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上最会拉人的直升机,有着“飞行动车组”的美誉。虽然是一架直升机,但是它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的马岛对抗中,创下了一次性运输82人的惊人纪录,运输能力在直升机当中绝对是大拿级别的,这就是米国服役了几十年的CH47支奴干直升运输机。
支奴干机长15.45米,机宽3.78米,机高5.7米,旋翼直径18.29米,有效载重13吨,最大吊挂载重12.7吨,最大平飞速度公里,巡航速度公里每小时,最大爬升率9.38米每秒,最大起飞重量24吨,最大航程千米。采用串联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配置,使其成为了独一无二的飞机。
两座发动机相结合就可以产生5千马力的输出动力,可以轻松应对高海拔地区的任务。高空的空气稀薄,需要发动机更有力量,才可以保持空中的飞行。支奴干采用两个旋翼的发动机,要明显优于单台发动机的直升机。驾驶舱、机舱、后半机身和旋翼塔全部为金属结构,机尾是兼做跳板的向下翻的货舱门,装卸极为方便。
在航电方面,安装地形跟踪、地形回避、空对地测距和地形显示等多功能多普勒雷达,全球定位系统和地形参考导航系统,激光雷达导弹告警系统,还配有脉冲干扰机,曳光弹发射器,抗干扰无线电台,以及前置红外装置等。豪华的航电配置,使支奴干能够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作战要求,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那么它独特的外形设计,又有哪些好处?
传统的直升机通过旋翼在转动中切割空气产生升力,但同时也会对机身产生相同的反扭力,如果不加抑制的话,直升机会在空中打击转。所以通常采用尾桨产生的气流来对抵消旋翼产生的反扭力,这样就可以使直升机在空中稳定飞行。
但是尾桨消耗的功率和带来的阻力,对推进和升力没有任何的作用,这样将造成大概30%的动力浪费。围桨的尺寸还不能太大,否则容易触地,或者挂上电线树枝等其他障碍物。所以较小的围尾桨,只有通过增加转速来提供足够的反扭力,这就造成了直升机具有很大的飞行噪声。
支奴干同轴反转的两副旋翼可以互相抵消反扭力。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有两幅可人工折叠的主旋翼,分别位于机头和机尾的上方,双桨同时提供升力,使得它在旋翼总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不但旋翼直径较小,还因无旋翼的反扭力,在设计上省去了常见的围桨和尾撑,这就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效率,而且增加了机舱的空间。
串列双桨还可通过增大后旋翼的出力,增加桨叶轴线与水平的前倾角。加大整个机体的前倾,可以让它更快的转入高速前飞,迅速脱离战场,或者可以半悬停在特别狭小的山顶、岩石房屋顶上,甚至小船甲板也可以作为暂停台。有利于队员通过尾门迅速进出,这就是其他单旋翼直升机很难做到的事情。
那么它在实际当中的表现又如何呢?前后旋翼可通过各自的周期距控制,使前后旋翼的旋转平面反向侧倾,在产生升力的同时产生侧向的水平推力,从而迅速改变飞机的指向,使得这架飞机在作战部署上更加灵活与多样。它可以在复杂的地形上降落打开,迅速的投放兵力或者装备,甚至在水上也可以机动作业,快速的做到装卸货物和人员。
在充满泥泞的战斗环境里,传统的陆运汽车经常行车不方便,导致运输兵力和装备困难,这时候使用支奴干可以发挥出异于常人的作用。超大的尾门可以直接把汽车装进腹部,或者干脆吊挂运输也可以,即使挂载三吨的榴弹炮,仍然可以飞到公里的时速,还可以为后方运输损坏的飞机以及大量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