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晓飞扎根海外八载的ldquo技术尖

“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在西北分公司白俄罗斯展会中心项目经理户晓飞工作记事本的扉页,有这样一句勉励自己的话。

今年,是户晓飞坚守海外的第八年。回首往昔,正是凭借守正创新的“拓荒牛”精神和“一不等、二不靠”的进取意志,他毅然成为开拓白俄罗斯市场先遣组的一员,攻克了诸多现实困难和技术难题,完成了医院、中白商贸物流园、援白俄罗斯大学生公寓等11个海外项目的工程建设。

将困难当跳板首迎“开门红”

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铁二十五局西北分公司勇毅笃行,走出国门,走向白俄罗斯。次年,户晓飞怀揣着理想与热情,毅然决然申请加入先遣组,踏上了开拓白俄罗斯市场的征途。

办公中的户晓飞

建功海外的喜悦还没来得及细细体会,项目的艰苦生活就已扑面而至。最初,中白工业园内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中白商贸物流园首发区项目建设面临诸多困难,户晓飞将“绊脚石”当作“磨砺石”,带领团队顶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天气,多次到园区以及周边村落考察,寻找最佳接电点、供水点,当第一缕灯光照亮项目驻地时,这群建设者打趣道:“我们在东欧大地上开垦出了别样的‘南泥湾’……”

中白商贸物流园首发区项目是该公司在中白工业园承建的第一个项目,项目涉及土建、钢结构、水、电、暖、动力管道安装。面对工程交叉重叠、施工作业面多的特点,时任项目经理兼总工的户晓飞谋而后动,组织团队综合中外标准,反复研讨、多方求证,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在开工伊始就定好了项目建设的“主基调”。

中白工业园商贸物流园

具体施工中,户晓飞严抓关键线路施工工序,将基础工程施工作为确保进度的重中之重。户晓飞带领团队计算、推敲、模拟演练,最终确定最优施工方案,安排3个施工队伍对2个标准物流仓库,以及1个能源中心和消防泵站的基础工程同步施工,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压缩了人工成本。凭借着科学组织和高效运作,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竣工,成为工业园最早动工建设并投入使用的项目,斩获白俄罗斯建筑业最高荣誉——“最佳项目”奖。

转被动为主动巧破“中梗阻”

在打响第一枪后,该公司又接连中标白俄罗斯大学生公寓项目。踏上新的“赶考之路”,项目建设者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援白俄罗斯大学生公寓项目是第一个开工建设的中国援助欧洲成套项目,也是援白成套项目中唯一采用中方代建模式的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包括学生宿舍、行政管理办公室、学习室、健身房、餐厅和医务室等,建成后将可容纳名学生入住。

“援建项目代表国家,无论出现什么困难,工期进度、安全质量都不能有丝毫偏差,这个项目我们要干好,而且必须干漂亮。”援建该项目时,户晓飞担任技术组总工程师,面对中白标准差异、工作模式差异以及工期极为紧张等难题,他在开工动员大会上就立下了“军令状”。

援白俄罗斯学生公寓楼项目

针对中外标准差异,户晓飞主动学习白方规范要求,多方积极协调,优化施工方案,使中白双方规范标准、施工工艺的双重标准达成一致。为尽早拿到主体开工许可,户晓飞组织项目劳务人员上场,进行场地平整、通水、通电、通路等属于白方工作范围的“三通一平”。第一批物资经陆运到达明斯克后,他又积极与白方协调沟通,迅速在当地办理免税认证等多项清关程序,顺利完成清关工作,使钢筋等设备材料第一时间进场使用,“沉下身”“跑着干”“先一步”的工作作风推动项目生产快速打开局面,也成为了项目“雷厉风行”的标杆。

在抢抓快上的关键时期,白俄进入了冬季,气温低至零下,如何保证混凝土、防水及回填土在冬季的施工质量,成为项目建设的最大难题。

“室外温度过低,我们就想办法创造适合施工的温度条件……”在户晓飞的号召下,项目技术组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组织研讨,提出了“暖棚法”的施工工艺。在当地日平均气温低于0℃且高于-10℃时,将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模板、防水材料、保温材料或结构置于搭设的棚中,内部设置散热器、排管、电热器或火炉等加热设备进行加热,使棚内常温处于15℃以上,同时将混凝土的设计标号提高一个标号,混凝土中加-10℃防冻剂及早强剂,最终解决了管道夹层墙板柱梁结构工程、管道夹层防水工程的施工难题。项目提前6个月竣工验收,被白俄罗斯副总理扎尔科称为“跨国界、跨组织、跨文化的项目合作典范”。

以创新应万变勾勒“新路径”

在问及户晓飞在白参建的项目中,哪个最让他难忘时,他提起了中白工业园区内有“蓝宝石项链”之称的乌沙河。

援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乌沙河改造项目

乌沙河位于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斯莫列维奇区,改造河道全长13.6公里,其中5公里在中白工业园区内,8.6公里在园区外,是明斯克机场和中白工业园的主要排污河流。由于河床年久失修,河道狭窄,极大地限制了输水能力,导致流域恶臭难闻,污染极其严重。在雨水多发时,还会发生河水泛滥、淹没周边农田,乌沙河一度成为当地居民的噩梦,极大地影响了中白工业园区的形象和国际化发展。

在援建白俄罗斯乌沙河改造项目时,正好赶上了白俄多年不遇的寒冬,最低气温达零下四十度,时任项目书记兼总工的户晓飞,组织设立了党员先锋队、五四红旗手、青年突击队,凝聚团队斗志。在建设者抵抗住艰苦的环境时,流砂、管涌等不良地质让项目建设按下了“减速键”。

研究通风管道交叉施工技术

为找到一种新型的、可靠的、经济的应对恶劣地质条件的办法,户晓飞牵头成立了治理流砂的课题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论证与实践,探索出了“明沟-集水井排水法”“沼泽、流砂层七步开挖法”与“重力过滤层-保砂排水法”相结合的“三步法”工艺,综合防治承压水、流砂与管涌。“三步法”利用多个工序、多个方面、多个点综合治理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施工难题,还为项目节约成本约万元。该项技术曾荣获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奖,户晓飞被评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先进个人。

时至今日,户晓飞依然带领团队坚守在白俄展会中心项目建设的最前线,克服了全球物流运力紧张、劳动力跨境往返受阻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前37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在白俄市场又刷新了一张施工名片……

困难从未抵挡住海外建设者的逐梦步伐。在白俄罗斯的这八年,户晓飞参建了11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见证了集团公司在白俄罗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当前,企业已拥有“建筑施工总承包一级”和“建筑施工一级”两项白俄罗斯建筑业最高级别资质,是在白俄罗斯承建项目最多的中国企业。

觉得不错就点个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