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测评耳机由厂家提供,选耳机工作室仅作免费测评,测评标准与自购器材一致。
一分钟了解T4
参考售价:元。
调音风格:中正均衡,整体偏亮,通透度不错,中频比较饱满突出,人声贴耳,整体柔和和力度兼顾得不错。
适合乐曲类型:杂食。
佩戴舒适度: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做工水平: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隔音效果: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听诊器效应:无/轻微/一般/严重
线控支持:否
换线支持:MMCX
音质得分
各项素质得分
DX与HMS同分,故重叠未显示
测评正文
在一众耳机测评者里面,笔者绝对算得上是顶级“孤陋寡闻”的,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新品牌,笔者知晓的进度都是非常落后的。而笔者认识一个新品牌或者一个新产品的途径现在基本有二,一是朋友推荐说某某品牌或者某某产品的声音很不错,你要不要试试,二是厂家自荐说我们的产品很不错要不要试听一下。笔者就是在这种模式下,抓住HIFI耳机市场发展的尾巴没有掉队。今天要测评的这一款耳机来自TINHIFI,笔者认识这个品牌的途径是上述两个原因都有,除此之外,它的中文名“千千静听”也是勾起了笔者无数回忆,但不知道这个品牌和当年那个音乐播放软件是否同属一家,最开始得知这个品牌的时候,笔者以为是一个海外进军中国市场的品牌,后来和厂家聊才知道是一位“海归选手”,他家目前最火的两款耳机,一款叫做T4,一款叫做P1,今天首先带来T4的测评。
可选配色
T4仅此一种配色。
纸质外包装,整体低调且富有质感。
配件如下:
1、皮质抗压收纳包一个,做工很不错,空间比较富裕,内部有夹层,便于放置硅胶套。
2、硅胶套6对,记忆海绵套1对。
T4是一款入耳式单动圈耳机,耳机单元采用的是一款直径为10MM的碳纳米管(CNT)振膜,工作室测评过的采用CNT振膜的耳机也有不少,例如水月雨星野,VSONICGR09,达音科隼等等,官方宣称T4的频响能从10HZ到20KHZ。
耳机腔体为金属材质,但具体的材质官方并未提及,,耳机整体做工一般,边角虽没有明显毛刺感但质感一般,耳机腔体后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飞机发动机,确切来说是涡轮风扇发动机,放射状的条纹即是发动机的叶片。
这里稍微吐槽一下宣传图中放出的国外机构测评节段,感觉像是机翻,读起来怪怪的。
T4的腔体属于比较小巧的一类,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T4腔体做了一个分层,这样腔体设计感方面会显得不是那么的单调。
耳机采用绕耳式式佩戴法,左右标识位于耳机线材插头上,不过这种绕耳式耳机,绝大部分时间不会通过”L”和”R”来区分左右,就算要区分,也会是通过左蓝右红来区分,所以如果这款耳机笔者参与了设计,那么我一定会强烈要求去掉L和R。
T4的导管和耳机腔体成一个垂直夹角,且导管明显独立于腔体之外,采用这种设计的产品在慢慢出现,例如达音科玥/DKPRO等多款产品,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亮眼的。
T4的导管长度偏短,直径稍偏大,带有限位环。
耳机采用的是可换线式设计,MMCX插头,线材材质官方并没有具体说明,只是简单提到是镀银线材,其整体较粗,柔软度适中质感偏影,抗拉能力很不错,插头为3.5MM直头,接线处有胶皮保护,可以有效防止长久使用了线材折断。T4耳机线不带线控器,自缠绕现象轻微。
佩戴感
耳机虽是金属材质,但好在腔体还是比较小巧,加上绕耳式佩戴的辅助,使得T4整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垂坠感,但由于其导管较短而直径稍偏大,对于耳洞较小的朋友来说不是特别友好,总体佩戴感应在良好这个级别。
耳机隔音效果一般。听诊器效应轻微。
真人佩戴展示
音质测评
提要:音质测评部分基于耳机的基本素质进行测评,由于听者存在个体差异,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评分体系:考虑到朋友们持有的前端不同,我们选取了四档价位的前端(可参照文末价格)分别进行评分并简洁直观地进行听感简评。耳机各项属性分数参考多个与被测耳机同档次耳机后进行评分,由于听感简评为文字叙述,存在无法精准描述的情况,选耳机官方建议以耳机得分为主听感评述为辅进行参考,听感评述中所用形容程度的词语皆为同档次下对比得出。默认情况下耳塞采用标配普通硅胶套,前端均为低增益模式并采用单端连接。
T4本次测评全程使用标配硅胶套。
测评器材
前端:iPhoneSE、DX、HMS、PAW
音频格式:iPhone:AACkps、DX/HMS/PAW:FLAC
测评曲目
流行:江南-林俊杰、风筝-孙燕姿、渡口-蔡琴
摇滚:Sunburn-Muse
弦乐:卡门幻想曲-穆特
交响:沃尔塔瓦河-库贝里克
试听曲目包括流行男声、女声、摇滚乐、小编制弦乐、大编制交响乐基本涵盖日常大部分音乐类型,可以测试耳机和播放器对于高频(声音中的高音部分)、低频(声音中的低音部分比如鼓声)、人声、解析(对声音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图像的分辨率)、声场(声音的空间感)和定位、分离度(不同声音混杂程度,分离度越高表现水平越好,反之则越差)等主要性质。
听感简述
高频:高频比较干净,也比较亮,总体偏柔和但同时也保留了必要的力度,T4的高频没有过多去强调线条感,所以显得不是特别明晰,侵略性不强,比较温和,其延展和密度在手机上不错,但前端提升后优势稍有缩小。
人声:包括人声在内的中频都比较饱满,有一定凸出,人声比较贴耳,但是整体的密度和口型清晰度一般,其他测评朋友曾有个对人声“蓬而不松”的描述,感觉用到T4上也是比较合适(并不是不清楚,感觉更多是调音方面的侧重),人声整体也是比较柔和,男女声都是。
低频:低频量感适中,下潜也还可以,基本能够供给流行乐所需的氛围感,低频特点也和整体风格一致,比较宽厚。瞬态回弹速度都不是特别快那种,整体也没有收得特别紧。
解析:还不错,在第一梯队里。
声场及分离度:声场横纵都有一定距离,相对来说横向更大,声音有一定包裹感。动态还不错,瞬态表现一般。分离度表现一般,结像略有点模糊。
其他方面:整体宽松柔和但并不是很软。
总体评价
国内的HIFI耳塞市场,竞争最为趋于白热化的价位估计就是六百至八百价位了,这个价位几乎可以视作从消费级市场到HIFI市场的跳板,它是普通消费者最愿意尝试且不具有太大经济负担的价位,同时也是音质提升幅度很大的一个价位,不少厂家都在这个价位推出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TINHIFI的T4也算是一个,它和主流厂家在这个价位的调音策略稍有不同,一般的厂家为了让消费者在更换耳机后能一耳朵感受到音质的提升,往往会在解析,密度,结像等方面下功夫,而T4则是感觉更多是在考虑让这个过渡过程更加平稳,它的声音在做到不激进的同时又在努力保持一定的HIFI特性,特别是中频部分,所以听完你会觉得它部分硬素质不如同级别的头部耳机,但整体考量又挺好听的,于是可以不妨把它描述为一款不错的“过渡性”耳机。
黎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