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以后转专业是报考技巧不一定,也许

文/云校生

“转专业”这个词在志愿填报期间很是火爆,当院校与专业不可兼得时,当考生成绩达不到专业标准时,“转专业”理所当然地被当做“救命稻草”,让考生对未来多了一丝期待。很多家长和考生把它当作是一种很好的报考技巧,殊不知这可能是一个“天坑”,为什么这么说呢?

为什么说转专业是一个“坑”?

1、转专业的要求高

你以为转专业是你想就可以办到的?怎么可能,如果随心所欲,整个大学学科体系就都乱套了。各大高校对转专业都有一定的限制,只有达到转专业的标准,才有转专业的可能。

首先,就是成绩限制。转专业的学生都是本专业的佼佼者,排名靠前,专业实力很强。不同学校标准会有一定的差别,有的要求学生成绩排名要达到院校前百分之五,有的要求学生绩点4.0,总之,都是要成绩优异。

其次,转专业是有指标的。你喜欢的专业可能是人人都想要的,你热衷的专业可能并不接受转专业,一切都具有不确定性。当指标不够,当专业不开放转专业,你就可能再次“放弃”喜欢的专业。

除此之外,道德行为有影响。如果在转专业之前,思想道德不达标,有记过处分,也是不可能成功转专业的。

2、转专业影响大

你以为转专业知识从一个专业转到另一个专业?只是把铺盖从一个宿舍拿到另一个宿舍?只是由一间教室换到另一间教室?哪有那么简单,其中的“利害关系”很大,考生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其一,大一是奠定大学感情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你已经有了能够上课下课的好伙伴,有了相对稳定的友情链。此时转专业就是把自己的朋友圈清零,并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其二,新专业难适应。一个专业,往往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只有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够确定自己的选择正确与否。原专业与转入专业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转专业就是要从零开始学习,既要学习新知识,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巩固大一时期的专业知识,很费心力和精力。

大学期间转专业要注意什么?

1、考虑自身因素

转专业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要被“激情”左右。在做决定之前,你要考虑好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适不适合该专业?未来发展规划是不是符合专业要求?只有将自己剖析清楚,才不会轻易后悔。

2、深入了解专业

很多学生都喜欢设想,却从不如实地了解清楚。我们要知道,他人口口传授的可能只是偏见,父母建议的并不一定合适,只有深入了解专业之后,才能确定适不适合自己。学生了解专业情况时,一定要立足于实际,听一听专业课程、问一问专业学生,进而再做出最终决定。

除了转专业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很多学生把转专业当成自己“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这是不对的,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专业追求,比如:双学位、考研等。

双学位是很多大学生喜欢的充实生活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学生与喜欢的专业“拥抱”。除此之外,考研是当今社会的一大潮流。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长,考研成了镀金的一个重要方式。考研并不限制专业,即使考生不想考本专业,也可以通过跨考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

总而言之,转专业可以是一个“跳板”,也可以是一座大山。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时,不要把所有期望寄托于“转专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