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游泳运动的国家之一,公元前6世纪左右,《诗经》就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文字记载。不过,那时的游泳并不完全像今天一样,为了强身健体、为国争光,而是根据不同的现实需要,被广泛地运用在军事、生产、生活以及娱乐等各个方面。
军事,奇技者,越深水渡江河者也。古代各国之间发生战争,除了陆战中战车、骑士短兵相接,也有利用泅泳潜行破坏敌人防守,配合陆上步兵和骑兵作战的案例。水浒传中也有类似描述。不仅靠近江海的南方各国重视水战,北方国家也同样重视。春秋时,齐国军队准备北伐孤竹、离枝两个小国,又怕精通水性的越国水军趁虚而入,齐国丞相管仲便特意修了一个又大又深的水池,以训练士兵的游泳技术,并下令能游者赏十金,结果“未能用金千,齐民之游水,不避吴越。”这说明经过合理指导和刻苦训练,北方人泳技可以远胜于南方人。
这一招非常有效。齐桓公率军北上时,越军果然进犯,但齐国早已有所准备:“管子有扶身之士五万人,以待战于曲菑,大败越人。”秦汉以后,在一些史书中有关修建训练基地,建设和教习水军设立官衔的记述就更多了。游泳这项技能在古代军队中很受重视,不论是传递情报还是发动水战,用好擅泳者,便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生产,置兵八千人,专以珠为事游泳不仅在军事活动中大展身手,在生产活动中也十分重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有人潜入水中采集珍珠。采珠不仅是民间行为,宫中也派出“采珠太监”和官吏监督渔民开采珍珠,选择精品运回宫室。除了珍珠之外,水底其他的奇珍异宝同样受到统治者青睐,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龙涎香”。
娱乐,出没于鲸波万仞,腾身百变弄潮是一种特殊的游泳活动,该活动大约起自唐代,诗人李益在《江南曲》中就有提道:“早知潮有讯,嫁与弄潮儿。”到了宋代,弄潮活动又有了极大发展,成为民间颇受欢迎的娱乐表演。每年八月,逢钱塘江大潮期间,临安人倾城而出,沿江搭建观潮彩棚,海面上,潮水如玉城雪岭,遮天蔽日而来,此时数百游泳健儿迎潮而上。
宋朝时期还发展出了“水秋千”这种观赏性的水上运动项目。这种水秋千类似现在的跳水,但不是用跳板或跳台,而是用秋千板,这是难度极大的跳水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文天祥也是一位游泳高手。他的高妙之处在于,能在江河之上谈笑风生、对弈夺将。每到夏天,他都约上另一位象棋好手周子善一边游泳,一边下棋,“于水面以意以枰,行弈决胜负,愈久愈乐,忘日早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