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刚刚到达台湾不久的蒋介石见到了孔祥熙的女婿陈继恩。
蒋介石面色凝重地听着陈继恩的话:放弃台湾,前往瑞士。
这并非是陈继恩自己的想法,而是他远在美国的夫人宋美龄的建议。蒋介石对这个提议很是犹豫。
陈继恩以为蒋介石是担心自己在瑞士生活得不好,立马就对他说,孔家愿意和他一道,共同进退。
陈继恩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瑞士的美好,他想尽可能地完成宋美龄的嘱托。
蒋介石在静静地听完之后对陈继恩表示:他绝对不会去瑞士,如果台湾失守,那么他也会选择去日本而不是瑞士。
这是为何?
宋美龄的提议
陈继恩的建议,蒋介石并非是第一次听说。
事实上,当南京被解放军占领后,远在美国的宋美龄就给他发过劝他到瑞士的电报。
但当时的蒋介石在收到电报后并没有回信,他对宋美龄的建议保持了沉默。
远在美国的宋美龄没有收到回复,就委托自己的外甥女婿,孔祥熙、宋霭龄夫妇的女婿陈继恩前往台湾当面劝说蒋介石。
宋美龄人虽然在美国,但她对自己丈夫和国民党的失败却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对于这种失败,宋美龄在她访美活动的开始就已经能感受到了。
年9月下旬,国民政府设立多重关卡的济南城失守,此后,东北全境也被解放军攻克,国民政府六十万部队在战场上损耗殆尽。
兵败如山倒,蒋介石收到的战报中几乎就没有什么好消息了。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蒋介石将希望寄托在美国的身上。
而他的夫人宋美龄就担任了他的外交使节。
或许当时没有人比宋美龄更适合这项任务了。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宋美龄就曾访问过美国。当时的她一到美国,就受到了全美国的热烈欢迎。她甚至还掀起了一股“宋美龄潮”,她所到之处,必能引起轰动。
蒋介石认为,凭借宋美龄的超高人气,她到美国一定可以获得美国人的款待,进而为他争取到美国的支持,最终扭转败局。
宋美龄的任务是艰巨的,与上次访美时不同,她这次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到的美国。
此前,国民党在的美国大选上站队共和党候选人,他们暗中给对方提供过杜鲁门的“黑料”,想要帮助对方在大选中获胜。
但是,年11月,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杜鲁门总统获得连任,国民政府此前的行为已经得罪了杜鲁门。
有这样一层缘由在,蒋介石夫妇都不敢对这次访美太过乐观。
但在到达美国后,宋美龄悬着的一颗心渐渐回到了肚子里。
在美国,宋美龄医院养病的国务卿马歇尔,两人的交谈十分顺畅。
宋美龄完整地转达了蒋介石的意思,马歇尔也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双方的沟通在一种十分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她甚至受到了马歇尔夫人凯瑟琳的邀请,下榻马歇尔的私人住宅,多多纳庄园。
这样的邀请虽然不符合外交礼节,但宋美龄还是欣然应邀了。
在她看来,这种非官方形式的邀请更能体现出她与马歇尔夫妇的私交甚好。她或许能够利用这一点来争取美国的支持。
在多多纳庄园,宋美龄每天和马歇尔夫人一起做饭,打理庄园,日子倒过得十分惬意。
她对自己完成蒋介石交代的任务就更有信心了。
但长于外交的顾维钧却与她持有相反的意见。
顾维钧早有耳闻,说马歇尔即将从国务卿的位置上退休,他担心继续把外交重心放在他身上,是达不到既定目标的。
顾维钧如实将自己的顾虑讲给宋美龄听,宋美龄却依然认为,马歇尔在美国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只要争取到他的同意,就可以获得美国的支持。
宋美龄依然愉快地与马歇尔夫妇交往。在他们的引见下,她顺利见到了杜鲁门总统夫妇,并在白宫受到了对方的热情招待。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在美国呆了四个周后,宋美龄惊讶地获悉,马歇尔在不久后就会从国务卿的任上离开。
接到这个消息后,宋美龄感到十分愤怒,她当着美国人的面指责对方刻意隐瞒此真相。
她甚至无法保持一贯的风度,对美国人讲话的时候也带了浓重的怒气。
外交的失败还不是最令她崩溃的,国民党在国内的迅速溃败更让她感到绝望。
年4月23日,解放军攻克南京,远在美国的宋美龄在不久后就收到了这个消息。
当年年底,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携国民党一众元老败逃台湾,宋美龄在收到这个消息后日夜焦虑。
在她看来,台湾离大陆仅仅只是隔了一条浅浅的海峡,大陆拿下台湾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宋美龄在外交上受挫,她知道,蒋家已经完全失去了大陆,再无恢复的可能。
此时的她已经没有太多的政治野心了,她只想要安稳地度过下半生。
在思考过后,宋美龄致信蒋介石,劝他放弃台湾,移居瑞士。因为瑞士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人居住在这里,会有好的心情。最重要的是,此地远离亚太,蒋氏夫妇移居到这里,可以远离纷争,过一段宁静祥和的时光。
宋美龄言辞恳切真挚,观者无不动容。但蒋介石在收到这封电报后却选择了“冷处理”。
对于宋美龄的提议,蒋介石既不拒绝,也不同意,他甚至连信都没有回。就以“甚忙”为借口,没有给宋美龄去信。
当宋美龄再次催促时,蒋介石就用十分敷衍的态度回她。
毕竟与蒋介石多年夫妻,宋美龄知道他这种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拒绝,她只好向姐姐、姐夫求助,很快,孔家派出了女婿陈继恩,他立即前往台湾。
对于蒋介石来说,陈继恩的到来并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相反,他给蒋介石带来了很多麻烦事。
宋美龄的提议引起动荡
蒋介石一向倚重大家族。对于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宋家和孔家尤其看重。
当年蒋经国要治理国民党内的腐败,好不容易稍有成效,不料最后查到了孔家,蒋经国的反腐事业就只能就此打住。
孔家哪怕是危害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蒋介石都能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更遑论其他。
当孔家女婿上门拜访的时候,蒋介石还是以礼相待。
见他说的内容和宋美龄此前的电报一样,蒋介石不禁有些无奈,对于他来说,台湾失守和出逃瑞士这两件事都是他难以接受的,尽管他并没有在军事上获得绝对胜利的信心,但他还是无法立即做出弃岛出逃的举动。
毕竟,他才刚刚到台湾不久,他身后还有数以百万计地追随他而来的军民,若是他在未战之前弃岛而逃,这些军民该如何自处?
蒋介石的担心果然是没错的。
随着陈继恩的到访,逃往台湾的那些国民党高官内部就起了不小的骚乱。
造成这些骚乱的根本原因就是宋美龄建议蒋介石出逃瑞士的消息的走漏。
而泄露消息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陈继恩本人。
他在香港遇见了何应钦的夫人王文湘,在对方的一再追问下,陈继恩就将此行的目的和盘托出。
王文湘夫妇在听到此消息后更加不安,他们不再相信国民党高层宣传的“反攻大陆”口号。
何应钦叮嘱夫人就留在香港,千万不要来台。
此举是在给自己找退路,一旦台湾不保,他们将以香港为跳板,再另寻他处。
世界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当何应钦夫妇获悉陈继恩来台的目的后,这个消息就再也不是绝对的秘密了。
越来越多的国民党高官听到了这个消息。
尽管蒋介石还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回应,大批国民党高官还是坚持将家眷安置在香港。
于他们而言,香港或许是一个最佳选择。
彼时的香港尚未回归,还在英国统治之下,一旦台湾失守,他们可以随家人一起暂避此地。
反之,若台湾保住了,他们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台湾。
国民党内高官迟迟不肯将家眷接到台湾,蒋介石自然是知道他们有二心的。
事实上,他对自己手底下这些人无视国家民族大义,只顾着自己的私利的行径早就深恶痛绝。
在他看来,自己在解放战争中的失败就是拜这些人所赐。
他派宋美龄到美国去的一个重要诉求,就是希望美国能派遣优秀的军事顾问来代替这些人。
但是,蒋介石连自己的心腹都没办法管好,又怎么能保证能管好大洋彼岸那些美国人呢?
果然,大家就只是捕风捉影地听说了一句:蒋介石要逃往瑞士,就已经有很多人在做弃岛出逃的准备了。
蒋介石没有严词拒绝宋美龄的提议,他表示:自己不会放弃台湾,更不会去瑞士,就算有一天台湾失守,他也会去日本,而不是去瑞士。
蒋介石之所以会选择日本而不是瑞士,一方面是他对孔家和宋美龄的敷衍,他并不想彻底离开中国。
另外一方面,则是出于现实的考量。
他早年在日本留学过(他在日本所得学历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对日本比较熟悉,他更容易适应那里的生活。
其次,日本因不愿承认侵略中国的罪行,与新中国一直没有建交,所以他到了日本,也是很安全的。
最后,美国在战后接管日本,凭借他与美国的关系,即使在日本,也可以过着不错的生活。
然而蒋介石虽然这么说,但他并不会真的离开台湾。
说到底,瑞士也好,日本也罢,他哪里都不愿意去,他还是希望能留在中国,继续自己的权力之路。
陈继恩见没有办法说服蒋介石,只好与他告别,他将蒋介石的意思完整地转达给了宋美龄。
陈继恩可以很快离开台湾,但蒋介石却不得不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国民党内,关于蒋介石要逃往瑞士的谣言甚嚣尘上。
随他一起逃离大陆的军民才刚刚亲眼见证过一次次的失败,早就成为了一只只惊弓之鸟,任何一点捕风捉影的消息都足以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统帅要弃岛而逃的消息不论真假,都足以引起他们的恐慌。
刚刚到达台湾,还没站稳脚跟的国民党更感统治地位的岌岌可危。
原本,蒋介石要逃往台湾的消息就只是国民党内少数几个高官在传,但香港《工商日报》却猝不及防地发表了一篇内容为:“蒋夫人将返回台湾劝蒋介石前往瑞士”的文章。
至此,普通民众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一时间,人心惶惶。
面对这种信任危机,蒋介石再次选择了冷处理,他没有正面对此做出回应,只是默认了宋美龄曾劝他到瑞士的事实。
然而这种“不回应的回应”并没有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国民党高官还是没有将家眷全部接回台湾。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在给自己留退路。
年1月,宋美龄获悉杜鲁门总统明确的:“不打算给台湾提供军事援助”的态度后,黯然启程,历时一年多的第二次访美活动,宣告失败。
年1月13日,宋美龄到达台湾。等待着她的,是她那失去大陆的丈夫。
离开前,南京,上海,重庆这些繁华的城市还是她可以随意去的,回国后,她所面对的,就只剩陌生的,还需大力开发的台湾。
江山已经失去,特权也自然不会跟随她太久。
年,蒋介石在台湾病逝。而他的夫人宋美龄,也渐渐失去了她作为“第一夫人”的特权。
年9月,当宋美龄要离开台湾前往美国时,她的专机被台湾当局仔细调查,以确保她没有私自动用公物。她随身携带的97个行李箱全部受到了严密的检查。
她私人收藏的书画、家具被当局一一清点,她的旗袍、日用品被一一查看。直到当局将她的全部行李检查完毕之后,才放她起飞。
那时的宋美龄已经94岁的高龄了,她做了那么长时间的“第一夫人”,处处享受优待,哪里知道到94岁还要被别人像防贼一样防着。
而对于她来说,待遇的降级或许也是早就可以预料到的。
从48年在美国四处吃闭门羹时就已经注定了日后发生的事情,蒋家王朝不存在了,靠姻亲关系的“宋家皇朝”也灰飞烟灭。
一个属于她和她家族的时代,终究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