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揽男子跳水三米板冠亚军谢思埸夺金

北京主治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8890894.html

8月3日,中国选手谢思埸和王宗源包揽东京奥运会男子跳水三米板冠亚军。

“老将”表现优异,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后浪”王宗源。

中国跳水队第位世界冠军、男子单人3米板项目首位突破分大关的选手、湖北首金获得者……这些头衔都来自于同一个“00后”——王宗源。

东京奥运会男子三米跳板跳水项目,中国队的参赛人选是里约奥运会冠军曹缘和、年世锦赛冠军谢思埸,原本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延期这一年,杀出了个王宗源。

年10月出生的王宗源是武汉人,从小住在汉江附近,3岁左右就开始在江里玩水。学了两年体操,7岁时,他改练跳水,15岁入选国家跳水队,初到时,王宗源心里又开心又害怕,怕自己达不到国家队的标准,改不好动作,没有办法在国家队留下来。只好花很多时间去认真训练。

仅过两年,年光州世锦赛1米板决赛中,王宗源在前几轮落后的情况下上演惊天大逆转,成为中国跳水第位世界冠军。

东京奥运会延期后,中国跳水队宣布重启奥运选拔的那天,王宗源和老队员的反应截然不同:“过去的成绩归零,说明我可以和谢哥、缘哥(曹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王宗源意识到,机会向自己招手了。初出茅庐的他很快便崭露头角,在-年举行的三站奥运会选拔赛上,双人项目他包揽3金,单人项目揽获2金1银,并在武汉站成为世界首个突破分大关的运动员,奥运入场券水到渠成。

正式加盟奥运“梦之队”,备战压力剧增,磨合成了王宗源和谢思埸这对新组合要闯的第一关,王宗源说:“和老队员配对,我怕拖后腿。”但不服输的他立刻就找到了解决办法:“加倍努力,多和教练沟通,多配合,达到师兄的水准。”

王宗源开始增加动作难度,虽然当时成功率不太高,但成绩得到大幅提升。目前,王宗源已成为男子3米板动作难度系数最高的运动员。在有所收获的同时,新的困难来了:体重增加,腰伤加重。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挺了过来。

踏实、淡定,对自己要求高,训练刻苦……这是谢思埸对王宗源的评价。

在7月28日进行的男子双人3米跳板上,王宗源比赛的时候,转播画面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他的身体多处地方都缠上了厚厚药物“胶布”,包括肩膀、腰部、脚部等位置,贴满了看上去像膏药的肌效贴。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感受到,想要成为奥运会冠军,想要站在奥运会的舞台上,运动员私下付出的汗水与伤痛有多少,恐怕常人是无法想象的。

作为赛场上的运动员,王宗源踏实、淡定、刻苦训练,而赛场之外,他又只是一个爱耍酷、内心柔软的大男孩。

东京奥运会夺冠之后,面对镜头,王宗源用上了家乡话,表达着他对襄阳和家人一直以来支持的谢意。不足40秒的画面,记者录了两遍。当王宗源指着那块沉甸甸的金牌,说起自己现在“非常激动、非常兴奋”时,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睛不停地眨着,眼眶也有些湿润。几秒钟后,他又很快控制住了情绪,激动、幸福的泪水终究没有当场流下。

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王宗源要去完成赛后流程。告别时,他笑着向记者挥了挥拳头,“我会更加努力的,一直继续下去!”

跳台之外的王宗源,与还在校园里享受“青春作伴”的同龄人并无多大差别,喜欢时尚,喜欢社交媒体……

翻开王宗源的微博,内容虽然不多,但相册里记录了自己的生活,还有与队友的训练和比赛。休闲时光,他会换上一身潮装,与队友来到北京三里屯各种自拍,然后配文写道:帅到飞起。

甚至每次站上领奖台前,王宗源都要弄一个帅气的发型,他自己也笑着说:“对,我还真的挺在意自己的发型的,有点偶像包袱。”

如同所有追逐梦想的人一样,王宗源用汗水拼出了回报,用真实赢得了大家的赞美和喜爱。

希望这个两个男孩,在跳板上跳出新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