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忘的“那抹绿”
文
邓志刚
今年是建军95周年,又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5周年的历史节点,有着17年军旅生涯的我总想写点儿什么,脑子里涌现三个字:不敢忘。
军人的色彩是什么,我最喜欢的回答是绿色,因为绿色是最朴素的颜色,代表军人踏实谦逊的性格,尽管军人不缺“高原红”“海岛黑”“大漠灰”“严寒白”等色彩点缀,但我眼里浮现18岁边防战士陈祥榕写下的那句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所扎根守护的西部大山,脚下绵延开来满眼苍翠的祖国大地。
图1.陈祥榕18岁入伍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人不怕牺牲、敢于斗争,都是由内而外、心有所向的精神力量,那是绿色青春的脉动,也是我一直不敢忘的。我曾服役所在的舟桥部队是国家19支抗洪抢险应急专业力量之一,被誉为水上救援的“生命之舟”。重大演训、抗洪抢险、应急处突等这些艰苦时刻,每每在记忆中刷屏,这些不敢忘的瞬间成就了一个军人的使命和荣誉。
图2.年驻湘某舟桥部队在湘江架设浮桥
“遇水架桥”讲的就是舟桥兵的绝活,尤其是7、8月份的骄阳底下,厢式钢板桥面的温度可以达到60度以上,门桥上作业烫手、容易夹手,稍不注意就容易受伤甚至血肉模糊,战士们来回连接门桥的时间稍微长些,都能闻到迷彩鞋底散发的一股子橡胶味。一次湘江架设浮桥演练,为让闭塞门桥尽快进入桥轴线,不影响机动部队过河,一名战士跳入河中把缠绕门桥的钢索迅速解开,右手被割裂流血不止的情况下,坚持架吊臂、设跳板(过百斤重的装备器材),直到车队顺利通过浮桥,这名战士因流血过多晕倒才被发现。那个艳阳天的下午,58分钟后一条绿色“钢铁巨龙”横亘湘江的画面,便挥之不去,这是能打胜仗的底色。
图3.年华容抗洪官兵紧急构筑码头准备舟桥泛水
抗洪抢险的故事,每个舟桥兵都能讲出不少,那是人民群众永远可以为之信任的“迷彩绿”。洪水围困的山区天黑、路阻、信号中断,抢险官兵从村里小卖部翻出烟花点燃,指挥部看到“烟火”信号判断出有险情,迅速派出冲锋舟营救出30多名被困“孤岛”的群众;汽艇被水底高压电线绊得翻了个跟头,5分钟过去后带队排长才浮出水面“死里逃生”;为让群众越早通过沟渠转移出去,1个班的战士跳入过肩深的洪水铺就“人梯”……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背后,很多舟桥兵都有这样的睡姿:累了就贴在车门边睡着,湖边凌晨温度低就抱在一起睡,铁锹插进沙堆里斜靠就能入睡,更多的是瘫倒在大堤上睡下。年洞庭湖华容县某段堤坝垮塌,忙活了一夜的舟桥官兵齐刷刷睡在了附近的大堤上,64岁的徐仲玉娭毑看到这一幕,她当场落泪了,跑回家拿来一把蒲扇,在熟睡的战士身边不停地扇风赶蚊子,只希望这群刚长大的孩子们多睡一会儿。还有年参加常德抗洪抢险的那个夜晚,一对新人硬要把用来办婚礼的小洋楼腾出来给战士们歇脚,不知所措的我们一溜烟地跑掉了。我沉思良久,老百姓对“迷彩绿”的这份依赖和回应,定当不负!更不敢忘。
图4.年洞庭湖华容段禹山镇村民用蒲扇为官兵驱赶蚊虫
图5.年参加常德抗洪,官兵冒雨封堵管涌
越是危难时刻,绿色军装的身影必然冲锋在前。年“东方之星”客船倾覆救援,我所在的先遣组是第一批到达救援现场的专业团队,由于出发得匆忙,油料和物资准备一时不能完全保障,查勘一通宵后,我带潜水班的几个战士到周边一个餐馆找吃的,老板看我们一身军装穿着,知道我们从湖南过来救援那条失事“大船”,一宿还未吃饭,炒了三个菜把盘子堆得老高,追问我们够吃不?结账时硬不肯收钱,我们返回时只好偷偷把钱压在柜台计算器下。驾驶汽艇回事发地途中遇到一个水上加油站,考虑到前期作业油箱里的油料已所剩不多,我决定把身上带的元全部用来加油,跟油站工作人员说好了就加这么多钱的,并请他开好发票。询问我们是不是过来救援“东方之星”的,得到肯定答复后,加油站老板说,“加满!管够,随时来”。我跟老板说部队有纪律,请他务必收下钱和我打的欠条,老板一看就跟我急,“尽说那话,都是为了救人,算我一份!”。我清楚地记得,汽艇可是升以上的大油箱啊,老板眼都没眨一下。感动之余,我和战友们连续六天五夜投入救援工作,犯困迷糊时,一想到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肯定,又跟打了鸡血似的。那次救援,迷彩服上长出一层又一层的汗碱,但我觉得这样的“绿中带白”最能让老百姓安心。
图6.年“东方之星”救援行动间隙官兵在岸上就地而憩
经过岁月的洗礼,一茬茬“迷彩绿”退伍或转业回到了地方,我也不例外地到了一个单位上班。前不久,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上门为我们办理“优待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这个群体的关心厚爱,中午时分,办证的工作人员在会议室打盹,我请他们到办公室休息,一位年轻同志说,“不了,中午有人过来办证别错过了。”闲聊中,社区同志再三表示,为退役军人服务是他们的荣幸,要把这件事办好。那会,一股暖流在心底升腾,这身“绿军装”穿得值当。工作的缘故,我参与了某同事申请烈士评定的有关工作,了解到仅湖南浏阳市(县级市)牺牲的军籍烈士就有近万人,是他们那一代代人用生命铸就了共和国的钢铁长城,追寻先辈足迹,当我登上八达岭长城感受中华民族“枕戈达旦”的御敌历史时,则是长城内外沃野千里、一片祥和的绿色景象。此刻感慨,必须在强军兴国的赛道上跑出当代军人或者青年的最好成绩,谨记于心。
图7.年建军节笔者登八达岭长城感受“枕戈达旦”的历史
如今,见证和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军人和曾经的军人都在为“谋复兴,谋幸福”的伟业接续奋斗着。无论哪个岗位,他们为党分忧、为国效力、为民尽责的初心依旧。每一段征途都通往星辰大海,每一盏灯火都点亮晨曦朝阳。无论是雄关漫道,还是千难万险。因为有了“那抹绿”的血脉基因,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