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传统民俗介绍
(1)团体表演:
活动内容有“百人伽倻琴”“百人手鼓”“百人足球”“百人青春健康舞”“朝鲜族拌饭”等团体表演,其中最具朝鲜族特点的是伽倻琴与长鼓、手鼓表演。
伽倻琴,亦称朝鲜筝是朝鲜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朝鲜语称。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
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两杖鼓。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杖鼓鼓身木制,呈圆筒形,两端粗而中空,中段细而实。因鼓腔大小和蒙皮薄厚有别,可发出两种不同音色,粗端为柔和深沉的低音,细端为清脆明亮的高音,一般为四度或五度音程关系,并可根据需要调节音高。
手鼓舞是朝鲜族舞蹈表演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舞者左手掌手鼓,右手击鼓面,边击边舞,表现舞者的愉快、快乐的心情。击鼓时“餐”声,用于重拍:击鼓边时发“达”声,用于轻拍。或摇动鼓时,振动铁环发“沙沙”麻声。
(二)娱乐赛事
进行了顶罐、掷柶、拔河、跳绳、摔跤、传球接力等朝鲜族传统娱乐赛事,并进行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文化生活用品展示。
跳板介绍:跳板运动是一种健康的传统体育运动,历来深受朝鲜族人民的喜爱,参加跳板活动不但需要胆量,而且需要智慧和技能。观看跳板活动则会令人赏心悦目,拍案叫绝。关于朝鲜族跳板的由来,还有一段浪漫的传说:传说古代朝鲜妇女受封建伦理道德束缚,整天门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不准出大门,为了看看院外的世界,她们只好在院内墙根处支起跳板腾空跃身,偷看院外的风光。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有两个男子无辜被囚,他们各自的妻子为了能看到高墙内牢狱中的丈夫,便想出利用跳板将人抛向空中来看自己的丈夫。这种传说表现了人们反封建、争自由的美好愿望。跳板的跳法也多种多样,多姿多彩。有直跳,即蹬离板后两腿伸直跳;屈腿跳,即人体腾空后弯屈大腿跳;剪子跳;即腾跃后将腿伸直前后分开跳;空翻跳,即腾跃后向前或向后空翻一周跳。
摔跤介绍:朝鲜族摔跤是端午节中最具代表的运动,又叫希日木,是发源于高句丽时期的传统运动,在高句丽王国(公元前37年—公元年)埋藏在平壤附近的国王和贵族的墓葬中的壁画,展现了包括朝鲜族摔跤在内的各种各样的主题。
摔跤则是朝鲜族青年男子大显身手的项目。比赛双方穿上特制的摔跤服,右腿上扎一束白带子,各自将左手套进对方的带里,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比赛时,双方各右膝跪地,左膝弯曲,右手搂住对方左肩,从背后抓住对方腰带,左手紧抓对方腿带。裁判员发令后,双方同时迅速站起,猛摔对手。无时间限制,以摔倒对方为胜。
朝鲜族的摔跤独具特色,有两种摔法。一种是摔跤手双方的右腿各套一条布带,布带的一端系在对方的手腕上。布带多为彩色。开始摔时,互搂腰部,以摔倒对方次数的多少定胜负。
另一种摔法,摔跤手各备一条麻布或白布带,带长3米左右,约90厘米围系在腰部,其余部分宽松地缠在右腿上。腰间再系一条5米长的带子。比赛时右膝着地,左膝弯曲,双方各用右手抓住对方的腰带,用左手抓住对方的腿绳(缠在右大腿上的那圈带子)听到裁判哨声,双方站起,进行比赛,一般是三战两胜决定胜负。
年,朝鲜族摔跤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年,朝韩联合申请的朝鲜族摔跤“希日木”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投球介绍:今年共有35支队伍参加投球比赛,其样式有点像小时候玩的沙包。选手们十人为一组,九人投球,一人则举着三米长的篮筐接球,最终以投掷篮筐里沙包最多的团队获胜。
老年协会娱乐赛事介绍:长春市朝鲜族老年协会成立于年,是由来自本市各区朝鲜族老年人成立的社会团体,平局年龄已有75岁。此次活动老年协会共有10支分队,人参加。因考虑老年人健康等特殊因素,专为老年人设置了活动赛事区域,进行顶罐、传球、投球等比赛。
顶罐介绍:此游戏来源于“顶罐走”。从古代起顶罐走路是朝鲜族妇女的生活习俗。朝鲜族妇女以吃苦耐劳著称,她们从儿时起即开始学顶罐走路。在长期的锻炼中,朝鲜族女性能做到顶罐不用手扶,走起路来轻松自如。每逢节日,朝鲜族妇女还身着各色彩裙,顶罐而行,“顶罐走”即由此而来。“顶罐走”可锻炼身体的平衡能力,对人的腰部、下肢的耐力锻炼也有作用,而且不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深受朝鲜族群众欢迎。我馆将此习俗衍生成朝鲜族传统娱乐赛事,今年共有39支队伍参赛。
传球介绍:此项目则是每队10人,列队第一个人穿上朝鲜族传统服装进行传球后跑到队伍最后面,依次进行传球,最后用时最少的团队获胜。
跳绳介绍:每队7人,二人摇绳,5人跳绳,在规定时间内跳绳个数最多者获胜,共有27个队参加。
掷柶介绍:现在所看到的是来自长春朝鲜族妇女协会正在进行掷柶戏表演,他们即将代表我市参加吉林省民运会掷柶戏比赛。掷柶戏作为朝鲜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赛事之一,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每年组织全市各界朝鲜族群众进行掷柶戏大赛,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
掷柶戏又音译为尤茨,古中国称四维、四维戏,是汉朝、晋朝时就有记载的传统局戏,已有多年的历史,如今则是朝鲜民族的传统游戏。通常有两名以上参加者,通过掷出四块特制的木板,来决定各自在棋盘上所走的步数。如今,掷柶戏已被列入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掷柶戏融文化、体育、游戏于一体,由甲乙双方轮流向棋盘投掷4根约20厘米长、涂成红白两色的刻有标记的短木棒——尤茨,决定行走步数,然后通过路径的选择,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的一方获胜。年长春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所创作的舞蹈《愉快的掷柶戏》荣获表演项目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