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文静
东京奥运会上,女子跳水10米跳台决赛的冠军,14岁的全红婵,小姑娘用自己精湛的夺金动作赢得了冠军。
她参赛的整套动作总分是分,她得到了.20分,只扣了不到11分,塑造了10米跳台的新纪录。
专业性的动作咱们不懂,但画面感和水花大小咱看得懂,这动作太美了。
这个接近完美的跳水动作,也征服了严苛的评委,给出了3个全员满分,最终,14岁的全红婵,以高出亚军陈芋汐40分,高出铜牌选手将近分的绝对优势获得东京奥运会金牌。
才14岁的全红婵,就这样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而在赛后的采访,才让更多人开始心疼这个姑娘。
接受采访时,全红婵提到:
“我妈妈生病了嘛
然后就很想赚钱回去给她治病
然后得赚很多钱
然后治好她”
这个14岁的孩子,一个初中生的年龄,却这么的懂事,得让人心疼。
我们也了解了这个孩子在进入跳水队后,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全红婵生在广东湛江,父母都是普通的湛江农民,家里一共5个孩子,全红婵是老三,家里所有的收入,都来自农村种地的那点收入。
母亲出过车祸,住院花了一大笔钱,医院里,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只有种地收入的农村家庭而言,可想而知日子过得不容易。
全红婵的家庭很贫穷,但父母也没有在孩子面前提过,怕孩子知道影响跳水训练。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当家。
全红婵在7岁被选入跳水队后,就就展现出了极度的忍耐力、自制力和非凡的努力。
她的教练在采访中,就提到不要将全红婵归为天才。
每个人都是经过艰苦训练出来的,首先她有这个条件,然后经过刻苦训练,而不是什么天才或者黑马,都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得到成绩的。
她值得这样的成绩!
她一天要在陆地跳——个,水上也要跳个左右,加起来每天要跳次。
有记者采访全红婵,问她水花压得那么好,有什么诀窍没有?
她说练呗......天天跳,其实有时候还要一天跳10个小时来,把我给累的。
她也提到,这七年当中,她从没有去过游乐场和动物园,只知道跳水跳水,练习练习。
这才有了她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精彩展现,才有了天才的称号。
全红婵获得奥运冠军,一战成名后,各种她不曾想过的愿望都实现了,大量的网红和亲戚也涌入她的老家。
有企业老总为全红婵一家送房子和商铺;游乐园送门票、年卡,邀请她全家去玩;有人直接买了几十箱辣条,送到她家里。
一个14岁的小女孩因自己过去7年来的拼搏和刻苦,站在了奥运会这个最高领奖台上,像花一样为我们展开了最美的笑容。
自古英雄出少年,全红婵用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她也得到了央视的点名表扬,中央主持人康辉也直接点名称赞。
这个14岁的女孩,值得我们追!
而跳水女皇、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高敏发了一条微博,与大家不同的是,她呼吁大家冷静看待全红婵的夺冠。
她目前除了要消化荣誉之外,还有很多坎需要去面对。
高敏和全红婵一样,同样都是在很幼小的时候就训练跳水,9岁接受跳水训练,10岁入四川省队,人生中第一个金牌发生在13岁,全运会冠军,也是年龄最小的冠军,和现在的全红婵非常相似。
16岁夺得第5届世界游泳锦标赛的跳板跳水冠军,高敏时代从此开始,包括11项世界冠军、两届奥运会冠军在内的70多枚金牌从。
在年,18岁的高敏获得了第24届汉城奥运会女子跳板跳水金牌,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
她提到,小姑娘发育了,体重涨了,就丧失了很多优势,也许下一个奥运冠军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当女孩子体重和身体都开始增长,那么在比赛过程中,跳水运动员所展现的压水花、空中动作都会受到极大影响。
高敏她15岁参加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获跳板第七名,10米跳台倒数第一。她从冠军到倒数第一,也是处于经历“身体发育”的痛苦时刻。
后面成绩的取得,也是来源于高敏对自己的高要求,高强度训练,以及无人可以想象的意志力。
她经历过,肘关节骨裂、耳膜穿孔、肺出血吐血三个月、差点导致右手残废的肩伤等各种伤痛和血泪。
年,高敏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3米跳板金牌后,宣布退役。
作为一个过来人,这是一个师姐对全红婵的担心,也有勉励;
她太明白全红婵在获得奥运冠军之后,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我们也相信:
这不是终点,全红婵才14岁的年龄,接下来也是她未来新的起点。
或许正如高敏所言,“她是老天给我们的礼物”。
期待这个14岁的姑娘,在未来的跳水路上,能披荆斩棘,克服各种困难,继续创造奇迹!
也再次祝贺全红婵!
#全红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