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又是一年毕业季
年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我想向你介绍一群特殊的考生——艺考生
三月磨一剑
戴煜嫦高三那年,有艺考机构来学校进行宣传。“我很喜欢看完电影后给里面的角色写人物小传或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剪一个视频,老师也说我的文化成绩不错,可以通过艺考冲击一下更好的大学。”谈及最初的十字路口,戴煜嫦回忆到,她是出于对传媒行业的兴趣以及对高等院校的向往,选择走上了艺考升学的道路。
与集训同学合影(戴煜嫦右四)
真正感受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不同,是在第一轮复习时离开学校去长沙集训的三个月。在大家努力赶文化课的时候,她开始学习编导和播音两门专业课。每天绞尽脑汁写一两千字的影评,练即评练到半夜一两点。出发考试那天,她复习到四点钟,然后六点坐上大巴前往联考点,“没见过科比口中‘凌晨四点的纽约’,但终于见过凌晨四点的长沙了”。这些很苦很累的经历,她向我们讲起来却一直面带微笑,像是提起了美好的记忆一般。
戴煜嫦集训作业
集训时的杜老师评价她:“踏实、上进、有灵气、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并且永远活力满满。”她会因为老师指出的问题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曾经把一篇纪录片的影评手写改过三稿。“其实当时已经很好了,但是她为了更好的效果,一直在埋头写,她的很多文章我现在都当成范文给学生看。”杜老师对我们说。
转角遇到“蝠”
几个月的专业学习最终还是让她的文化分数受到了影响,在对文化分要求更高的编导专业上无法选择一本院校,几经权衡,她放弃了主攻的编导专业,志愿填写时选择了刚刚入门的播音专业,最终被长沙大学播音系录取。两门专业的区别很大,编导注重拍摄剪辑和影片的感悟,而播音更注重口语的表达,学习重心转换的过程让戴煜嫦感到十分艰难。“我学播音的时间真的挺短的,但身边的同学都是这个专业出生,开始就会比较紧张,有点自卑的感觉”她这样说到。
压力和焦虑如影随形,但她始终记得艺考前老师说的那句:“你不要想着你成绩如何,你就只在这条路上,这个过程中努力做到你最好的,然后最后的结果至少不会很辜负你的期待”。坚持早练声,加强基本功,每天上课跟着老师学,努力纠正自己的问题……她把期待和希望放在脑后,不设立既定目标,就只是一步一步走着。
戴煜嫦上课图片
临近期末那段时间,课程已经结束,她依旧每天七八点起床,然后在教学楼找一个空教室复习知识点,一坐就是一天。有次背书时,一个老师进来告诉她教室里飞进来一只蝙蝠,也许是看出了她的紧张和害怕,老师打趣道:“期末考试这不就是‘蝠到了’嘛”。这位老师一语成谶,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戴煜嫦位列第三。
参观实习后的朋友圈
“第三确实是万万没想到,我很满意了。但看到自己跟前面一名差距并不大时,我还会想再努努力说不定就第二了”她如是说。成绩给她吃了一颗定心丸,她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成为一名全媒体人才。她将参观实习长沙广播电台时台长讲的那句“不仅要会播,还要会写、会拍、会剪”记在心里,在学好专业的闲暇自己琢磨研究pr的技术。舍友评价她的生活丰富而有意义,别人在玩手机刷抖音的时候,她在看电影剪视频。考研的想法也在脑子里初具雏形,她开始着手背考研英语。
结果遵循“盖斯定律”
这一路曲曲折折走的并不平坦,可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她始终绕不过——外界对艺考生的偏见。“成绩差”、“走捷径”、“花钱买大学”……诸如此类的说法她听过无数次。不仅仅是她,无数艺考生都面临着同样的质疑。
“凭什么啊,大家都在努力。”长沙大学21级视觉传达设计的王莹向我们喊了一句。她在集训时熬夜画画遇上过小型地震,为了赶进度,震后不久她就和同学一起进画室继续画图,而当时已是凌晨两点。与她同为设计类考生的马思嘉说:“我当时真的很害怕速写,晚上睡觉前都不想见到明天的太阳,不理解老师说的问题,也根本不想面对自己的画。”但是集训上课时,她每天要画上三十张速写,压力逼得她几乎崩溃。“如果你是表演生的话,三个月的时间,你要会哭、会笑,还要有自己对表演的感悟和理解”戴煜嫦在采访中向我们透露,集训时,会有人从晚上七点一直练到早上七点,然后下午又继续学习。
练习图
的确,“想考好大学”确实是很多人选择艺考的重要原因,纯文化分离自己的梦想太远,所以想靠特长来加持。“艺考算是我的一块跳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级音乐系的李可涵说到,她坦然承认艺考在自己高考升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也称艺考确实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但并不要比谁更辛苦,谁更了不起吧,每个人都在为考大学努力”她说。三个月的时间全身心投入特长学习,文化虽有兼顾,但是回到学校与经历过第一轮复习的同学相比,是会差了一大截。“我用一身的伤,换和你们一样的梦想。”一位体育生在面对我们的采访时说到,他们只是把一个步骤拆分成了两步,再与大部队汇合到达同样的终点,就像化学里的盖斯定律,不论化学反应分一步或几步完成,其反应热都是不变的。
李可涵练习图
采访的最后,戴煜嫦对我们说“我不知道这一条路的结果如何,但这也是一种人生阅历,老来谈资,我觉得它丰富了我的人生”。集训很苦,但每个人回忆起那段经历都很怀念,“那会即使没有休息时间也会感受到快乐,竟然不知疲倦的坚持下来了,现在想想完全不可能”。
艺考是怎样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是我们最好的态度。
年的高考已经结束,祝愿每个学子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策划|张美珍龚丛李娜
采访|张美珍龚丛简宇芩
收音|黄榆李颖华静如刘雅萱
文字|张美珍
排版|张美珍
指导|张紫鸣
鸣师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