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民币结算令正式印发时,表明的是我们已经为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阶段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说明我们认为这个新阶段的历史条件已经到来。
如果单纯从这个通知来看,似乎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一些突破和扩展。可如果当我们把这些突破和扩展放置到全球币缘环境中,这个新阶段就会跃然纸上。
所以今天,我们就用两期文章,分别从两个层面,来给大家简单地分析一下,这次人民币结算令,将会打开一个怎样的全新格局。
这期文章,我们将从结算令本身能带来的影响和好处展开分析。下一期文章,我们将会站上全球视野,分析清楚在如今这个历史时刻推出结算令的重大意义。
这次的分析兼顾了微观和宏观的视野,值得大家看完整个系列的分析。
好,让我们开始吧。
相信朋友们都已经知道了人民币结算令的全称应该是《关于支持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的通知》,人民币结算令是非官方的说法。
该通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加大对外贸新业态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第二,人民币支付机构的跨境业务扩展到了全部经常项下;第三是明确相关义务主体的产业和备案要求;第四则是明确业务真实性核算,以及反逃税的要求。
如果看过其他解读的朋友应该也知道了,这其中第二条是最为关键的。当然,其实第三和第四条也非常关键,不过那是另一个层面的,我们不好展开,所以我们还是回到经济面,来好好聊一下第二条的重要性。
在第二条内容中,有一个知识点,叫作经常项目。它是指国际贸易中,实际资源产生的资金流动,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在国际收支中,有一个经常账户,就是拿来计算经常项目的,其中包括贸易收支总和,也就是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减去进口的额度,还有生产要素收入,也就是诸如利息和股息的收入,最后还有转移支付,比如外国的援助等等。
也因此,经常项目也叫作经常帐,或者叫作经常收支。请大家记住收支这两个字,这就意味我们的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如果扩展到了全部经常项目,那么别人可以卖东西给我们换人民币,也可以拿人民币来我们这儿买东西了。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奇怪,这有什么重要的呢?
那这就要回到我们人民币在海外的一些应用场景里面去了。如果看过我们人民币突围战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我们经常用东南亚和一带一路的人民币区域深化来做例子,那么我们今天继续借区域深化的例子来展开。
比如我们要在泰国开个厂子。在结算令执行之前,我们如果给工人发工资,合规的操作是只能发泰铢,于是我们就要先把人民币换成泰铢,之后再把泰铢当工资发出去。其实这样的操作很繁琐,有时候会有比较高的时间成本,会影响我们海外项目的推进。
但现在结算令施行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给当地员工发人民币了,这一下就让人民币在国际流通中变得灵活和快速起来。
然后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其实在低端产业上做了非常多的产业转移,同时我们在海外还有很多基建类的投资项目正在继续,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产业转移和投资项目输出人民币到人民生活这个层面。
这些员工拿着人民币,是需要花的,不管是他们拿去消费还是拿去换成当地货币,只要这些钱流入了当地银行,那么就等于这个国家开始拥有人民币了,于是这些国家就可以拿着人民币来找中国买东西了。
有些分析会认为说,我们把人民币跨境支付开放到全部经常项会影响其它产业国与我们在工业品上的交易,从而影响人民币的输出。
这一点某种程度来说是可能的,但在如今全球贸易以相对优势为主的生态里,应该不会有哪个国家还想着说用一般工业品来跟我们这个全工业品类,而且质量已经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进行一般工业品贸易了吧?
他们如果需要人民币,应该会通过其它途径获取,比如向资源国出口东西来换取人民币。可能有朋友会问,为什么是资源国呢?这个我们一会儿就会分析到了。
因此,这些一般产业国在现阶段,暂时还不是我们用区域一体化合作来实现人民币区域深化的对象。我们会通过一体化合作来完成人民币深化的,大概率,都是资源国。
这里就要提到之前我们分析拜登败走沙特那期文章里面讲的世界格局变化了。
我们和伊朗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伊朗已经成为我们在中东进行区域一体化合作的桥头堡。借助这个桥头堡,我们已经有了迈进中东的机会。
既然区域一体化的合作机会在协议框架下已经具备,那么就应该推进人民币的区域深化了。所以拜登刚刚败走沙特,我们的结算令就马上印发出来,这节奏不就明摆着是说,老美你在中东不行了,那就乖乖让开,我们和中东人民还要好好做生意呢。
当有了开放到全部经常项下的跨境支付,我们去和中东各国搞基建、搞航天、搞新能源,等等等等的合作就可以搞得风生水起。光是伊朗,我们就签了亿美元的规模,这里面总有一部分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吧?那整个中东呢?
这时候,人民币到了中东各国手里,他们就能拿来用更低的成本去购买我们的各种产品,而我们也可以用人民币来更便宜地购买石油之类的能源。于是中东人民的生活用品在质量、种类等各方面更上一层楼,而我们的能源安全进一步加强,是真正的双赢。
这里可能有朋友要问了,为什么用人民币大家的成本就低了?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人民币突围战系列讲过挺多次了,这里防止有些朋友没有看过,我们再简单讲解一下。
我们之前和中东各国做生意,其实中间还隔着一个非常讨厌的美元。我们要先换成美元,然后才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或者跟中东国家去买原油。
而中东国家,也需要用美元做各种国际交易,包括买我们的产品或者跟我们合作。这时候,美元作为中间货币,其实一直吃着诸如汇率差、汇率变动等等的红利,而这些红利就是我们和中东国家需要付出的成本。
如果能把美元去掉,那么大家的成本就掉下去了,这不就省钱了么?所以如果中东国家能跟我们用人民币结算,不用美元,那么对于我们和中东国家,是真正的双赢,大家都省钱了。
同样的交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样的,不管我们跟任何一个国家做国际贸易,美元在当前阶段总是不能绕开的,那么所有国家都受到美元的影响,每做一次交易,我们就要给美国吃一次红利。
这也是全世界国家都非常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平白无故给美国吸血,谁会愿意呢?这也是如今全球都在去美元化最关键的原因,大家都受够了美国躺着吸自己血了。
特别是对于外贸公司来说,如果用美元结算,是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才能结汇的,这中间就会有一个时间窗口,在从成交到结汇的时间段里,如果美元汇率波动,那么对外贸公司来说就是风险,汇率只要波动,那么公司有可能多赚一点,但也很可能让订单从赚钱变成亏钱。
这种不确定性是外贸公司非常讨厌的,对外贸公司业务的影响也很大。所以如果能用人民币结算,对于交易双方的外贸公司来说,都多了一份确定性,汇率波动的风险将被大幅度降低。
所以当我们把跨境支付业务扩展到全部经常项目,其实目标就非常明确了,那就是给全球的经济体,不管是国家还是公司,都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和稳定的选择。
但也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一般工业国跟我们相比,它们没有相对优势,很难与我们完成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贸易,因此可以想见,人民币结算令推出后,首当其冲的,是我们要与资源国实现流通,通过人民币去帮助双方完成去美元的业务往来。
这其中,中东、南美会是重点合作对象,甚至诸如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也会被囊括其中,毕竟我们是一个胸襟开阔的大国。其次,是诸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中亚,还有我们深耕多年的东南亚和非洲。
这些地区,我们可以进一步通过产业转移和大基建合作,来实现区域一体化。且他们也能从我们这里获得相应工业品类的技术、产业上的支持,以及与我们一起完成国家层面的基础建设,实现真正的双赢,在我们的帮助下获得独立发展的基础。
那么这些地区有了人民币之后,刚才我们说的那些自己拥有一些工业品类,但相对我们没有优势的国家,恐怕不会跟我们直接进行贸易来获取人民币。而如果他们需要人民币,这些资源国家不是已经有人民币了么?
而且资源国家的工业品未必能竞争得过这些国家,那么他们完全可以跟资源国进贸易,从而获得人民币,再从我们这里引进技术或者产业,完善自己的工业品类。
这样一来,人民币的国际流通就变得范围更大,流通更宽广,加上结算令给出的便利,那么未来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主要结算货币之一,其实已经可以想见了。
因此,在之后,我们会看到我们国家在西进的过程中,一步步跨越中亚走入东欧,通过伊朗辐射中东,并在中东行成跳板,将非洲打通,让多年来在非洲的投入得到激活,同时进一步深化东南亚在经济、金融方面的区域一体化合作,最终实现上述各个区域的一体化。
以人民币为纽带,国内全工业品类为根基,区域一体化合作为新市场,真正起到振兴国内经济,提振工业升级,完成内循环,促进国内统一市场,实现乡村振兴,应对美国挑起的逆全球化挑战等等重大战略目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贡献,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层面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
实际上这一切也是顺应世界的大势了。
6月,我们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度是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占比上升到了2.88%,创下自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除了沙特、伊朗的石油在进行人民币结算外,最近这段时间,铁矿石、煤炭等等大宗商品也开始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了。
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合计2.2万亿元,同比增长26%,在货物贸易本外币跨境收付中占比16%;直接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规模合计1.9万亿元,同比增长19%,在直接投资本外币跨境收付中的占比66%。
这还是结算令没有落地实施之前的数据。
这些数据说明的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和需求是越来越多的。那么我们可以想见,结算令实施后,这样的数据将会有怎样的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分析说,这次结算令的第二条会那么重要。
但这样的重要性,其实如果只看上面的场景描述,并不能真正意识到它的威力。要真正搞清楚我们在现在这个历史阶段,特别是美国刚刚败走中东这么一个关键历史节点来推出结算令,它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就必须跟全球的大背景结合起来看才行。
所以下一期文章,我们会用全球视野,来给大家详尽地分析一下这次结算令重大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