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文联的一栋员工宿舍楼里,有一对上下楼的邻居,同是高考失利两次的考生。他们虽然相差十岁,却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因此,他们经常互相鼓励。
年的一天,这栋宿舍楼传出喜悦的欢呼声。30岁的钟晱晱终于考进了《浙江日报》农村部,成为一名记者。而20岁的马云,受到了钟晱晱的鼓舞,也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这两个相识于微末的复读生,没有人能想到,他们会在将来接力中国首富的宝座。
根据今年3月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家大业大酒·胡润全球富豪榜》,农夫山泉创始人钟晱晱以亿元蝉联中国首富。在此之前,中国首富的位置由马云三次蝉联。
两位中国首富虽然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态度。与热爱混迹于精英圈、交好各行业大佬的马云不同,钟晱晱几乎不参与商界精英间的交际,被业界称为“孤狼”。他曾放言:“我就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同行们在干什么、想什么,我根本不管。”
钟晱晱的这种性格态度,甚至让他和另一位中国首富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反目成仇,纠葛半生。
记者出身却改行做生意,成为娃哈哈的代理商却被开除
古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不仅风景优美,更是人杰地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年,钟晱晱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当时,钟晱晱的父亲就在人才集萃的浙江文联工作。
可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钟晱晱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变故,他们一家人从杭州被下放到了绍兴诸暨。据传,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早年期间“卧薪尝胆”的地方,就是在诸暨。六十年代的诸暨不似省城杭州那般发达,钟晱晱虽然才十一二岁,也只好跟在村里的老师傅后面,当一个泥瓦匠。
由于钟晱晱早早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所以他对人情冷暖和生活的不易,有着超乎同龄人的更深的感受。钟晱晱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工作了十多年,颇有“卧薪尝胆”的意思,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年,中断多年的高考制度恢复。23岁的钟晱晱看到妹妹在备战高考,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可能会让他翻身的机遇。小学都没有毕业的钟晱晱开始恶补高中知识,他连续考了两年,还是差20多分。钟晱晱转变思路,先去考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他还以此为跳板,在年考进了《浙江日报》。
在钟晱晱5年的记者生涯中,他采访了多名企业家,跑过80多个县市报社。他的眼界渐渐开拓,也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渐渐地,一颗“自己创业当老板”的种子在钟晱晱的内心生根发芽。
年,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由于国家大力扶持,人才纷纷涌向海南创业。当时,《浙江日报》也大幅报道了这样的盛况。对此,钟晱晱也是十分心动。他申请停薪留职,去海南寻找机会,成为“浙江新闻记者圈下海第一人”。这一年,在钟晱晱的老家杭州,42岁的宗庆后创立娃哈哈,做出了一款促进儿童食欲的营养液。
年,满怀期待的钟晱晱在海南创办了《太平洋邮报》。然而,国内还没有私营报纸的先例。很快,钟晱晱的报纸就停刊了。既然大生意做不成,那就先做点小买卖。农村出身的钟晱晱又先后尝试了种蘑菇、养对虾、摆地摊、卖窗帘这些小成本买卖,也都没有赚到钱。
年,此时的娃哈哈经过两年发展,已经火遍大江南北,“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词也家喻户晓。钟晱晱通过之前在《浙江日报》的人脉,结识了娃哈哈的老板宗庆后。宗庆后对自己这位老乡很是赏识,大手一挥就给了钟晱晱海南和广西总代理的位置,还给了他更低的批发价。
为了维护产品的市场秩序,代理商只能在自己所辖的区域卖货。跨地区卖货被称为串货,这在业界是默认不允许的。然而,钟晱晱看到娃哈哈在广东的销量、售价更好,就冒着风险把自己手中拿到更低价的娃哈哈倒卖到广东湛江高价出售。
钟晱晱靠着倒卖娃哈哈,狠狠捞了一大笔快钱。很快,娃哈哈总部就发现了不对劲。宗庆后听说了这个事情勃然大怒,一气之下直接取消了钟晱晱的代理资格。因此,钟晱晱和宗庆后两人第一次结下了梁子。
紧跟娃哈哈脚步,抢占“瓶装水“市场,两次结梁后一笑泯恩仇
通过售卖娃哈哈,钟晱晱发现保健品这一行业十分暴利。他决定模仿娃哈哈,做一款属于自己的产品。那时候的保健品行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朝阳时期,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年,钟晱晱在饭局上偶然发现海南当地人很喜欢喝龟鳖汤。他在内心盘算,人们喜欢喝龟鳖汤养生,如果做一款和龟鳖有关的产品,是不是也会得到好评与追捧呢?
钟晱晱的性格一直以来都是说干就干、坚决果断。不久后,他就在海口成立了海南养生堂有限公司,并邀请了三个中医药专家专门研制龟鳖丸。
受到娃哈哈的洗脑广告词影响,钟晱晱也致力于营销。他在电视上投放广告,“早晚两粒龟鳖丸,好过天天吃甲鱼”。果不其然,这一洗脑的广告词带来了大量的消费者,从海南销往全国各地。而钟晱晱也赚得盆满钵满。
年,就在钟晱晱春风得意之时,他发现自己的老对手宗庆后已经转型到了瓶装水领域。这样异常的举动引起了钟晱晱的重视,他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保健品行业,只是表面祥和、欣欣向荣,平静的波涛之下实则险象环生。
当时的保健品市场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监管,消费者的信任崩盘、市场的大力整顿都是迟早的事。事实也是如此,年湖南的“三株口服液事件”爆发,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受到沉重打击,相关企业数量从多家骤降到多家。
因此,钟晱晱紧跟娃哈哈的脚步转型,进军瓶装水市场。他回到家乡杭州考察水源,收购了千岛湖畔的保健酒厂。年底,钟晱晱了成立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并把旗下的瓶装水命名为农夫山泉。
年,钟晱晱的农夫山泉瓶装水正式进入市场。此时,他的老对手宗庆后已经靠着纯净水和AD钙奶,在新的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甚至,在当时的瓶装水市场,雀巢、乐百氏、娃哈哈三大巨头形成割据局面,三分天下。
籍籍无名的农夫山泉虽然靠着“有点甜”的广告语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却始终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对此,钟晱晱很是心急。
年,钟晱晱想出了一个大招——将自家的农夫山泉与整个行业的瓶装水区分开来。他站在全国69家纯净水生产商的对立面,提出“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健康有害”的概念,并大力推崇自家的天然水。钟晱晱“孤狼”的称号由此诞生。69家纯净水生产商之一的宗庆后,也再一次和钟晱晱结下了梁子。
钟晱晱做了一个试验,他分别用纯净水和天然水养水仙花。实验结果是,水仙花在纯净水中更快死亡了。宗庆后气愤地回怼道:“水仙花在粪水里开得更旺盛,难道粪水比纯净水更好吗?”
钟晱晱这一举动引起了公愤,全国69家纯净水生产商在杭州联合起来将农夫山泉告上法庭。不出意料,农夫山泉输了官司,还赔偿了万元。
然而,农夫山泉经此一役,却打响了品牌名声。至今,瓶装水市场上“纯净水和天然水谁更健康”的争论仍在继续。
年6月,在打开农夫山泉的知名度后,钟晱晱直接把公司改名为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应对多元化的市场,他还模仿娃哈哈的AD钙奶,推出各种各样的衍生新饮品。
年,农夫山泉推出一款名为“尖叫”的饮料,通过挤压瓶身喝饮料的饮用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农夫山泉公司也开始蒸蒸日上地发展。
可就在此时,康师傅受到了农夫山泉区分“纯净水”和“天然水“的启发,在纯净水中人工添加微量矿物质,提出“矿泉水”的概念。由于康师傅主打中低端水市场,一开始,农夫山泉并没有把它放在眼中。
年,康师傅的矿泉水经过三年的发展,占据了17.3%的市场份额。而此时的农夫山泉只有10.5%的市场份额,是康师傅的二分之一左右。
钟晱晱坐不住了。他把矛头对准康师傅,提出“康师傅的矿泉水不如自来水”的论断。他还大张旗鼓地在农夫山泉的包装上附赠ph试纸,以供消费者自行检测。康师傅在农夫山泉的猛烈攻击中败下阵来,公开道歉,偃旗息鼓。
年,斗志昂扬的钟晱晱大力宣传农夫山泉的优质水源,还写出“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样著名的广告词。可是,没有一块震海之礁不经历海浪席卷、暴雨摧打,也没有一个人会永远一帆风顺、直挂云霄。
农夫山泉接连遭到严重的打击。年8月,《公益时报》质疑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公益活动的真实性。农夫山泉曾举办“喝一瓶水就向水源地孩子捐赠一分钱”的公益活动,并捐赠了万元。然而,农夫山泉在活动中的实际销售量为15亿瓶,涉嫌造假,这件事情也被称为“诈捐门”。
11月24日,海南海口市工商局又发布了一个如同惊雷般的消息——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的三款饮料中砷含量超标。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所以农夫山泉的这次危机,又被称为“砒霜门”事件。
消息一经发出,引起了整个消费市场的恐慌。一时之间,农夫山泉公司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钟晱晱也百口莫辩。而他的老对手宗庆后却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以德报怨,公开支持钟晱晱:“某些地方的有关部门,找企业的麻烦有点乱来了。”宗庆后与钟晱晱多年来的恩怨,在此刻化解了。
一个星期后,海口市工商局发布两家企业复检全部合格的消息。短短几天的舆论发酵,农夫山泉元气大伤。虽然事后澄清,但消费者并不买账。农夫山泉的两款涉事产品,销量直接下降了约50%。
超越娃哈哈,成为“瓶装水之王”,开启新一轮竞争
年至年四年间,宗庆后三次荣获中国首富的称号。当时,娃哈哈旗下的营养快线,年销售额一度超过亿元,风光无限。
可此时的农夫山泉,依然深陷负面舆论之中。
年4月,《京华时报》撰文《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再次把农夫山泉推上风口浪尖。此后,北京桶装水销售协会、华润怡宝等接踵而来,把农夫山泉告上法庭。
钟晱晱无奈,开发布会正面回应,却在记者们如同火药般的提问中败下阵来。最终,这件事情以钟晱晱气愤地宣布退出北京市场收场。
但是钟晱晱没有服输,反而越挫越勇。他坚信触底就会反弹,并乐此不疲地推出诸如茶Π之类的新产品。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从年到年,农夫山泉的营收逐年增长,从.91亿元增长到了.21亿元。
而农夫山泉的老对手娃哈哈,也没有一直顺风顺水。从年开始,娃哈哈的销售额连年下降。娃哈哈企业遭遇“中年危机”,走上了下坡路。究其原因,娃哈哈的产品线单一、营销方式老套。面对琳琅满目的新产品,消费者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自然就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