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我们一定能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在辽宁沈阳,今年首批确定的超30个百亿元的重大项目,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的产业项目有13个,占比近一半;在福建福州,民天国际物流中心场地平整工程项目工地上一片繁忙;在江西九江,施工人员加快银砂湾作业综合码头桩基工程建设,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万吨……放眼全国各地,一项项重大工程接连开工,一批批建设项目紧张推进。一头连着民生需求,一头连着企业供给,新老基建投资接续发力、同频共振,为激发内需潜能、优化供给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意味着要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我国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具有大国经济内部可循环的基本条件。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我们一定能不惧国际风云变幻,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国经济的优势所在。我们坚定贯彻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堵点、扩内需、补短板、扬优势,促进经济循环起来、运转起来。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持续巩固回升态势;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6%,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网上商品零售额达到12万亿元,消费动能继续增强;外贸规模首破40万亿元,高水平开放蹄疾步稳……翻看年经济成绩单,内需市场既有量的合理增长,又有质的稳步提升,更有结构的持续优化,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扎实成效。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要巩固和拓展优势,抓住和用好市场机遇。一方面,扩大内需不能搞盲目借贷扩大投资、过度刺激消费,而要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形成不符合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的落后产能和产品,要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短板”也是“跳板”,空白点也是增长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有可为。近年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智能终端、直播电商、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持续满足和创造需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落脚点,我们要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以规模扩大、结构升级的内需牵引和催生优质供给,我们一定能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今天的中国,充满生机活力;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坚持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统筹协调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新竞争优势,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不断开拓新空间、积蓄新动能。
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
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效率也要以公平为前提才得以持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结合
“山沟沟里绕蜡村,小路弯弯绕山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黑河镇绕蜡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受地理环境影响,当地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一度落后。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进,“信息高速公路”铺进山旮旯,农村公路修进深沟偏寨,村子面貌焕然一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当地还建起了葡萄种植基地,村民以土地参股,去年亩产葡萄逾斤,总收入52万余元。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对口帮扶……像绕蜡村这样的发展故事,在中华大地广泛上演,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走向共同富裕,生活蒸蒸日上。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只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才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以大力减税降费为企业纾困解难……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推出,极大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应该看到,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到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我们已经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应该看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避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价值底色。要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效率也要以公平为前提才得以持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结合,避免在现实中剑走偏锋、顾此失彼。既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效率而在客观上造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也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公平而影响社会活力的释放。以提升效率不断做大蛋糕,以促进公平分好蛋糕,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又让每个人都分享成果、参与其中。
“21世纪第一个10年,年均收入元;年,总收入140元;轿车换了1辆,电视机换了2台,电脑换了2台,手机换了3部……”这是山东省枣庄市一位市民的家庭“小账本”,记录着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折射出经济发展成果不断惠及亿万人民。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和新型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既是数字产业化新的增长点,又是产业数字化新的基础设施,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实体经济跃升的加速器。乘着数字经济发展东风,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海尔为例,我们从年开始探索工业互联网,于年正式推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现在,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链接企业90万家,服务企业8万多家。从实践来看,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并通过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的重塑,使企业实现降本、提质、增效,进一步激活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在企业端,工业互联网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新路径。中小企业利润往往相对微薄,数字化转型资源投入受限。而工业互联网具有开放互联、共建共享的特性,通过提供“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和强安全”的轻量化应用,工业互联网可以显著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以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方案让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以低成本、灵活的方式快速补齐数字化能力。比如,在山东淄博,一家工业企业通过引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工业窑炉开展数字化改造,完成改造后每条生产线能节省天然气15%以上,年节约余万元。如今,当地24家企业也积极推进窑炉智能车间建设,预计平均能耗将降低8%,劳动成本减少30%,生产效率提高8%。
在行业端,工业互联网为产业生态构建提供新可能。进入数字时代,用户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这也对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互联网具有“一米宽,百米深”的特点,所谓“一米宽”,是指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点,每个行业里的企业也都不一样,工业互联网可以施展的空间可能只有“一米宽”;所谓“百米深”,是指工业互联网能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推动上下游企业以数字网络实现深度连接,让行业实现从“有围墙的花园”向生生不息的“热带雨林”转变,从而促进整体产业实现深度整合、提质增效。换言之,工业互联网能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以更强更优的产业供给更好满足“千人千面”的消费需求,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从区域发展的视角来看,一个更开放、更具包容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更好地连接支撑发展的多种要素资源,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区域内的充分整合和更优配置。在这个意义上,深化工业互联网的运用,还能增强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在纵向上做深垂直行业,以新技术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横向上做大生态,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必能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十年来,国资央企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作出重要贡献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完成,下一步将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党和人民的深情缅怀,高扬崇德向善的永恒旗帜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凡常中铸就的伟大,激励人们更加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信仰所散发的光热,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
雷锋精神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成为构筑中国精神、提升文化自信、强健民族气魄的丰厚滋养,在新时代绽放出成风化人的璀璨光芒。
跨越雄关漫道,一路跋山涉水,一代代英雄模范的奋斗牺牲凝结为伟大建党精神,挺立起共和国的脊梁。
谆谆嘱托激起广泛共鸣,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
共产党人的炽热情怀,铸就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壤,雷锋精神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无限魅力。
雷锋精神代代传承,续写新时代的生命礼赞
一人一岗,一生一事。平凡琐碎可以饱满丰盈,涓涓细流势必汇成江海。
英名因传承而不朽,丰碑在奋斗中永驻。
穿越浩荡的历史,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处,撑起中国人民的底气骨气,汇入奔腾向前的时代洪流。
面向壮阔的未来,我们无比坚信,在迈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雷锋精神必将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梦想照亮征程,奋斗创造奇迹。
敢于担当,推动中国高铁赢得海外第一单
善于攻坚,推进高铁列控系统全套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勤于钻研,让列车安全飞驰在广袤大地
近年来,河南发挥自身优势,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河南正着力建设制造业强省、农业强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细化管护责任,推行网格管理
统筹管护资金,保障改造效果
推广三季轮作,提升地力水平
集众智、合众力,实现居民与社区的良性互动,才能破解社区治理困境,实现服务范围最大化、效果最优化
春回大地,各地驻村第一书记在田间地头问需解难、在群众身边用心服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干劲满满。建强战斗堡垒、发展富民产业、深化乡村治理……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合力
对接优势资源 带动增收致富
用好智慧手段 推动精细治理
近年来,华侨城围绕新时期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