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领导从国企辞职后混成一地鸡毛,告诫4

我的“亲”上司老张,当年在央企二级单位里属于“人中龙凤”。十年前,他错把平台当能力,从央企辞职去民企,十年后却混得一地鸡毛。前不久跟我喝酒,借酒消愁愁更愁。人到中年的“老领导”,哭得一塌糊涂。送他打车时,他还拉着我的手嘱咐:千万不要轻易从体制内辞职。

“老领导”在十年前具备“职场精英”的所有“硬件”:名校硕士,主流专业,人高马大,头脑灵光,智商颇高,情商不低,思路开阔,章法多多,一看就像将来能“飞黄腾达”的样子。当年,年纪轻轻就从基层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公司最年轻的中层正职。

关键是,他担任了当时“红极一时”的规划计划部门的正职。这个职位,基本都是公司副总的预备“跳板”,升职加薪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些人不知道国企“规划计划部门”的作用,这个部门掌握企业发展的投资项目和资金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企业要投资干什么项目、预算多少钱,都是这个部门编制计划,由“一把手”和分管副总亲自把控。

老张的身边永远围着一群老板,他们对他毕恭毕敬,根本目的都是想从重大投资项目中拿到一些工程。老张每年要运作几亿的资金,推动几个重大项目运转,感觉自己可以“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了。在老板的恭维下,暖风熏得游人醉。老张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这个工程是我做的,那个项目是我促成的。其实,老张只是国企项目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十年前,集团公司下派了一位副总,其实也就是来挂职“镀金”的,临时挤占了副总的职位。这位副总分管老张,外行领导内行,让老张非常不爽。老张属于那种“精英”人才,一点委屈也受不了。有位老板哄他高兴,说:你这样的高手,在我们公司早就是副总了。不行,你就到我公司来做副总,我给你开年薪万,是你目前的4倍。另外,再你配备一辆奔驰车。

当时,老张正巧跟副总吵了一架,一气之下,立即辞职到这位老板的公司。老板直接兑现了承诺,给老张副总职位,固定薪酬24万(每月工资2万)+浮动绩效80万(完成利润指标)。老张非常自信,我每年运作几个亿的项目,拿到几个大工程还不是小菜一碟?

老张没有想到的是:人走茶凉这么快、现实打脸这么响!老张辞职担任民企副总后,以为可以利用自己在国企的人脉,轻松拿到项目。但是,老张摆了饭局请原来的同事、下属吃饭,掌握实权的“朋友”一个也没有来。有哥们私下告诉他,副总暗示他们不要跟老张有业务来往。

老张辞职之前,并没有想到“人性如此之恶”。其实,也不算是“人性之恶”,属于“人性的正常反应”。原来的“人脉”纷纷开始“避嫌”,不跟老张有经济来往,请他们喝酒也是千方百计推脱了。本来可以不靠关系就能正常拿到的项目,现在反而拿不到了。这种“不正常”,其实就是职场生态的“残酷性”,“老朋友”跟他划清“界线”了。

老张开始“不信邪”,凭他多年在项目口的经验,一定可以从其他国企拿到项目。结果,再次被打脸。老张原来担任国企规划计划部的负责人,别人都会高看他一眼,都是有求于他,都在巴结他、讨好他,不是看他“长得帅、有魅力”,而是看他“手里的权力”。他能运作上亿元的大项目,不是他个人的能力和本事,而是由国企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正常运转、推动的。这是国企“大平台”的作用,而不是他的“本领”。

老张从高高在上的国企“甲方”变成了民企的“乙方”,累死累活地跑了一年,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最终也没有完成副总经理的年度利润指标。民企老板还是很“客气”的,给他兑现了10万的“辛苦费”,全年收入加起来还不到30万元,比他在国企里舒舒服服拿到的年薪还低一些。老张后悔不迭,也只能灰溜溜地主动辞职了。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后来从那家企业调动到了集团下属的北京企业。后来的事情也多少知道一些:老张辞职后,部门副经理接替了他的职位,前几年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年薪超过60万。如果老张能忍住委屈、不被诱惑、不高估自己、不自以为是,那个副总经理的职位一定是他的。现在呢,老张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打工了?他很少见熟人,他后来的境遇肯定不是太好,否则,他也不会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我从事国企机关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十几年,见过不下20位“熟人”辞职,混得比原来好的不超过3位,绝大多数人都混得不如之前。所以,总结老张辞职的“反面案例”,还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为什么不要轻易从国企、央企等单位辞职?主要有四点原因:

第一,错把平台当能力,过高地高估自己的本事,忽视了市场丛林法则的残酷性。

国企、央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规模比较大、在当地有一定地位、在某些领域具有特殊经营资质,所以,国企特别是央企的平台都是比较高的。在国企和央企里能轻松办成一些大事,虽然跟个人的才华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平台在发挥优势。国企的体系都是庞大的,一件大事也不是一个人能办成的,而是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运转。

有一些人就会错误、片面地把平台的作用误认为是自己的个人能力。严重高估了自己的才华和贡献,正如老张一样,运作上亿的项目,觉得自己的本事很大。其实,他只是这个庞大体系里的一颗螺丝钉,离开了你,换上另外一颗螺丝钉,这个庞大的机器照样运转。

但是,跳槽到民企、私企,就要遵守市场的丛林法则了。老板给你多少工资,就要赚回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利润。你无法给老板创造价值,你就在老板眼里没有价值。尤其是那些错把平台当能力的人,辞职之后到真正的“丛林”和“大海”里闯荡,很快发现自己的能力在市场环境里不能发挥作用,甚至还发挥“反作用”(比如,你在国企里给当地部门打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了,你在民企打个电话试一试?不但不能盖章,反而“拿”你一把,这就是反作用)。

第二,对综合收入(收益)的“性价比”,认知不足。

举老张的这个例子:国企年薪30万,就是最低30万。加上“福利、待遇、职务消费、社保、公积金、企业年金和隐形收入”,总收入绝对不低于30万。民企的年薪30万,就是最高30万,一般都是“薪酬福利大包”的概念,薪酬结构一般都是10万相对固定+20万的绩效兑现。

人力资源行业有一个基本的公式:国企(特别是优质央企)的年薪:民企(私企)的年薪=1:3,即:从综合性价比的角度对比,国企的收入等于民企的三倍。所以,民企给国企人员开出三倍的年薪,才有跳槽的价值。

那么,有人会问:国企里的普通员工跳槽到民企的普通员工也这么计算吗?其实,根本用不到这个公式计算,从年的社平工资统计数据就能看出:国企员工年的社平工资是元,“非国企”员工年的社平工资只有元。国企员工的工资几乎是“非国企”员工的两倍。这个社平工资里,还没有包括国企员工的福利、社保等收入呢!

人力资源行业内,还有一个对比指标:时薪。国企对员工的管理相对“人性化”,休息权能得到充分保障,双休日和节假日、年休假都能得到保证,加班总体较少,平时请假也不会扣工资,国企员工的工作时长肯定比民企私企的短。那么,同样的年薪水平,国企员工的单位时间薪酬(时薪)远远高于民企和私企的。

第三,安全底线高,一辈子的“长尾效应”好。

国企尤其是央企,其实从资产属性的本质上说,依然算是“体系内”。“体系内”单位对员工的安全保障性是比较高的,除非员工自己辞职或受到处分,一般情况下不会辞退员工。

所以说,有人对比国企与私企时说,最大的本质区别在于“安全性”上,国企的安全底线高,收入的天花板低;私企的安全底线低,收入的天花板高。

比如,国企员工可以从20岁干到60岁退休,只要自己不“作”,就能顺利退休,拿到养老金,无忧无虑度过后半生。即使国企的经营不善,现在也不会搞“下岗”了,国企之间要进行重组合并,首要条件就是要妥善安置员工,不会让员工失去工作。

私企员工,能不能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取决于这家私企是否能存在几十年,还取决于老板是不是让员工干到退休。从目前的数据看,私企员工平均跳槽7次以上。公司倒闭失业、被老板辞退等概率是非常大。

上面已经计算过员工在职的薪酬福利待遇了,那么,还要计算退休之后的社保保障和企业内部的福利待遇呢!人力资源行业内,称之为“长尾效应”,即:假设你60岁退休活到90岁的话,还有30年。这30年,国企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要远远高于民企人员。

举一个例子:假设老张60岁在国企退休,假设按照30万年薪为基数足额缴纳养老保险,那么,他的养老金至少在元以上,再加上企业年金大约有80万元,可以折算养老金为元。老张在民企或私企,一般都是按照较低的基数缴纳社保,退休时的养老金不会超过元。那么,两者之间的差额为00元,30年退休期间的差距就是万元。

另外,还有一项因人而异的“对比”指标:安全保障、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带来的相对福利。比如,安全保障,假设国企员工失去劳动能力,国企会“养”他一辈子。私企老板是不会“养”他一辈子的。国企一般都会买补充医疗保险,大病报销为95%以上,不会让员工“因病返贫”。私企老板是没有这个“义务”的。

第四,个人发展的“成长周期”长,幸福感比较高。

国企尤其是央企,规模比较大,平台比较高,舞台比较宽敞。国企实行三支人才成长通道建设,总体上来说,职位和薪酬是持续增长的。从20岁可以增长到60岁退休。

私企和民企,一般来说它们自己的“存活期”就短,员工平均要跳槽7次,难免带来“中年危机”。私企员工到了35岁以上,“职业焦虑”和“中年危机”就会扑面而来。职业会起伏跌宕,今年月薪1万,明年可能就找不到月薪1万的工作了。

幸福感,主要体现在没有“职业危机”、“职业安稳”等方面。假设老张的年龄达到了50岁,依然没有得到提拔,那么,单位就会安排他“退二线”了,普通员工干不动了,也会被安置到较为轻松的岗位上,薪酬福利一般是不会降低的。可是,在私企呢,当你年龄越大,精力越不足的时候,职业压力反而越大,可能会随时被“淘汰”出局,一旦“淘汰”出局,很难再找到高薪工作了。

综上,无论是从安全底线、职业周期、薪酬福利,还是从长尾效应、长期安稳、幸福指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国企(央企)还是比较优越的。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进入国企(央企)工作,就相当于进了“安稳箱”,可以安安稳稳地做到退休。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所以,算人生的大账,国企(央企)可能会跑赢大多数的民企(私企),看懂了这些,你还会轻易辞职吗?如果你是那种天才、超牛的人才,那是要另当别论的。

PS:“职场防坑防诈防忽悠道与术”和“国企央企职场升职技术”专栏已被万人订阅,首篇文章阅读万。把所有职场潜规则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您听。目前大优惠、折上折,移步下方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