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月台工程半坡桩施工处理方案

映月台工程

半坡桩施工处理方案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三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2.基础工程设计概况

3.基础工程施工情况

4.施工部署

5.处理措施

6.需要甲方工程部配合工作

7.质量保证措施

8.安全保证措施

9.雨天管理措施

1.编制依据

1.1映月台工程基础施工蓝图(正式版);

1.2设计、施工所涉及的适用于本工程的标准、规范、规程以及国家、部委和重庆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标准及法规文件;

1.3本工程地勘及超前钻资料;

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1.6《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2.基础工程设计概况

映月台工程基础由独立柱基础、条形基础和旋挖灌注桩基础组成,其中旋挖桩基础约根。

3.基础工程施工情况

根据设计图纸显示,本工程展示区(4#、5#、7#);一批次(1#、2#、3#);二批次(8#、9#、10#、13#、14#)等楼栋基础不全在地下室及挡土墙内侧;由于前期土方单位场地开挖放坡导致主楼部分独立基础及旋挖桩基础在放坡面上,形成半坡桩及半坡独立基础。截面形式图如下:

具体半坡独立基础及桩根数数据见下表:

以上情况导致现场施工难度增大,无操作面。

4.施工部署

4.1人员组织

为确保桩基以及半坡独立基础最终成型质量,现场施工重点难点的控制;我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半坡桩处理专项组,做到统一指挥,统一管理,全面协调,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组长:宋小林

副组长:梁海

组员:刘国祥、黄富迪、陈枭、周春、苏显贵、曹洪潞

为加强本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公司将组成一个以项目经理为首,桩基负责人,钻机管理人,技术、质量、安全等人员组成的管理班子,做到统一指挥,统一管理,全面协调,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4.2施工技术准备

半坡桩及独立基础施工前,组织相关人员熟悉相关区域地质情况及部位情况。踏勘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落实具体施工方案。在进行处理前再次向工作人员技术交底,让其牢记旋挖桩以及独立基础的施工工艺,充分认识到半坡桩的施工难度及处置难度。

5.处理措施

旋挖桩:

1、针对2#楼10根半坡桩特殊情况,需要将半坡桩全部反压回填至桩顶标高;为保证钻机工作面,需从场地修筑马道。

2、桩开挖顺序应先深后浅,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桩距较近,该半坡桩采用跳桩法开挖,详见下图:

3、施工工艺:

独立基础:

1、半坡独立基础边坡陡峭位置的桩基,由于受到边坡放坡影响,搭设操作架体是半坡桩开挖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搭设前必须先对现有边坡的稳定情况进行观察,确定安全后再搭设脚手架。钢管支架立柱应置于坚硬稳定的地面上,不得置于浮渣上;操作平台搭设要求:立杆间距1.5m,立杆横距0.6m,步距1.5m,抛撑

1.0m,架子宽度2~3m;作业面横杆高度1.8m,以满足施工操作;搭设管扣要牢固和稳定;钢架于壁面之间必须楔紧,相邻钢架之间应连接牢固,以确保施工安全。操作层设置横向水平杆,上部满铺竹跳板。同时在边坡顶部搭设防护栏杆,立杆间距1.5m,悬挂安全网封闭。

2、独基基础施工工艺:

定位放线→井圈砌筑施工→基础开挖→岩芯取样送检→验坑浇砼垫层→扎底网筋和墙柱钢筋(或钢筋笼施工)→支模放线插墙筋→浇柱基基础砼→养护。

控制重点:基础由于一侧裸露在外,支模难度大,防止砼浇筑涨膜;采用两次浇筑成型,采用15mm厚黑模板,在木工加工棚制作施工现场组拼,侧面次龙骨采用40×90木枋,间距mm,主龙骨采用双钢管φ48×2.8加固,间距mm,第一道距地mm,采用M14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施工中做到上疏下密,木枋定位必须准确以保证基础线角顺直。

6.需要甲方工程部配合工作

6.1独立基础操作平台搭设及时收方。

6.2马道修筑以及桩开挖及时收方。

6.3独立基础开挖后及时收方。

7.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管理目标:施工过程中确立质量目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切实落实“质量第一”的方针。

7.2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7.2.1项目工程部直接对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与控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指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严格岗位责任制,对各工序、工程实行检查监督管理,行使质量否决权。

7.2.2开工前组织施工管理人员一起研究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弄清每一步的质量目标,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7.2.3成立以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实行三级质量验收制度(即班组自检完成后,报总包质量员检查,合格后填写报验单至监理单位,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每道工序班组%自检,质量员%检验,技术负责20%抽检。

7.3技术保证措施

7.3.1防止桩位偏差的措施:

放样前,仔细检查放样数据的准确性,技术负责人与现场施工员交代清楚在放样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现场放样。使用GPS放样全站仪复核,每次使用前必须认真校对,复核仪器,以免出现系统误差。钻机就位时,应严格对正桩位,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7.3.2保证钻孔垂直度的措施:

施工前要做好场地平整及压实工作,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安装的场地用挖机进行平整,保证挖机的进出。钻机安装就位要稳固、周正、水平,天车、桩孔中心要保持三点成一线,以确保桩孔垂直。钻具要保持垂直度与同心度,易斜、难钻地层要轻压,慢钻,以防孔斜。

7.3.3保证桩径的措施:

开钻前测量钻头直径,钻头不小于设计桩径,说明桩径符合设计要求。

钻机钻完之后工程部施工人员汇同质量技术部门对桩径大小、位置距离进行现场实测实量,经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到工序。

7.3.4钢筋笼下放、提吊和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措施:

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下放时,要防止扭转、弯曲、变形。钢筋笼连接硬牢固,保证焊接质量。焊接规范要求满足国家规范要求。下放钢筋笼时,应在其上加设保护层,下放到设计位置应固定好。

7.3.5保证混凝土灌注顺利进行的技术措施:

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灌。商品混凝土进场必须有质量保证书。桩基础成孔后,必须认真进行清孔工作,待孔底残渣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工作。

8.安全保证措施

8.1组织措施和基本要求

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公司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工地负责人直接对本工地的安全负第一责任,桩基的机班长为兼职安全员。现场作业人员均需经安全培训,特殊工种如电工、电焊工、应持证上岗,临时工只能做辅助工作。施工中因遵守公司法的安全守则,悬挂安全规定,易发生事故位置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牌。本工程钢筋笼全长安装,标高根据设计桩大样详图计算,以埋设的护筒标高控制钢筋笼顶标高。

8.2设备安、装、拆、移的安全措施

设备安装必须周正、稳固、水平,确保不发生倾斜。转动部位的防护装置要齐全,可靠。整体竖放钻塔时要机长统一指挥,起落周围不允许站人。

8.3使用机电设备的安全措施

机电设备必须建立使用、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精心维修、保养、确保安全可靠。机械运转中,不得进行零部件的拆卸和修理,以防发生事故。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根据条件采取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检查电器设备的线路应切断电源,并派专人监护。

8.4砼灌注安全措施

下钢筋笼受阻时,禁止盲目冲桩,禁止施工人员在笼上踩压,以防突然下沉伤人。灌浆前孔口周围要铺好安全防护地板,以防人员、工具掉入。灌浆中发生堵管用升降机抖动导管时,孔口无关人员应撤到安全地带。

8.5职业健康、安全文明措施

参加钻孔的工人必须经项目部技术交底,掌握操作技能后方可进场开挖施工。非机电人员不允许操作机电设备。每天上班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吊装工具。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带好安全帽,孔口1米范围内不得任何杂物,堆土远离孔边。成孔作业进行中,当人员下班休息时,应对桩孔加以防护。夜间施工,应加倍注意安全,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并加强检查。

9.雨天管理措施

9.1雨天施工,要有一定数量(雨布、塑料薄膜等)的遮雨材料,雨量过大应暂停室外施工。雨过后应及时做好桩孔内的抽水处理工作。

9.2施工场地四周排水沟要及时疏通,并备好抽水泵,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工作场地、运输道路应采取适当的防滑措施确保安全。

9.3雨天时如必须进行钢筋焊接时,应搭设防雨棚后方能进行。

9.4机电设备应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机动电闸箱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可靠,机械设备应有防雨棚,其电源线路要绝缘良好,要有完善的保护接零。

9.5现场机械、加工场搭设防雨操作棚,材料存放地采取防雨、防潮措施,各种机具设备、电闸箱除有防雨防潮措施外,并安装漏电及接地保护装置,定期检查、测试。立塔的同时,即作好接地装置,并在雨施前进行一次遥测,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9.6雨天施工时,如确需水下砼,应向业主、监理单位进行确认。

10.工期保证措施

由于半坡桩施工难度较大,施工组织较困难,工序施工较复杂;因此半坡桩整体施工工期受影响,且目前项目处于抢工阶段,为保证工期我司针对基础半坡桩施工组建一个专业水平较高、技术过硬、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突击队,集中力量,分区、分段的完成基础半坡桩的施工作业,以保证工期节点的顺利完成,同时需增加相应的成本投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