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交通安全法》生效
船员、引航员登离船
安全登离船是船员、引航员开展工作的基础,关乎到船员、引航员的生命安全。每年因登离船而导致的人员伤亡事故偶有发生,识别船员、引航员登离船安全风险,做好登离船安全预防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广州海事局制作的相关安全宣教视频(含普通话、粤语双版本)教您识别安全风险,做好安全预防措施,确保船员、引航员登离船安全。
点击下方视频号可查看
穿好救生衣,安全登离船
一、船员、引航员登离船风险
01
船员在布放舷梯或引水梯时坠落风险。
02
船员或引航员在使用舷梯或引水梯过程中由于舷梯或引水梯断裂坠落风险。
03
人员坠落入海后的溺水风险。
04
人员坠落至引航艇甲板或码头的撞击风险。
05
引航员坠落后被引航艇挤压风险。
点击下方视频号可查看
(普通话版)
船员、引航员登离船的那些事儿
点击下方视频号可查看
(粤语版)
船员、引航员登离船的那些事儿
二、安全预防措施
01
人员登船设备应予以检查,确保系稳后可安全使用,并应进一步检查,以确保登船设备在有需要时会因潮汐涨退或俯仰差与干舷的变化而调整。护索与扶手链等设备应时刻保持拉紧,支柱也应安装稳妥。如岸上提供了登船设备,船长仍有责任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确保有关设备符合要求。
02
所有登船设备与相连通道必须有适当照明且保持畅通无阻,并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内移开一切可使人滑到或跌倒的物体。如不可行,应张贴警告告示,并在必要时将登船设备和相连通道的表面加以适当处理。
03
在没有其他更安全且合理可行的登船方式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便携式梯子登船,但梯子必须由有资质人员定期检查,并考虑到船舶的摆动和潮汐涨退的影响。如要在干舷高的船舶和干舷低的船舶之间通行或在船舶与小艇之间通行,而又没有其他更安全而合理可行的登船方式,才可使用绳梯。绳梯应安装在一个稳固点上,并完全展开或完全拉起,放置后不应有松弛的部分,以免使用时其突然松开。在干舷9米及以上时,应将绳梯和舷梯一并使用,朝向船尾,以便能安全而方便的由绳梯去到舷梯的下方平台。舷梯应能稳固的紧靠船身,倾斜角不超过55度。超过1.5米长的绳梯必须设有最少长1.8米的加长踏板,最下方的加长踏板必须为梯底起第五级踏板,各加长踏板之间不得相隔超过九块踏板。切勿在踏板之间绑上加长踏板。
04
登船处必须设有一个带有自亮灯的救生圈和一条附装圈环或相似装置的独立安全绳,以供随时使用。船上应备有足够数量且大小及强度均适当的安全网,以供随时使用,架设安全网应覆盖整条登船通道,尽量降低人员在船舶与码头之间坠下,或跌落在码头、甲板或两船之间以致受伤的风险。安全网必须系紧,在适当情况下应使用码头上的连接点。
05
安放登船设备时,如跳板在船上的一端搁在舷墙顶部或与舷墙顶部齐高,则应设有一道舷墙梯。舷墙梯与跳板之间如有空隙,应加设足够的围栏,高度至少为一米。跳板和其他登船设备不得系于船舶的栏杆上,除非该栏杆已为此特别加固。跳板的使用角度应不大于水平以上30度。登船设备的安装位置应远离货物装卸区,上方也不应有悬吊的重物经过。如情况不允许,便需要时刻监控登船过程。
06
所有供登船用的设备或供吊装登船设备用的设备(包括起吊索)应由合格人员每隔适当时间检查,并应按制造商指示妥善保养及更新零件。每次安装设备后,应再次检查是否有变形、裂缝或腐蚀的迹象,应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