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执委会副主席、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表示,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实施的行动给欧盟的军事能力敲响了警钟,“我们把武器给了乌克兰,但现在我们的武器储备已经耗尽。”
需要注意的是,博雷利作为欧盟的外长,此前有着强烈的反俄情绪,但现在却没有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是说按照俄方的叙事方式,称俄罗斯在乌克兰实施了行动,反映出博雷利对俄态度出现了一定的软化。
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最近欧美关系有些紧张。美国高价向欧洲出口天然气,还出台《削减通胀法案》制造不正当竞争,同时通过高能源消费、高战争风险、低工业补贴这个组合拳,逼欧洲企业出逃,可以说是对欧洲实施了全面的去工业化措施。
美国的这一套操作下来,成功避免了预计会在第三季度出现的经济衰退。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美国挑起俄乌冲突,有消耗俄罗斯的意图,但是这绝对不会是美国唯一的意图。正所谓无利不起早,消耗俄罗斯并不能给美国带来多大的直接利益,主要也就是卖卖军火而已,单靠卖军火,并不能挽救美国的经济颓势。
真正能够让美国捞到钱的,不是俄罗斯,也不是乌克兰,这两个国家都没什么钱,真正有钱的肥羊,是欧洲的发达国家。所以说,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俄乌冲突只是一个跳板,美国挑起俄乌冲突是要利用俄乌这两个工具人,来实现收割欧盟的目的。
现在俄乌打了近十个月,作为正面冲突的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而欧洲则属于躺着也中枪,照理说,俄乌冲突没欧盟什么事,但是欧盟就是要为美国冲锋陷阵,并且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现在已经不是头破血流的问题了,而是血流不止的问题。
美欧关系分裂
在过去这9个多月当中,欧盟遭到了美国系统性收割。单单是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就把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给撑起来了。而这并不是暂时性的,在美国能源进入欧洲市场并占据主导地位之后,欧洲未来只能依赖美国的高价能源。
欧盟资源匮乏,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依赖俄罗斯是最优的选择,因为俄罗斯能源的产量大价格低,并且由于距离近,运输成本也非常低。以前美国想方设法将自己产的液化天然气打进欧洲市场,为了达到目的甚至是强买强卖,但终究无法在欧洲市场中有一席之地。
现在一场俄乌冲突,直接让美国的能源倾泻进了欧洲大陆。以后,欧洲就会像曾经依赖俄罗斯那样依赖美国的液化天然气。
欧盟旗帜和乌克兰国旗
另一方面就是博雷利提到的欧盟武器已经耗尽的问题。欧盟成员国使用的很多武器,都不是欧洲国家自己生产制造的,而是从美国进口的。现在欧盟各国为了援乌,把自己的家底都掏空了,接下来会怎么办?
他们当然不会赌没有国家敢进攻欧盟,必然要对防务进行补充,确保自己的安全需求,如果安全都保障不了,其他都是空谈。那么,接下来欧盟国家就会向美国下订单,进口美国的武器装备。
目前,德国、波兰等国家都已经找美国下了单,并且是五代机、主战坦克这种大件。未来,势必还会有更多欧洲国家找美国下单。
俄乌冲突还没有打完,美国对欧盟的全范围收割就已经基本实现了,并且还不是收割一波的问题,一旦形成了长久依赖,那就会长期被收割。所以说,欧盟才是纯纯的大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