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成绩总有人喷,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饱受争议,8年后,莫言再出新作《晚熟的人》。
小说由12个短篇组成,描述了乡里“小人物”的悲欢人生,其中短篇小说《诗人金希普》,更是引起无数读者的热议。
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莫言的作家,在老乡会上见到诗人金希普的故事。金希普是一个很会自我贴金的人物,打着诗人的名号和各项荣誉,凭着油腻的社交能力,骗到表弟2万元。
从他们的故事里,我们会发现一个朴实而经典的道理:踏实过日子,老实做人,别拿唯利是图的人当跳板。人只有不寻求他人的肯定,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01活得复杂很简单
小说一开篇,就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情扑面而来。每年春节前,莫言县的领导都会带着家乡的土特产到北京设宴,招待在北京工作的老乡。去年上千人大饭店的大厅里,40多张桌子,大家欢声笑语,合影留念,场面热闹。
莫言被引导进了贵宾室休息,看到县书记和几位退休将军、当官的老乡在谈话,为了不影响他们的热烈谈话,莫言静默内敛地坐到了一边。
而此时,乡里有名的诗人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他就是金希普。金希普是莫言邻村屠户的儿子,比莫言小十几岁,是莫言表弟的中学同学。
表弟刚开始学习成绩很好,后来加入了金希普的诗社,学习一落千丈。高考落榜后,表弟前怕狼后怕虎,终日游手好闲,活成村里的怪物。由此,姑父经常骂金希普,家人对他印象很差。
金希普一进门,和莫言截然不同的态度。金希普直奔着县书记,和他握手,送他名片,然后又和几位退休将军、当官的老乡一一握了手,并送上自己的名片。
与他们握手时,金希普煞有介事,好像自己的迟到,让别人损失几个亿似的,嘴里一次次地重复着:对不起,我来晚了,刚从北大那边赶过来,堵车。
金希普坐到了莫言身边,抓起茶几上的中华牌香烟,点燃,香香地抽了一口,开始和大家寒暄。县书记指着金希普介绍说:这是我们的诗人金希普,俄国有个普希金,我们有个金希普。
众人欢笑,金希普起身弓腰,自吹自擂地讲述了自己一年来的成绩:所大学做巡回演讲、出版5本诗集,办了3场诗歌朗诵会,并扬言要让我们的诗歌走向各地。
人活简单不容易,要活出复杂却很简单。金希普的这次自我贴金还不过瘾,酒宴开始了,当主持人宣讲演出结束,众人要开怀畅饮时,金希普并未受邀,私自上台,从主持人手里要过话筒。
金希普做了张扬的自我介绍,并用诗人的语言自傲地说:“有人要我修改我的诗歌,我说,闪电是不能修改的!”讲完还激昂地为众人即席念了一首“大馒头”诗歌。在他的自吹自擂下,很多人信以为真,连老将军都惊叹:县里竟然出了这么伟大的人物!
02越自夸越浅薄
越是自夸和滔滔不绝的人越是肤浅浅薄、自曝浮躁不安。酒宴结束后,大年初一到正月初八,金希普带着漂亮的女朋友在莫言表弟家喝酒、吃饭,居住。不但把姑父家吃个底朝天,还打着能为表弟在市里谋个高职的幌子,骗去了姑父2万元。
为了扮相更真实,金希普拿出平时社交能力攒下的人脉,当场打通了县书记电话。挂了电话对姑父说,为了周旋关系,按照办事的规矩,没有这个,金希普用手捻了一下手指,是行不通的,金希普对着姑父伸出三根手指。
紧接着,金希普又制造出稀缺感,说年前于化龙提着半袋子钱来找他办这个职位,他都回绝了,这个位置是留给自己人的。
姑父听了心里踏实多了,为了让表弟能顺利谋到理想的职位,姑父七拼八凑,弄了2万元交给金希普去办。
2万元在当时也不是小数目,表弟家能有这个闲钱消费买关系,还不如用这个钱去买教材,学好一门技能,还愁没有好职位吗?人就是害在这不肯脚踏实地上。
表弟信以为真,过年后就一直在家里等着金希普的好消
息。半年以后,还是没等着。打电话去询问,一次能打通,打第二次就没这个电话号码了。姑父气着到派出所报案,却一无所获。
03错的代价
人总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时隔5年,有心脏病的姑父去世,姑父也许是被气死的,不得而知。姑父的葬礼上,表弟在坟墓前号啕大哭,那场景,足够让人深刻悔悟。
日子终归是要踏踏实实地过,做人终归是要老老实实,尤其是不能天真地拿唯利是图的人来当跳板。有理想是好事,但总得踏实去努力打造自己的实力,以接近那块天花板,而不是总想着借谁的力一步登天,谋个高枕无忧的职位什么的。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你若天真遐想,便有人唯利是图拿你当小绵羊宰割,最后痛的只有自己。
可是,经过时不懂,懂时已晚。最近,莫言和金希普的一次碰面。发现,金希普胖了不少,他扫了莫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