和清华保持着非常好的联系。
年6月,清华控股宣布引入健坤投资取代首旅集团和旺达集团成为战略股东,同时委任赵伟国担任紫光集团CEO。
年3月,健坤投资仅仅以1.53亿人民币的代价就获得了紫光集团35.29%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加上对紫光集团的借款和其他支出,总共花费在2.8亿左右。
2.8亿就获得了紫光集团的控制权,这让紫光当时的小股东无法接受,声称清华贱卖国有资产。
小股东的观点不无道理,但话说回来,如果不是已经成了一个十足的烂摊子,一家国企能找一个民营企业家来接手?
从年上任紫光集团CEO开始,赵伟国就对紫光集团进行改革。
对于一个沉疴多年的国企,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好在赵伟国做到了。
年赵伟国成功缕顺了内部关系,并对紫光集团的持有股份增加到49%,清华控股则持有剩余51%的股份。
赵伟国也开始担任紫光集团董事长和清华控股高级副总裁,成为紫光集团的实际掌控者。
一个新的紫光帝国,蓄势待发。
4、京沪之战
刚入主紫光的时候赵伟国很艰难,他一方面要解决紫光当前的生存问题,一方面也要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
白天他是处理繁杂事务的企业家,晚上变成中年网瘾大叔,看财经网站找项目。
年他选中了集成电路。
作为清华电子系的毕业生,他深知集成电路产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对他自己和紫光而言,集成电路将是实现价值的最好舞台。
但做过多年IT工作的赵伟国也明白,集成电路门槛太高,而且产品更新太快。以中国的底子,想要短时间逆袭,完全没有可能。
最快的方式就是并购!
他开始筹划用并购的手段,构建一个千亿集成电路帝国。
为了实现目标,首先要攻占一个桥头堡,经过许多个日夜的寻找和思考,秋天他选择了展讯。
展讯是清华校友武平和陈大同等人在上海张江创立,成立于年,那时候智能手机还是概念产品,诺基亚、摩托罗拉是高端手机的代表,但是价格太高,中国市场亟需便宜的国产手机。
年展讯凭借世界首颗GSM/GPRS(2.5G)的基带单芯片一战成名。
也差不多是在年,台湾DVD芯片巨头联发科决定做手机芯片。
没有做过手机芯片的联发科最初没有方向,甚至看着展讯挺有潜力还投资了一把。
后来联发科成功做出了一套手机芯片方案,极大降低了手机研发(攒机)难度,深受深圳电子厂的青睐,山寨手机横空出世,华强北也开启了一个土味神话时代。
与此同时,展讯耗费巨资研发的产品压错了3G的技术方向,而且内部管理变得混乱不堪,从此被联发科碾压得喘不过气来。
年之后,展讯虽然顶着“中国3G第一股”的名号登陆了纳斯达克,但内部实际上已风雨飘摇,金融危机时期,几近倒闭。
如果不是刚成立不久的闻泰科技()抛来订单,展讯也许已不复存在。
年,创始团队相继离开,展讯迎来了新的掌舵者李力游,一个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叱诧风云的华人。
在李的带领下,展讯触底反弹。
至年,展讯是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供应商,虽然是以低端芯片为主,但不失为是一家非常优秀的手机芯片企业。
另外,当时展讯的控股股东是美国的大型基金公司,封闭期马上结束,他们正准备套现离场。
赵伟国通过关系找到李力游,表明了来意,同时表现出了支持展讯发展4G芯片的决心。
李力游欣然同意。
公司实力强大、股东准备离场、管理层有意合作,展讯简直就是完美标的。
年7月,紫光集团以17.8亿美元收购展讯。
也由此拉开了紫光芯片帝国的序幕。
但其实这是一步险旗。
在年5月,紫光集团收购展讯之前,浦东科投也和展讯进行了收购谈判。
上海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最发达的地方,浦东又是排头兵。上海国资委旗下浦东科投投资过多家知名半导体公司,如盛美半导体、中微半导体、澜起科技()、先进半导体等。
不过,浦东科投也是从年左右开始重视半导体投资的,展讯是他们的第一个重要目标。
近水楼台、财大气粗、政府背景,按理说浦东科投拿下展讯问题不大,但紫光硬把展讯抢了过来。
这还不算什么,按照发改委规定,国内公司要想收购境外公司,在发出要约收购前得先获得发改委的“预先批准确认函”,俗称“小路条”。
紫光无视规定,没有申请小路条就直接向展讯发出要约收购。
好在浦东科投没有和紫光撕逼,发改委也就顺水推舟放了紫光一马。
浦东科投转而运作收购同在张江的另外一家芯片设计公司锐迪科。
锐迪科是一家射频芯片供应商,在国内手机芯片领域仅次于展讯,业务和展讯有竞争也有互补,同样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年11月5日,浦东科投拿到了小路条,这次他们志在必得。
可仅仅两天后,紫光再次横刀夺爱,11月7日向锐迪科发出收购报价。
11月11日,紫光集团和锐迪科签订收购协议。
这次,还是在没有小路条的情况下签订了收购协议。
连续两次不按套路出牌的紫光集团,不仅惹恼了浦东科投,还被发改委怒斥违规,同时遭到了锐迪科创始团队的强烈反对。
以当时的情况看,紫光成功收购锐迪科的可能性几乎为0,而一旦无法成功收购,按照协议紫光还要支付锐迪科4.5亿人民币的费用。
这个时候,赵伟国的手段、胆识、能量都发挥出来了。
他在海外成立公司,年7月,紫光集团海外公司以9.07亿美元的价格将锐迪科收入囊中。
帝都和魔都在半导体领域的缠斗已有几十年历史,但是这种赤裸裸地明抢还是比较少的,更何况是从上海的国企手中夺走两家位于上海的优质半导体公司。
赵伟国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半导体和中国资本界的名人。此前他一直闷声发大财,这一次锋芒毕露。
收购展讯和锐迪科之后,紫光将二者打包成了紫光展锐。
如果说华为海思是我们打败高通的希望,那么展锐就是掀翻联发科的希望。
赵伟国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
“展讯可以不赚钱,联发科能不赚钱吗?因为我的资本比他强大,我每年可以赔钱,我可以一直赔,联发科会赔掉更多钱,他慢慢就受不了。”
何等霸气。
5、资本狂人
收购展讯和锐迪科,让世人知道了紫光集团的实力和野心。
他不再是那个经营不下去的校企,而是一家有国际视野与雄心的半导体巨头。
这引来了全球半导体霸主英特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