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寒冬,冷风刺骨,日夜温差如同两个世界。屋里热气腾腾,屋外冰天雪地。这样的气候变化,小儿们受不了,一个个得了病。医院、诊所里,挂号的、看病的、打针的、吃药的,都是些哭哭啼啼的孩子。
冬日寒风凛冽,婆婆不许孩子出门游玩,只得窝在家中读书玩耍。屋内暖气充足,二宝却穿了三层衣服,秋衣、卫衣、马夹一应俱全。婆婆说:“我觉得冷,孩子也得多添衣裳,免得感冒了,受罪受累。”
婆婆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这是人之常情。孩子一病,大人心焦,孩子难受,身心俱苦,谁不想保护好自己的骨肉呢?然而这样的做法未必明智。这样过分呵护,反而会使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免疫力低下,更易染病。
孩子们的身体,是咱们最关心的事。要想让他们少受病魔的折磨,就得注意这三点。
01一要坚持让孩子外出活动
寒风刺骨,只要防寒得当,娃娃也不怕着凉。带娃娃到公园走走,呼吸清新的空气,晒晒暖和的太阳,身体健康,抵抗力强,还能多摄取维生素D,一箭双雕。
户外活动的花样繁多,可以步行、跑步、骑平衡车、骑三轮车、骑自行车等等,也可以玩玩简易的运动器材,滑滑梯、跳跳板等等,娃娃乐此不疲。我们常常带二宝去骑平衡车,他乐在其中。
在公园里还可以观察万物,观察花草、动物、风景、各色人等,增长见识。二宝还喜欢在公园里学习文字、地图,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02二要出门给孩子做好防护措施
我尝试用老舍的口吻重写了一下文案,你看看如何:
病菌在冬日里又活跃起来了,咱们可得小心谨慎,带着娃娃出门,一岁多的就给他戴上口罩,别跟人家挤,别摸小动物,别碰冷冻海鲜,让娃娃多用眼睛,少用手指。出门前得吃饱饭,不要随便吃外面的东西,哪些东西不干净。
如果玩得时间长了,就得带上消毒液、湿巾、手帕纸,吃东西前要把手洗干净擦干净。还得带上保温水杯,多喝水。冬天太干了,虽然不怎么出汗,但是不能缺水。要不然娃娃的嘴唇就会干裂。
回到家里,得把手洗干净。孩子们不懂事,走到哪儿摸到哪儿,手上沾满了脏东西。有的孩子还不肯洗手,那就得想个法子哄他们。唱个儿歌啥的,让他们高兴高兴。
我记得有本画册叫《妈妈,我自己来》,里头有首儿歌,挺逗人的,你可以试试看。湿湿手,搓搓手,冲冲水,捧捧水,擦擦手,小手干净了。
《妈妈,我自己来》这本书讲述了小儿如何自理,从衣食住行到学习生活,无一不包。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失为一本好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开链接看看吧。
¥2小捣蛋皮皮绘本:妈妈,我自己来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34.5购买记得有一回,我和孩子一起看视频,里面有个词叫“splashing”,就是洗手时水花四溅的意思。孩子听了很好玩,每次洗手都要我说一遍“splashing”,他才乐意去。
03一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老人家身子骨不好,冷热不知,总觉得天寒地冻,就想给孩子多添衣裳。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奶奶冷的道理。可孩子们不一样,他们活泼好动,新陈代谢快得很,一出汗就热得慌。他们穿得多了,反倒受罪。所以呢,孩子的穿着,还是要看爸爸的标准,别让老人家操心了。
最简单的穿衣规则是洋葱法则,如同洋葱一般,层层叠叠。秋衣、卫衣、马甲、外套,四件衣服,随温度增减而穿脱。室内二十度上下,秋衣卫衣或秋衣马夹,二者任选其一即可。室外则需四件俱全,不可有丝毫疏忽。若是进了超市等暖和之处,只需脱去外套,便可轻松自在。这就是洋葱式穿衣法,你学会了吗?
04二不要给孩子盖很厚的被子
孩子们睡觉时,家长们总是心疼,怕他们冻着,就给他们盖上厚厚的棉被。其实这样不好,暖气一开足了,就该换上夏天的凉被。要随时看看屋里的温度,别让一床棉被从冬天盖到春天。
孩子们夜里爱动,有时是因为被子太重,身上发热。家长们要摸摸他们的头颈,看看是不是热乎乎的,如果是,就赶紧换上薄一些的被子。头颈部暖和暖和才对,出汗太多就不好了。孩子们出了汗,又把被子蹬开,就容易着凉。着凉了就会生病。生病了就麻烦了。
05三不要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冬日里,老人们带着孙儿孙女,到处找个暖和的地方玩耍。室内游乐场、大商场,成了他们的首选。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又不用担心风雪,看着小家伙们嬉戏打闹,心里也舒坦。
可是这些地方人山人海,空气不流通,病菌随处可见。万一有个小毛头儿感染了什么,就会像火星儿一样,把其他的小毛头儿都点着。因此,选个游乐场所,不要跟着人群走,要找个清静的地方,也就是没什么生意的地方。我每次带二宝出门,都是看准了哪里人少,就往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