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灿荣美国越过 ,进驻台湾,所以抗美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曾经经历过难以计数的战争,其中有国内的战争也有国际间的,但是无论如何,战争的本质都是流血的政治,使用暴力来争夺各种资源。

不管目的和动机是什么,战争对人民造成的 是很难去抚平的,因此大部分普通人都是很厌恶战争的,也会希望国家尽量避免参与进任何一场战争,这就是 受到争议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这是朝鲜和美国的事情,中国没必要去掺一脚,而且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才刚刚成立,一切百废俱兴。

在连年的抗日战争和内战中消耗的民生还没有好好恢复,不理解为什么当时领导人决定派出 去抗美援朝,国际关系专家金灿荣对此评论道:抗美援朝是场不得不打的战争!

中朝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翻开历史的记录,中国和朝鲜的羁绊不可谓不深,甚至每一次朝鲜半岛被侵略,无论当时中国的统治者是哪一朝代的皇帝,都会不约而同地出兵相助。

唐朝的 舰队、明代的戚家军都曾奉命保卫过朝鲜半岛,可见朝鲜这个缓冲区的重要性。

日本作为侵略朝鲜的惯犯,秉持的理论就是先征服朝鲜,才能入主中原,对我们发动的侵华战争也不例外,选择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其中是很有道理的。

朝鲜国力相对弱小,但是与中国接壤,中朝边界是中国所有接壤国家中相对来说比较好穿越的,因此占领了朝鲜,就可以蚕食中国。

这也是历史上中国人不厌其烦地帮助朝鲜的原因。其实当时的政策导向还是先解决台湾问题,再援助朝鲜统一,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有实现台湾统一, 就爆发了。

如果朝鲜战败了,被南韩统一了国土,而韩国明显是美国的走狗,那么中国在朝鲜半岛上就失去了屏障。

等于直接面对美军,与美国和韩国的战争是在所难免的,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不如在朝鲜还能奋力一战的时候帮上一把,免得到时候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

当时的局势不由得中国不出军,如果世界上再无朝鲜,金日成政府只能在东北成立流亡政府,大批政治难民会涌入东北三省,让本来就承受巨大压力的新中国雪上加霜。

蠢蠢欲动的各路军队

在朝鲜内战的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周总理曾经向美国正式警告过, 是中国的底线,不容美军践踏。

但是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微,美国并没有把中国人的警告放在眼里,反而我行我素地跨过了 ,还大摇大摆地占领了朝鲜的首都平壤,直逼中朝的边界。

在美军对朝鲜实施轰炸的时候,也有意无意地把炸弹投放到了中国的国境内,使得安东、丹东等地遭到重创,数名无辜百姓被连累受伤甚至死亡,无数家庭就此破裂。

被损坏的基础设施随处可见,灭绝人性的美军还往中国扔细菌弹,企图灭绝当地居民,战火实际上已经蔓延到了中国境内。

美军在中朝边界沿着日本当年进攻朝鲜的路子走,对中国充满敌意,其恶意已经充分暴露无疑。

而美国的嚣张跋扈远不止如此,仗着自己是资本主义 强国的身份和资本,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在参与 后的两天就派遣军队进驻台湾,明目张胆地介入中国的内部事务。

当时蒋介石退守台湾不久,仍然对反攻大陆野心勃勃,得到了美军的支持后更是蠢蠢欲动,如果台湾战争爆发,那么中国军队将会多面受敌,划江而治成为可能,后患无穷。

因此领导人是寄希望于抗美援朝的战场能够牵制住美国主力军的,让他们无暇再伸手到中国内务中。

美国反华反对共产主义势力想想借 介入亚洲事务,从台湾地区,越南,朝鲜,三把刀从三个方向威胁着威胁新生的共和国的安全,对此毛主席的决策是从获胜希望 的朝鲜入手,事实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决定!

捍卫国土的战争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份子,虽然朝鲜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是在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眼里还是如眼中钉一般的存在。

所以他们才会组成一个十六国联合军来支持韩国统一朝鲜半岛,这个规模甚至超过了侵华的八国联军。

但是实际上, 并不是简单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博弈和对抗,相同的阵营中也因为利益有着不同的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眼看着只有日本政府还在负隅抵抗,但是胜利的局势已经稳定,同盟国这个因为相同愿望走到一起的阵营就瞬间分崩离析了。

美国驻军把苏联舰队堵在日本海,不让他们归国。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索要日军殖民地旅顺,打的就是牺牲中国和日本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这个主意。

斯大林挑起 也是这个打算,如果金日成赢了就用釜山代替旅顺的作用,如果金日成输了就退入延边,反正苏联可以操控金日成帮助苏联保住一个城市。

中国自然是不甘心沦为美苏两国博弈的棋子,虽然多次和苏联协商,但是始终和苏联无法达成共识,反而错失出兵的良机。

只能先斩后奏征集 到鸭绿江,打到美国签订停战协议,苏联军队也失去了留在中国的理由,只能撤军。

不得不打的立国之战

在最初决定出兵援朝的时候,高层也曾经犹豫过,伟人甚至前思后想了一礼拜,一代名将彭德怀都说这场战争没办法打。

如果实在要打就晚点参与,毕竟美国的装备先进,朝鲜背后还有苏联撑腰,但是一切利弊都被列举出来,伟人高瞻远瞩力排众议决定没法打但必须要打。

最终决定出兵的时候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支持我们的 战士打仗。

一方面,如果新中国不出兵而朝鲜战败,中国的周边环境就会很艰难,更谈不上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了。

另一方面,如果新中国不出兵,那么成立的几十年里不要有什么和平的海外环境了,各个国家都会觉得可以骑到中国的头上来。

因此 的军歌是这么写的:雄赳赳,气昂昂,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支援朝鲜,实际上是在保卫中国的领土和尊严。

从战后清算来看,中朝苏伤亡65万人以上,其中中国阵亡19万人以上,敌方死亡68万人,失踪人数高达47万人,历史明摆着谁才是利益受损 的一方。

经此一役,西方国家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中国 打败了美军不败的神话,让世界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

这一仗不仅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更是打出了国威军威。通过和世界强国的这一场现代化战争,中国军队也经受了淬炼。

作战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更新换代了军事装备,获得了十分有研究借鉴价值的作战经验,也为中国争取了长期的和平环境!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伟人说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就是这个道理。

尽管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个十分能忍的民族,但是关于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向来是寸利不让的,只有在一开始的试探阶段就摆出强硬的姿态,才能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否则别人只会觉得你柔弱可欺并且得寸进尺。

虽然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虽然我们还有很多方面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国际形势也不甚明朗。

可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抗美援朝在所难免。这是一场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的战争,唤醒了清末以来备受压迫的中国人,给了全国上下信心。

对内凝聚了人心民意,再造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和无限潜力。

无论哪个国家都无法忽视一个新兴大国在亚洲东部的兴起。 的胜利,打开了中华民族通往世界现代民族之林的道路,给了世界上同样被压迫民族的启示——和平和尊严是需要代价的。

面对其他国家对底线的试探,我们必须给予迎头痛击,在美国越过 ,进驻台湾的情况下,为了保卫祖国,抗美援朝不得不打。

尽管现在因为时间的流逝,不少人对抗美援朝产生了疑问,认为这是不必要的战争,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加艰难。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抗美援朝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中国 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文/羽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