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龙头的惨败教训,企业成功带来的陷阱

北京皮炎权威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611/9051898.html

专栏作家:朱金科,《打赢品牌仗》作者

文字校对:王铁担

美术设计:李妙章

文章字数:-1字

阅读时间:5-15分钟

写在前面

一家酸奶企业不到3年就窜升酸奶龙头,却差点败在品管危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每一个成功案例的背后,都有一个陷阱。本文接下来将详细讲述。

壹、有时候,失败是成功的跳板

在职场上,彼得原理(PeterPrinciple)讲述的是经过升迁后无法驾驭新职位的状况,这是一个常见却出乎许多人预料的现象。在某个层级上表现良好的员工,因为无法达成新职位的需求而表现欠佳,无法进一步发展。

实际例子像是业务员晋升为业务经理,或是顶尖的研究人员升任学术部门主任。而创业公司各阶段发展节奏快,因此在每个阶段产生越来越多样的需求,创始人就成为彼得原理的典型代表。

以希腊酸奶公司乔巴尼(Chobani)创始人汉迪·乌鲁卡亚(HamdiUlukaya)为例,他在土耳其的一座小村庄长大,父母是制作起司和酸奶的库德族(Kurd)农民。年,乌鲁卡亚在安卡拉大学(AnkaraUniversity)就读政治系期间,因为政府打压库德族少数族群,所以他离开土耳其,转往美国学习英文,接着修习商业课程。

他觉得美国的酸奶差强人意,表示:“我觉得美国酸奶太甜也太水了,吃起来很恶心。我想吃酸奶的话,会自己在家做。在年,我看到一封卡夫(Kraft)的酸奶工厂要歇业转售的推销垃圾邮件,于是产生兴趣。”然后买下了这家工厂。

不出3年,乔巴尼在酸奶的广大市场中坐拥最高的市场占有率。如同乌鲁卡亚所言:“乔巴尼进入ShopRite超市后一、两周,就接到份订单。我们第一次收到时,还再次确认不是份多打了一个零。结果我们最大的挑战很快就变成不是要卖出够多酸奶,而是要有办法制作出足够的数量。”

没错,他说的没错,年公司销售就超过了10亿美元。他大举成功,和许多投资人接洽生意,促成公司惊人成长。他说:“希腊酸奶一时间变得很热门,像达能Dannon和优沛蕾Yoplait等大品牌都想开发这块市场。

我们需要尽快成长,防止这些公司抢走我们创造出来的市场。有一阵子,我接到许多私募股权公司的电话或是和他们洽谈,他们想要让你产生自我怀疑,好为自己铺路。我不断听到同样的说词:‘你以前没有做过这一行’、‘这一行不适合创业公司。’”

贰、你务必要留意成功时遭遇的危机

面对这些负面意见时,乌鲁卡亚变得更有自信。他仔细推论后,认为自己早期做的决策是正确的,所以扩大时为什么不能照做?他想:“那些人有的筹码,除了钱以外,还有什么?”

乌鲁卡亚很有自信,认为其他人没有极具经验的专业人士坐镇,所以没有人能比他还会经营他的公司,他觉得不需要在自己身旁或团队中新增后援。

在同行业竞争者的第一批酸奶上市时,乌鲁卡亚表示有一点担心,但是实际吃过这些产品后,发现自己多虑了,他说:“我试吃他们的酸奶时,觉得味道糟透了,简直像是坏了。我甚至还在想,这些公司是不是故意要赶走客人,毁掉整个希腊酸奶市场,保障原有品牌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乔巴尼的状况还很安全。不过,这家公司开始面临本身产品品质的问题。年底,乔巴尼在距离总部2千英里的爱达荷州特温福尔斯(TwinFalls),斥资4亿5千万美元设立最先进的酸奶工厂。

在顾客开始投诉酸奶起泡、包装膨胀时,公司宣布大举将产品下架。杂货商开始对公司失去耐性,缩减货架上贩售的酸奶。同时,达能Danone和优沛蕾等竞争对手积极推销产品,因此乔巴尼的销售量下滑,在年下半年的营业损失高达1亿1万美元以上,公司积欠7亿多美元的债务。

于是,乌鲁卡亚转变发展方针,找来巨型私募股权公司TPG,借由对方的雄厚资本与业界关系来调整公司的规模。产品下架后的3个月,乔巴尼雇用3位有经验的人员,包含财务长和供应链长,他们各自拥有18年以上的经验。

乌鲁卡亚说:“当初我们的营业额从零增加到10亿美元时,就应该替换这些职位的人员3、4次了,但是因为我觉得他们很棒,所以没有做出改变。”

我们从乌鲁卡亚的例子中,退一步看看全局。当事业发展或变得更加复杂,原本带来成功的人在下一阶段里往往难有良好表现。我们倾向对帮助自己开拓事业的同事展现情义。在公司发展的初期阶段,重点通常是任用能身兼多职、表现灵活的人,即使他们没有特别专精的项目。

在取得成功和经历成长后,事业挑战经常包含在特定职位上有优秀专才,这一点比灵活度更重要,而这些挑战很快就会让早期人员应接不暇,但是在企业发展的新阶段里,领导者却未能尽快改组团队。

成功来得越快,挣扎变得越强烈,他们在理智上知道要替换一起奋斗的旧伙伴,但是心里却非常抗拒。“什么?要换掉帮助我们走到这一步的人?可是他们都很棒!”

古典原则是原有人员在稳定的组织内晋升,这一点却和彼得原理背道而驰,后者讲的是组织变化造成原本的人员即使角色不变,能力也无法配合。

这是每个人都可能在成功时遇到的危机,一开始常常令人难以费解(陷入这些危机的人更会感到不快)。我在研究并分析多家创业公司时,开始注意到这些危机。创始人暨执行长中,如果曾完成艰困任务,开发出第一批重要性非比寻常的产品,执行长被替换的可能性显然较高。

基本上,负责技术或科学的共同创始人在产品开发完成前是最适合领头的人,然而一旦产品开发完成,并预备好对顾客销售后,公司面对的挑战产生巨变,原本的技术市场企划要扩展成一家公司;

市场企划团队要和销售团队合作;执行长要能建立、领导及整合多种职务。技术或科学创始人通常对这些职位缺乏经验,也因此不知道如何面试并挑选新进人员,更别说是管理和整合了。

这些需求的性质变化,让创始人原本的优势变成包袱。改变发生后,即使是最聪明的技术或科学创始人也需要在短期内掌握全新知识,从而让创业公司的进度趋缓或危及发展。

叁、假如你受到了成功的蒙蔽,梦想也会转为梦魇

谈到自我觉察方面,快速取得成功的人常会面临乌鲁卡亚遇到的艰困挑战:受到成功所蒙蔽,因此看不到成功可能变成挑战的迹象,还以为自己掌控一切的状况。乌鲁卡亚成为少数在公司快速成长后,还能让事业继续鸿图大展的创始人。

不过,就算我们都能说出一些创始人的名字,也只因为他们是少数特例。在更多的情况下,成功的创始人会受到成功的挑战所蒙蔽,就像乌鲁卡亚那样。

这些成功带来的危机,也适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我们常常抱持着追求卓越的热情,不断攀登新的阶梯。达成那个目标时,我们兴高采烈,但是对下一阶带来的挑战往往准备不够,把我们最喜欢的梦想变成噩梦的开始。

成功带来的挑战中,如果性质和以前遇过的不同,就会变得难以应付。

在创业公司里,一开始创造的挑战被成长的挑战所取代,一个需要的是领导才能,另一个需要的则是营运才能。在市场企划中,完成设计的挑战让人忽略更困难的实行挑战。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很高兴度过一个阶段,接着又遇到预料外的挫折。

举例来说,某个家庭租了很多年的房子,希望能买套房,因此努力存首付款。在几个月看屋后找到中意的,经过协调沟通就签订购房协议,很兴奋地打包行李,准备入住新居。

就要搬到梦想住屋了!然而,买房的蜜月期持续不久,他们发现要处理麻烦的草坪,以及容易淹水的地下室。

还有因为没有修葺好边墙遭到罚款、屋瓦掉落,以及在倒塌压垮车辆前先修剪树木,而且欠缺必需的能力或心力来打理一切,还没有准备永无止尽地支付税金、水费、维修费及收垃圾的费用,这时候他们宁可回到过去租屋的单纯生活。

成功本身会带来挑战,但是他们只一心一意朝著成功迈进,而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不幸地,现在要把房子脱手变得更困难了。在这个决策上按下“还原”键的成本变得更高,一方面要清出屋内的物品、支付相关中介费用与搬家费用。他们确实取得成功,但是毫无益处,而且所处的情况还不如当初成功搬出公寓前的日子。

如同接下来将看到的,创始人在达成里程碑的同时,不是只为了暂时的成就,而是要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这一家人和乌鲁卡亚能学习这些创始人的范例。

行文至此,我建议正在阅读的你,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以下几个问题:

1、你是否曾升任自己追求的职位,但是接下来发现自己应付不来,还没有预备好转换到新角色?

2、职场之外,你是否曾遇到所属团队晋升最后决赛阶段,接着发现你还没有预备好迎接随著成就而来的竞争?

3、申请学校时,你是否在录取梦想的学校后,担心(或发现)自己还没准备好拿出超凡表现?

4、以上两种情况中,有哪些方法能让你做出更好的预备,让成功更为长久?

肆、不要陷入事业成功却人生失败的窘境

我们来看看Nike创始人菲尔·奈特的故事。年代晚期,奈特的公司成为美国最大的运动用品公司,但这时候的经营者还是奈特本人和他的好友。整场会议变得吵吵闹闹,彼此间的不和越演越烈,常常演变为没有必要的激烈争辩,混乱情况显而易见。

奈特明白应该把公司交由专业人士负责,但是他难以掌控手下的重要高层。有一次奈特到缅因州出差时,有位高级经理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买了一家工厂;营销总监罗伯·施特劳斯(RobStrasser)急着跟进,太早把产品上市,导致收到上千笔退货,也让Nike品牌受损。

施特劳斯和几位重要经理后来都与妻子离婚,因为他们常常不回家,简直就是让妻子穿上“Nike寡妇”的T恤。就连奈特的妻子也曾提出离婚申请,只是后来撤销了。

我们常常觉得职场生活和个人生活是分开的,工作不顺利时,希望至少回到家时,家中的宝贝能张开双手,跑向我们的怀抱,很兴奋地喊道:“妈咪回来了!”

但实际的情况是,工作一帆风顺时,回到家却可能必须处理挥之不去的家务。要是其中一边的成功,也能让另一边跟著成功就好了!

Nike的成功让许多妻子“守活寡”;同样地,乌鲁卡亚在乔巴尼起初获得成功时,也让个人问题变得更棘手。他在年代晚期创业之初,和爱斯·吉拉伊(AyseGiray)步入婚姻2年。年,乔巴尼成为数百亿美元的企业后,吉拉伊控告乌鲁卡亚,和他索讨公司53%的股份,她表示之前提供资金支持乔巴尼公司的前身,并且有手抄文件记录双方的协议。这场涉及5亿万美元的官司缠讼3年,在法官做出裁决之际,乌鲁卡亚同意和解。

如果乔巴尼没有获得成功,吉拉伊说不定就不会主张拥有所有权。乌鲁卡亚功成名就,却让他陷入原本不会遇到的艰困挑战。

结语

在我们最珍视的生活领域里,希望成功接踵而至,避免失败接连而来。如同接下来要探讨的,创始人的最佳做法让我们看见要如何从失败跃升到成功,避免从成功落入失败。通过这些方法能让我们采行有效的最佳措施,并减缓最糟状况带来的打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