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苏炳添在比赛后庆祝。(图片来自新华社)
华舆讯9秒83——这将是一个被长久载入中国体育史册的数字。
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站上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并在决赛获得第六名。
这一天,热搜接连为他而“爆”,从头到尾,都有他的名字。
(社交媒体截图)
越来越多关于苏炳添的“冷知识”被网民找出。早在年,他曾数次在某问答平台答题。对此,中国网民调侃道:“这是‘我答我自己’”。
(社交媒体截图)
(社交媒体截图)
(社交媒体截图)
而与此同时,苏炳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也刷屏了。论文分析的是如今中国男子百米跑能跻身世界前列的原因。
(《体育科学》年第2期)
据了解,除了短跑运动员之外,苏炳添还有另外两个身份: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以及北京体育大学级博士研究生。
苏炳添是亚洲飞人,也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大学教授。
从逃避补课到成为大学教授
8月1日,苏炳添在比赛中。(图片来自新华社李钢摄)
从年成为暨南大学的本科生,年研究生毕业,到年走上大学讲台,苏炳添在这里完成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大学教授的蜕变。
然而,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在初中时候,苏炳添却是为了逃避补课而进入的田径队。
苏炳添的启蒙教练杨永强说,苏炳添初二的时候学习成绩不算好,每天放学后被老师留下来进行例行的“留堂补课”。为了避免“留堂”,苏炳添才参加了学校的田径队,因为每天下午都要定时训练就可以避免“留堂”。
为了逃避补课而进入田径队的苏炳添“歪打正着”,他的短跑天赋迅速展现出来,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中国短跑和亚洲短跑的第一人。
命运就是如此神奇:因为逃避补课“误入”短跑,在体育上已经功成名就的苏炳添,却又自甘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留在校园;而校园,又成了苏炳添再度突破的支点。
边备战奥运,边写博士论文
8月1日,苏炳添在比赛中。(图片来自新华社李钢摄)
苏炳添在大学里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混个文凭”。苏炳添的本科论文导师傅京燕说,他的本科论文是“优”,在开题前很多天就和导师沟通,平时因为训练缺课,也会想方设法补上。
带过苏炳添的暨南大学老师都有一个感慨——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大学教授,苏炳添在每一个角色中都力求做到极致。
苏教授的课,每次都被“秒杀”
年10月15日,“SPE训练营——苏炳添第一课:跟我一起跑”公开课在暨南大学举行。(图片来自中新社郭军摄)
年10月,苏炳添在暨南大学邵逸夫体育馆,为名学生开课讲授短跑技巧,这是苏炳添第一次在暨南大学开课。此次公开课是苏炳添利用中国国家田径队休整的空余时间回到学校为学生上课,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了解日常跑步或赛前做热身活动的重要性,体会热身活动后给跑步带来的积极变化,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方法和要领的同时,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此后,只要训练之余有时间,苏炳添都会回到暨大开课,为学生讲授科学运动等话题。一名暨大学生说,苏教授的课“逢开必爆”,每次都被“秒杀”。
去年11月,苏炳添、谢震业等二十多名中国田径运动员在深圳开展封闭式集训,直到今年7月才回到北京。在训练期间,苏炳添还在写博士论文。
(图片来自《体育科学》期刊年第2期)
在这篇“刷屏”的论文中,一张《~年中国男子米短跑最好成绩示意图》引人瞩目——从年10.21秒,到年的9.91秒,这条折线波浪向上,见证了中国短跑的跨越式发展。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运动员的视角做研究,用学者的视角搞训练,苏炳添实现了短跑中几乎被认为是不可能的“高龄突破”。论文中说,“通过调研发现,我国部分“大龄”运动员存在过早退役问题。近年,随着运动员身体条件的变化,训练手段的科学化,以及伤病康复水平的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不断延长,且出现了“大龄”依然创造个人最好成绩的现象,如笔者在29岁依然跑出9.91s的世界级成绩。”
而在苏炳添以9秒83创下亚洲纪录之后,有中国网民调侃“论文中的数据该更新了”。
(苏炳添个人微博截图)
不过,在出征东京奥运会之前,苏炳添在个人微博上已经晒出了“毕业照”,看来是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毕业了。
暨南五将,征战东京奥运
(暨南大学官方网站截图)
(图片来自中新网)
除了苏炳添之外,8月3日下午,在男子单人3米跳板决赛中,拿下中国奥运代表团本届奥运会第30枚金牌的谢思埸,同样是暨南大学的学生。他是级国际商务专业的硕士。出生于广东汕头的谢思埸,7月28日与王宗源搭档,夺得了男子双人3米板的冠军。
当地时间7月28日,中国组合谢思埸(左)/王宗源在比赛中。当日,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决赛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举行,中国组合谢思埸/王宗源以.82分摘得金牌。(图片来自中新社富田摄)
同样来自广东、同样求学于暨南大学、同样在跳水泳池,夺得男子双人10米台银牌的陈艾森,是比谢思埸大一届同专业的同学。
7月26日,中国选手曹缘、陈艾森在比赛中。当日,在东京奥运会跳水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曹缘/陈艾森获得亚军。(图片来自中新社韩海丹摄)
在田径赛场,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吴瑞庭,8月3日上午参加了男子三级跳远的资格赛,跳出16米73排名第14位,未能晋级决赛。在8月5日开始的男子4×米接力中,即将与苏炳添搭档的严海滨是暨南大学级的新生。
参考资料:
新华社,年8月2日电,《9秒83的大学教授》
《体育科学》年第2期,《新时代中国男子m短跑:回顾与展望》
中新社,年10月15日,《亚洲飞人苏炳添暨南大学开授第一课》