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艺术极盛时期的东西文明冲撞马拉松温

北京主治扁平疣医院 http://m.39.net/pf/a_8812972.html

如果要为古典时期与希腊化时期——这多年璀璨的希腊历史面貌,勾勒出一个大致的、粗简的轮廓线,那便是:波斯人的西侵,与希腊人的东进——东方与西方两个文明世界之间通过战争、贸易促进了彼此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成为希腊艺术之花绽放的背景。

在艺术史中,将“神话时期”后的古希腊划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公元前6——前4世纪的古典时期、公元前4——前2世纪的希腊化时期。

经历过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神话时期”后,希腊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建立了自己的奴隶制民主政权,他们一共建立了座奴隶制城邦,我们最为熟知的雅典和斯巴达便是这一时期开始兴盛;另一方面,其美学思想也开始萌芽(见第十二篇文章),这为他们创作出更完美的艺术作品提供了必要的思想武器。

希腊人的创造力不仅仅停留在人世间,在天上,他们还继续完善着自己的神话体系。这一时期的文学、戏剧作品,重新诠释或者梳理了古希腊神话体系,继而深刻地影响了希腊的建筑、雕塑与绘画。

题图:安格尔《荷马被神格化》年

壹爱奥尼亚起义与斐力庇第斯之死

古典时期的希腊,各城邦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进一步成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其所取得的文学、艺术成就,代表了整个西方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此前“古风时期”的希腊人从古埃及、印度、巴比伦文明中广泛吸取营养后,自古典时期开始了艺术自觉的阶段。

他们变得无比自信,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并用来娴熟地展现他们对的敬仰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而伴随着古希腊艺术这幕高潮剧的来临,其背景却是一场横跨半世纪的东、西文明之间的战争——“希波战争”。

位于西亚的波斯到了大流士一世(公元前—公元前年)统治时期,已经征服了埃及与印度,建立了奴隶制度高度发达、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对于帝国西边的希腊,大流士一直想将其纳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爱琴海东边的爱奥尼亚(Ionia)地区,便是其进攻希腊的跳板。爱奥尼亚并不是像雅典或斯巴达那样是一个具体城邦的名称,而是泛指一个地区。主要包括如今土耳其安那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北至伊兹密尔,南到哈利卡尔那索斯以北,也包括希奥岛和萨摩斯岛。

在艺术史上,爱奥尼亚地区贡献了自己的建筑风格——爱奥尼亚柱式,这种据称有着女性形体之美的建筑柱式,主要特征是其顶端两边有涡卷状,成为后来希腊建筑中的典型柱式之一。以下这幅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收藏的图书中,所描绘的古代遗迹,其中两根柱子便是典型的爱奥尼亚柱式。

巴黎高美教科书插图中典型的爱奥尼亚柱式(赵青川摄)

这一地区早在公元前左右就有一些原始部落定居,自公元前年波斯人开始统治这里。在波斯的高压政策下,以弗所、米利都和伊兹密尔等城市结盟为爱奥尼亚(Ionia)联盟,于公元前年爆发了反抗波斯人统治的起义。

米利都成为起义者的大本营,他们先后向希腊本土的斯巴达、雅典和埃雷特里亚等城邦求援,得到雅典和埃雷特里亚的出兵相救——这导致了希腊与波斯直接开战。起义6年后、公元前年,米利都遭波斯军队攻陷,城中的男人悉数被杀,妇女和儿童则被贩卖奴隶。

公元前年爱奥尼亚地区起义示意图

因为雅典与埃雷特里亚对爱奥尼亚的援助,为大流士入侵希腊本土提供了理由。公元前年,大流士派出2万5千人的队伍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腊进犯,因受到飓风和色雷斯人的袭击被迫撤退;又过了两年,公元前年,大流士再次派出约5万人的军队第二次远征希腊,这一次波斯人攻占了埃雷特里亚城,并且在雅典东北的马拉松平原登陆。

雅典派出了著名的长跑健将——斐力庇第斯连夜跑往斯巴达求援,这哥们儿在两天内跑了公里,于9月9日到达斯巴达,但斯巴达人表示只有等待月亮圆了才能出兵援助,也就是说需要再等一个星期。因此,在接下来的马拉松会战中,雅典人不得不面对两倍与自己的波斯军队。

最终因雅典方面指挥正确,波斯陆上军队被围歼。雅典人在这次马拉松战役只付出了人阵亡的代价,而波斯军则损失了6人。

波斯军队战败后,已经受伤的斐力庇第斯再次从马拉松平原的战场跑回雅典传信,在极速跑了42公里后,暴毙身亡。

斐力庇第斯临终前所奔跑的距离为42公里米,这个长度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设定为马拉松运动的竞技距离。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录了斐力庇第斯临终前高呼的口号:“欢乐吧,我们胜利了!”

这位希罗多德(约前年─前年)所著的《历史》,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他因此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而他正是出生于小亚细亚海边的一位爱奥尼亚人。

贰温泉关与斯巴达战士

经历过两次失败的波斯人,开始了十年卧薪尝胆,大流士去世6年后,公元前年春,其接任者薛西斯一世亲率陆军十万及战舰千余艘再度进兵希腊。

这一次希波战争中,发生了著名的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斯巴达战士及其它城邦约人的军队,负责防守希腊的第一道防线——温泉关。这只部队阻挡了十万波斯军队的进攻,直到第三天波斯军队由本地向导带领抄小路进攻其后方,才导致斯巴达精兵阵亡。

温泉关的悲壮故事在日后的诸多艺术作品中均有反映。18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奠基者雅克·路易·大卫(-年)就创作过一幅《列奥尼达在温泉关》,这幅如今收藏于卢浮宫的巨幅油画尺幅为x厘米。据说大卫用了十五年时间才完成。

画作中斯巴达国王肌肉发达,他端坐在画幅正中,右手持剑、左手执盾,眼神沉重而安详。他的身体被明亮的光线照耀,似乎成为整个画面内容的一道分割线,与周边混乱、激昂的人群形成鲜明的对比。画作左上方,几位士兵正用剑柄在岩石上刻字,这是他们死前的遗言:

“路人啊,请告诉斯巴达人,我们遵守了诺言,长眠于此。”

《列奥尼达在温泉关》细部

大卫在处理这些细节时一丝不苟,但也有人批评这幅画作缺乏人物之间的互动与呼应,因此画面尽管精细,但整体上并非流畅,倒像是由各个不相干的情节拼凑在一起的乱炖。

有关温泉关之战,公众更为熟悉的要数年出品的美国商业大片《斯巴达勇士》。这部电影用现代美国人价值观——FightforFree——解读了古希腊人对待政治、战争和宗教的态度。其单调乏味的剧情,也常被人用着嘲讽,甚至有网友揶揄这是一部“以情趣内衣为核心的超长MTV”。

美国商业大片《斯巴达勇士》剧照1

美国商业大片《斯巴达勇士》剧照2

温泉关失守之后,波斯军迅速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土地,雅典城也被波斯人攻占并且遭到了焚毁。

此后希腊联合舰队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击败波斯海军,远征而来的薛西斯一世害怕后路被切断,被迫撤回国内。公元前年8月,波斯5万大军再度入侵希腊,双方在普拉提亚附近举行决定性会战,波斯军队再次被希腊人击败。至普拉提亚战役后,标志着波斯人三次远征希腊以失败结束。

此后的波斯采取了守势,而雅典则逐渐开始反攻,谋取了爱琴海域的霸权地位。公元前年,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斯城附近重创波斯军,双方此后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等地的控制,并且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

至此,历史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落下帷幕。

叁希腊化时期

和平仅仅是一段短暂的插曲。薛西斯一世在公元前年火烧雅典卫城的行为,成为希腊人深藏着的仇恨种子。

一个多世纪后,公元前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公元前年—前年)继承其父亲的遗志,率领军队发动战争,入侵小亚细亚,继而进攻波斯。

亚历山大帝国疆域

亚历山大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荡平了埃及、波斯及印度。就在他希望继续进行自己的征服时,却因为突然发病在巴比伦去世。这是公元前年6月初,年轻的亚历山大大帝还不到33岁。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继任者们将他所征服的帝国瓜分为三部分,希腊进入了希腊化时代。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拉斐尔所做的《雅典学院》中,就出现过这位青年大帝的形象:他正与安提西尼、色诺芬一起,聆听苏格拉底的辩论。

十七世纪法国法国皇家绘画雕塑院院长、首席宫廷画家夏尔·勒·布伦(charleslebrun——年)曾经画过一幅《波斯皇后伏于亚历山大大帝脚下》,这幅画作如今收藏于凡尔赛宫。画作内容正是当亚历山大打败大流士三世后来到了其军帐,大流士的母亲、波斯皇后率领众人拜见亚历山大的情形。

《波斯皇后伏于亚历山大大帝脚下》横:厘米、宽厘米凡尔赛宫藏

作为首席宫廷画家的勒·布伦也有借这一题材迎合当时路易十四的情趣,他奉承后者像亚历山大一样的伟大征服者。

通过此前一系列文章,我们大致回顾了希腊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而通过本文,也大致介绍了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这两个古希腊艺术发展的极盛阶段——希腊与波斯间的历史背景后,接下来我们将具体看看:希腊艺术家们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