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跳水女皇”郭晶晶早已功成名就,即将嫁入豪门;30岁,郭晶晶的搭档吴敏霞即将出征里约奥运会,拿到个人的第5枚奥运金牌;而同样的30岁,王涵才首次征战奥运赛场。好在,命运最终眷顾了这位努力的姑娘,让她实现了奥运金牌的梦想。赛后,作为郭晶晶和王涵的省队教练,李芳也对弟子进行了点评。
如愿以偿,奥运梦想终成现实
对于王涵在比赛中的表现,李芳表示基本发挥出了水平,甚至可以说是两人配对以来最好的一次。
李芳说:“两人一开始有些拘谨,放不开,后来慢慢进入状态,尤其是3个自选动作完成得非常完美。对于王涵而言,也算是如愿以偿了,练了20多年,付出了很多,这次能够拿到双人跳板的奥运冠军,分量还是很重。我也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感谢王涵在我快要退休的时候,为我的教练生涯画上了完美句号。”
据李芳介绍,王涵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前天她还把训练的动作视频发给了我,因为一些技术方面她的心里不太踏实,比如训练时跳过了,一个跳不好两个跳不好,她就嘀咕了,就把视频发给我会诊。出征之前我告诉她,奥运会的氛围,与其他任何大赛都不一样,建议她多看看其他参加过奥运会选手的录像,争取早点进入状态,免得临场时紧张影响发挥。进驻奥运村后,她告诉我没有特别兴奋,也没有特别紧张,这就是最好的心态。我也鼓励她相信自己,继续努力,把自己的梦圆好。”
在采访过程中,李芳的眼中一直含着泪水,努力不让它落下来,显然心情非常激动,“当初郭晶晶夺冠,我的内心很平静,因为她比较成熟,感觉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王涵不一样,坚持了太久太久,经历了很多困难,能够在30岁入选跳水的梦之队,而且把握住了仅有的机会,太不容易了,所以既心疼又激动。”
接下来,王涵还将参加女子单人3米板的争夺。李芳表示,相比施廷懋,王涵的技术比较好,但是心理差点,“我建议她就是自己和自己比,只要发挥好水平,就有获胜的可能。”
几经沉浮,从基本功重新练起
当王涵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时,不知道她的内心是否在一瞬间,想起了“四进三出”国家队的辛酸往事。
王涵年就进入了国家队,经历了“四进三出”。“她的运动生涯很挫折,几乎每次从国家队回来,都失去了信心,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从思想到技术做她的工作,才坚持到了今天,也算是大器晚成吧。”李芳说道。
年落选里约奥运之后,已经25岁的王涵感觉再也没有机会了,回到省队后所有的动作都乱了套,空中感觉没有了,也不会起跳了。“感觉她要彻底放弃了。”李芳说,“我们经过了一年多的思想工作和技术改进,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太不容易了。因为改技术,老队员练多了顶不住,练少了没意义,所以就从基本功重新入手。”
让一位进入国家队十几年、而且不再年轻的选手重练基本功,听起来颇有些不可思议,对此李芳解释说:“为什么王涵的基本功差?因为她开始练体操,转过来跳水时已经10岁了,一般孩子都是五六岁练,本来磨基本功的时候,她没有练,来了就上动作,导致基本功不扎实。让她重新练习,用了很多方法,坚持了4个月左右,自己提出来还想再回到国家队,再拼一拼。”
重回国家队后,王涵与好友施廷懋搭档双人,这对她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施廷懋的特点是动作稳定,起跳高度稍差,而王涵力量好,起跳高。但是双人必须保持同步,王涵不能跳原来那么高,必须改变风格。但练了20来年,突然让她跳得低一些,感觉上是有明显变化的,而且动作的完成度不是很好。王涵就一直努力克服,训练结束后自己再加练,按照施廷懋的技术风格和起跳高度改变自己,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
好在,王涵的辛苦没有白费,终于与好友一起登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也算完成了自己的夙愿。
往事如烟,带着队员逃避训练
接触过王涵的人都知道,她的性格大大咧咧,这也是导致她“大器晚成”的原因之一。李芳说,王涵的训练很踏实,但就是因为性格的原因,自我要求不是太高。“她的条件实际上并不低于郭晶晶,但是追求和拼搏的欲望不够,我也一直教育她,但总体上感觉是‘一言难尽’”。
李芳透露,有一次王涵不想练了,就带着几个同样“奇葩”的队员,跑到图书馆看书。到了训练时间,李芳看不到队员过来,就给家长打电话,找了一圈,在图书馆找着了,几名队员都拿着书睡着了,“你想,图书馆多凉快多舒服啊,可是把我气得够呛。王涵她们几个向我承认错误,并提出加练,我说不行,非要把她这个劲给扳过来。她是国家队回来的,练不练无所谓,只要有人陪着玩就行,我说你不练,但不能把我这组队员给搅和了啊,她们4个人,罚站一直到晚上12时进行反省。当然,她们也不是有意识地逃避训练,就是不想练了,晃晃悠悠的就跑了。”
回忆着往事,李芳忍不住带着眼泪笑了起来。她说,王涵虽然已经30岁,但是技术和身体素质还是比较完美,几乎没受年龄的影响,“等她回来后会沟通一下,看看她自己的想法,如果还愿意坚持下去,我会继续支持她,指导她。”
(燕都融媒体记者宗苗淼实习生田芸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