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三声闷响
今日凌晨6时许,
位于东茅岭步行街
高62.5米的17层的德赛大楼轰然倒塌!
至此,被誉称“三湘第一爆”的
德赛大楼爆破拆除工程成功实施!
在万千市民睡梦中,
岳阳市东茅岭商业步行街南辅道旧城改造
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凌晨5点半开始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蹲点拍摄
现场绝对比“好莱坞大片”还劲爆!
看了刚刚的一段视频,是否还不过瘾?!
17层、总高62.5米
大楼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
此次爆破的德赛大楼位于岳阳市巴陵西路南侧,因城市规划需要面临着二次开发,而这栋大楼与即将建成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无法融合,改造成本也很高,所以综合考虑决定拆除,并将在原址新建大型商场。
大楼为地下二层,地上17层,建筑总高度为62.5米。大楼为框剪结构,楼房为近似“U”形结构,东西向长约60米,南北向宽约12米。
整栋大楼周围环境十分复杂,大楼位于岳阳市的中心繁华地带,对面为岳阳市商业步行街,周边商铺林立,人流车流量相当大。距离巴陵西路南侧外沿18m,大楼北边距离地下商场入口仅7m,距离巴陵西路对面建筑物68m;西侧为在建工地,待拆大楼西侧外沿距离工地外沿14m;大楼南侧35m及东侧8m均为在建商业建筑;南距南辅街m,东距小区通道m。
从凌晨开始,对红线范围进行警戒
爆破现场
62.5米大楼倒塌范围在25米内,
此技术为湖南省首例
据本次爆破施工方湖南南岭民爆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本次爆破的副指挥长郑永泽介绍,爆破的大楼高62.5米,如果一次性爆破,周围没有足够的倒塌空间。为了确保安全,爆破公司采取单向三折叠定向控制爆破技术。爆破过程中,大楼被分成三段,爆破切口位置为1至3层;7至8层;12至13层。大楼爆破后,向大楼所在位置的南向倾斜倒塌。从起爆到大楼的倒塌,控制在3秒内,大楼倒塌范围控制在25m以内。此项技术为湖南省首例。
为了确保整个爆破过程的绝对安全,负责爆破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今年4月就入驻爆破现场。经过对现场仔细的勘察和设计后,7月29日,爆破公司还专门邀请了国内爆破界的多名专家参与整个爆破方案的论证,确保方案可行和施工安全。
由于大楼为框剪结构,剪力墙面积大且钢筋密,为避免剪力墙在倒塌过程中影响爆破效果,爆破公司采用盘锯和绳锯绳锯等对剪力墙进行预处理。
使用kg炸药和发雷管
3秒之内完成起爆
为了达到爆破的设计要求,爆破公司在大楼共设置近个炸点,消耗炸药kg,雷管发。为确保起爆网路安全准爆,本次爆破孔内装半秒导爆管雷管,孔外抓把采用毫秒导爆管雷管,最后用四通连接件和导爆管把所有非电导爆管雷管实现复式连接,形成复式起爆网路,总网路长度为m。
对咱老百姓有影响么?
因为拆除区域四周环境十分复杂,且位于岳阳市最最繁华中心地带,大楼北侧人行通道下布有天然气、上下水、通信等多条市政管线。工程要求必须确保安全,把震动、飞石、噪声等有害效应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确保周围的建筑物、管线、市政设施和行人、车辆的安全,确保倒塌时的方向准确无误,并将爆破有害效应降到最低。
本次爆破在倒塌方向堆置2m后的预拆除残渣,并在上面覆盖彩条布,大楼倒塌过程中可有效起到缓冲作用,同时采用折叠坍塌爆破技术,让房屋构件依次落地,减少了塌落振动;大楼爆破部位采用四-六层钢丝网,两层地毯,一层竹跳板覆盖,并用铁丝扎紧,所有门窗用木板封闭,可有效控制爆破飞石飞散距离;大楼所有爆破切口位置悬挂双层密目网,并在起爆前充分洒水,并在现场配备两台高压洒水车,可有效降低爆破粉尘;采用微差起爆技术,降低最大单响药量,可有效降低爆破噪音。
德赛大楼爆破拆除项目介绍
南辅道德赛大楼位于巴陵西路南侧,楼高17层53.7m,总建筑面积㎡,其中:爆破拆除㎡,机械拆除㎡。
项目主要特点:
1、大楼地处市区中心,周围环境复杂,人、车流量大,商铺密集,大楼东、南、西三个方向均为在建工地,北侧紧临地下商场,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爆破倒塌范围不足。
2、大楼结构牢固,预拆除工程量大,爆破施工技术难度高。
3、安全防护和现场警戒工作量较大。
为确保爆破成功,施工单位湖南南岭民爆工程有限公司会同6名国内顶级爆破专家(最大年龄82岁)多次优化调整施工方案,最后决定采用“微差起爆、向南单向三折叠倒塌”爆破技术,实施精准爆破。施工单位组织70多人施工队伍,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一次性使用工业炸药㎏将大楼摧毁,爆破倒塌距离控制在25m以内。同时有效控制爆破飞石、振动、冲击波、粉尘、噪声等各种有害效应,确保施工安全。目前,这项技术的实施在我省尚属首例。
德赛大楼是许多岳阳人的回忆
相信大家都曾在这逛过、吹过空调……
今天和你说声永别!
话又说回来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因为——
这里将被改造成
岳阳友阿国际商业广场
来看效果图
▼
是不是美美哒~
大家共同期待未来的新面貌吧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中心
记者:许铭、高大智、汤嘉
编辑:刘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